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写父亲的作品中 ,朱自清先生写《背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总是想 ,朱自清为什么不是面对面表达出自己对父亲的深情和理解呢 ?为什么要在眼望父亲背影的那一刻热泪夺眶而出呢 ?更重要的是 ,为什么这个背影能够比许许多多父亲的正面描写更能打动人心呢 ?我们对父亲理解得太少了 ,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要做父亲 ,并且最终都会认同父亲 ,走上和父亲差不多的道路。因为在数不清的家庭里 ,父亲都处于几乎相同的境地。父亲似乎永远是孤独的 ,因为他们的内心流露得很少 ,他们经常与家人有某种距离 ,保持着某种威严 ,包括他们心爱的儿子也…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在其作品中之所以描写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和使用了种种不同的女性化意象,从其作品文本、作家本体出发,主要与下面四种因素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为人生”的文学思潮,朱自清独特的审美情感运动,朱自清的家庭生活与自身的性格因素,朱自清长期积淀的传统文化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3.
《背影》和『背影』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语言质朴,感情深挚,通篇漫溢着父子之间的殷殷真情,但其文章的写作缘由却有一段罕为人晓的故事。1923年6月,朱自清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笑的历史》。在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前妻为主人公,描述了旧家庭势力重压下妇女...  相似文献   

4.
冬日的童年     
读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泪盈满眶,我想到了自己童年记忆中有关父亲的冬日故事。童年时,我家不富裕,但我却过得很快乐。姊妹五人中,我  相似文献   

5.
叶菁 《成才之路》2012,(5):17-I0012
正朱自清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早在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的散文就誉满文坛,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背影》正是朱自清留给后人的绝唱。作为学者的朱自清长期过着书斋生活,不能较多地接触劳动人民,所以他写得最多的还是他的家  相似文献   

6.
作为散文大家,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成熟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朱自清的散文是优美的艺术品,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笔墨挥洒自如,把自然景色、物体状貌描画得栩栩如生,朴实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露出来,坦诚的真、浓郁的情、朴素的美深深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7.
《绿》是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朱自清先生把梅雨潭醉人的、奇异的“绿”描绘得鲜活灵动、淋漓尽致;把“绿”凸现得美貌可人、神韵悠长。我们真为先生的生花妙笔拍案叫绝!那么,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能够把梅雨潭的“绿”写得如此美妙而富有神韵呢?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曾在《歧路灯》一文中说过这样的话:“写得虽简,却能处处扼要,针针见血。这种用几根有力的线条,画出鲜明的轮廓的办法,有时比那些繁琐细腻到使人迷惑的描写,反要直捷些、动人些。”这虽然是朱自清先生在评论清人李绿园的长篇小说《歧路灯》时所说的话,但同样也适合于他自己的作品,其描写父子情深的散文名篇《背影》就是这样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先生作品《背影》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如果说非要在现代散文中选出最优秀的一篇,相信朱自清的《背影》会是得票数最多的。个中魅力究竟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字小坡,是苏东坡的铁杆迷。在朱自清出生时,他那书生气十足的父亲从东坡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得到灵感,给新生儿取名“自华”。据说“,朱自清”一名是他在上大学时自己改定的。那是因为当时家庭经济吃紧,他要以“清”字自励。“清”者“清账”、清偿”、清楚”也。中国的算命先生中确实有高手,朱自清一出生,就有算命的说他“五行缺火”;为此,朱小坡又给儿子取了个号,叫“实秋”;因为“秋”字带“火”,另有寓意“春华秋实”。有意思的是,梁实秋本名治华(与“自华”音近)。不知梁家如此取名,是否也出于同样的考虑。朱…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深受欢迎,是因其满足了中国人的文化需要和审美需求:一、写身边事,叙骨肉情,满足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强烈认同感;二、严于律己,追求理想人格,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三、诉说苦闷,表现人生烦恼,揭示人灵魂深处的自我冲突。朱自清的散文是可以超越的,但朱自清的背影却是难以忘记的。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甚至有人说,得作文者得语文。在考试分值的分配上显然可以这么说。然而我们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洪编教材中却基本没有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凭自己的经验自行设计作文教学内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作文指导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下面就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作文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序跋包括为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写的序和后记。朱自清的作品除了早期的一两本书外,都有自序。这些序跋记录了朱自清作品的创作缘由及其一生文学活动的脉络,是研究朱自清其人其书的重要依据。文章就其序跋的写作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他的散文不同于其他文学家,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他散文的艺术美。朱自清散文的感情真挚自然流出,整体的结构较为严谨,加上生动活泼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朱自清的散文被人们称为"充满着诗情画意"。细细品味,语言的独特运用无疑是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独特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朱自清多篇散文进行展示学习,可谓是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着重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从远岁到扬州后,直至1916年(19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这期间除了随父到江西小住一年外,其余时间均在扬州度过。启蒙至小学阶段,朱自清跟随父母读书,上私塾,并师从扬州名师李佑青和戴子秋学习古文。高等小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江苏省两淮中学“后改名为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也就是今天的扬州中学”,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荣获学校品学兼优奖状。据他的级任老师李方漠先生回忆,朱自清“在那时喜看说部书,便自命为文学家”,因学习刻苦勤奋,所以校方将品学兼优奖状颁给了朱自清,这是对他学业、品格的褒扬。在扬州的十几年小学与中学生活,对朱自清的影响是直接而持久的,这使得朱自清对扬州有一种纯朴、真挚得近乎如痴如梦的亲切感,这种感情到晚年愈发强烈。扬州对于朱自清而言,不仅有着儿时生活经历的亲切关系,而且更有着对性格人品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午晴 《科技文萃》2005,(6):187-189
凡读过朱自清先生<背影>者,无不为作品中父亲的背影所感动.视线移开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心中不时会浮现我们自己父亲的背影.为人父者还可能想象自己在子女心中的背影……  相似文献   

17.
《背影》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朱自清将父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朱自清在经历了岁月风霜之后对骨肉亲情的深刻体会.就散文凝练的语言、点滴细节的描写、精妙的构思体现的父爱真情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经典散文。本文试从“五四”精神的发生和落潮来解读朱自清写作《背影》的动机。“五四”个性解放的思潮鼓舞着朱自清走出封建家庭,成为“弑父”者之一。但是“五四”一代固有的精神焦虑,即自由、民主的追求与自小受到的中国传统“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教育形成激烈矛盾。随着“五四”运动的落潮,社会风气向传统回归,在朱自清的思想中,传统的“孝道”取代激进的个性追求,于是产生了《背影》这篇“忏悔”文。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种来源于学生自己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对文本的理解就是多元解读。一位学生说:"我喜欢自己读朱自清,但不喜欢老师讲朱自清。因为我自己读《背影》,读到的是我父亲的背影,而听老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先生的《绿》中,在对景色进行描写时,语言精准优美、质朴天然,将自己当时的内心情感与眼前看到的景色完美的结合起来,给读者们呈现出了一幅清雅秀丽的山水画。本文对朱自清先生的《绿》进行了仔细地品读和分析,为朱自清先生完美的描写方式和娴熟的表达技巧所折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