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各行各业都在全球化进行中进行交流与融合。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受到世界各国青睐,由此,中医翻译理论以及翻译实践工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视角下的中医翻译关系到我国中医药古典传统文化精髓的世界性传承,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当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医翻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研究指出解决中医翻译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在国际传播视角下,通过阐释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势及分析中医翻译的现状,指出了中医翻译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中医翻译对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典籍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基。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中医典籍书名的有效翻译有助于促进医学文化的交流和互鉴。中医典籍书名翻译存在望文生义导致译文信息误读和偏离文化造成译文交际障碍等问题。基于此,以纽马克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三个代表性版本译文,试对中医典籍书名英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完善中医典籍书名英译策略,讲好中医故事,助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持续对外传播,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医典籍是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形式。本文以《伤寒九十论》及其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以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指导,研究该译本内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分析表明,以文化作为翻译单位,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将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文化障碍,有助于中医典籍今后的英译工作以及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孙静  高芸 《海外英语》2023,(4):54-56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该文以以岭药业官网翻译为例,从重新语境化的角度分析该网站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要素删除、要素添加、要素替代、要素重组进行改适转化的过程,表明重新语境化理论在中医药企业官网翻译过程中对于塑造中医药企业国际形象,提升中医药企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意义,助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6.
能否保留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是中医翻译者比较棘手的问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医药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对全球抗疫起到了指导意义。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有必要去探究其英译过后是否存在文化缺省现象。该文作者通过了解中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探究现存中医翻译方法,找出当前中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评价英译过程中的文化保留情况,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人类语言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中医术语里也出现了大量的隐喻。由于中医隐喻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翻译存在着不少的障碍,而关联翻译理论是扫除这些障碍的有效的指导理论。根据中医隐喻的分类,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里面的"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思想可以直接运用到中医隐喻的翻译中,使译文与读者的期盼相吻合,达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8.
朱家胜 《广西教育》2010,(21):34-36
本文根据新《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论述了在中医药院校培养学生中医英语翻译能力的必要性。并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其对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启示,即关联翻译理论能够解释译者的创造性,从而能够从理解能力到传译能力两方面更加有效地指导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于翻译中获得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期待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无处不在,中医术语里有着大量的概念隐喻。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医概念隐喻的翻译变得较为艰难。关联理论的意图观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方法运用到中医概念隐喻的翻译中去,达到最佳关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国际核心期刊中医药术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了解国内外中医英译技巧的共性与差异,探析如何在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合理借鉴利用各种翻译技巧、打通语言文化壁垒、准确合理地使用译语传达中医术语所载负的信息,促进中医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1.
概念隐喻无处不在,中医术语里有着大量的概念隐喻.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医概念隐喻的翻译变得较为艰难.关联理论的意图观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方法运用到中医概念隐喻的翻译中去,达到最佳关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医药国际传播的现状及现实挑战出发,以针灸腧穴术语的国际标准翻译为例,说明缺乏文化自信在中医药国际传播中的后果——大量的文化折损。结论认为在中医药国际传播中,必须树立文化自信,这样才可以保证原汁原味的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中不打折扣,完整呈现。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的交际过程是最佳关联实现的过程,即听者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以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下的翻译,同样追求最佳关联。《道德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以《道德经》的第九章为例,分析如何更好的翻译过程中实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4.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医走向世界却频频遭遇翻译障碍。要使中医真正走向世界,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扩大对外交流更显重要。本文指出,以国际传播学5W模式来重新审视中医翻译,将中医翻译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探讨,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进一步达到传播和输出中医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中国特有的古典医学体系,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做到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首要任务就是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它涉及到国际标准化双语命名,因此极具国际意义。然而中医名词术语纷繁复杂,至今在中医翻译界还未形成规范的翻译理论指导体系,其英译的标准化难度可见一斑。本文在调查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现状的基础之上,简要地探讨了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中的运用,使英译的术语在体现其医学内涵的同时,展现中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中医药说明书英译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本文探讨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的中医药说明书的英译策略,提出应规范中医药说明书的格式及功效语的翻译标准,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中医药的弘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刘静 《英语广场》2024,(11):11-14
中医英译对我国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有着深远的意义,但中医典籍极具特色的传统医理和文化内涵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情属于一种审美心理过程,移情的两个层面与关联理论中的明示—推理过程不谋而合。在关联认知视阈下的动态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合理运用移情能充分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寻求最佳关联性,在准确传达原文用意的同时考虑译文的接受度和审美取向,给读者带来同样的情感认同。本文从关联认知角度探讨《伤寒论》译本中的审美情感,并提出认知移情、情感移情和移情适度的中医英译原则。  相似文献   

18.
张超  孙霞 《现代英语》2023,(17):111-113
《本草纲目》集本草学之大成,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2003年出版的《本草纲目》罗希文英译本备受好评。文章拟从哲学阐释学角度出发,分析译者文化身份及其所处的历史语境对翻译策略和原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翻译中医典籍时要重视译者文化身份构建、译本要服务于目标读者,以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典籍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其翻译工作以及海外传播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中医药典籍《难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其成书、通行本以及英译本情况,再从全球图书馆馆藏情况、两大书评网站(Amazon和Goodreads)中的书籍销售情况、海外读者反馈(普通读者评论以及专业读者的书评和引用情况)三个方面对其英译本的海外传播和接受情况进行考察,以期对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医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名称多简洁凝练、语义深奥,兼具医学性与文学性.当前,随着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中医典籍名称的翻译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传播学的"五W"模式视角下,从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等方面对中医典籍名称加以分类,并对其英译的策略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进而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