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们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只有构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已超越了普遍的规范,达到了自由创造的境界;学生真正能体验到理智探险的愉悦。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创造智慧飞扬的天地。在这样的课堂上要求教师能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让心灵创造心灵,用尊严赢得尊严,用爱心激励爱  相似文献   

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只有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这样,课堂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只有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一、师生互动,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一方面可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使学生在与教师对话中学习、领悟和生发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让学生拥有和体验着做人的尊严,享受着被人尊重的快乐,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对话的愿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体…  相似文献   

4.
只有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而言.需要致力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王建欢 《文教资料》2010,(16):63-64
只有教师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因此,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展示个性的舞台和飞扬智慧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关注教学细节需要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细节,改变"惯常"的教学细节,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人"充满真切和细致关怀,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溢满课堂。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如何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只有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地实现。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一、师生互动,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实现师生互动,首先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互动氛围,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不仅有机会说书,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我就曾经有一次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那是在教《…  相似文献   

9.
侯治富 《成才之路》2010,(11):13-13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我想是对高效课堂很精确的表述。课堂能否回归学生主体。应该成为评价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努力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核心在于转识成智,在于培养聪明的、自由的、向善的(或者说有爱心的、崇高的),富有的智慧人.培养智慧人的基本内容是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提升生命意义,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引导学生更好地反身与超越,引领学生创造美、欣赏美,引导学生个性化和独特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哲学心灵,这些内容的落实需要师生建立民主、开放、质疑与创造并存的生态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1.
刘战 《新疆教育》2013,(15):194-194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进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表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使课堂充满智慧与激情,能让学生得到心灵的自由,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进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王震 《学语文》2013,(4):27-28
时代在发展,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理念《新课标》中提出:“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教学是充满情感、充满想象、充满智慧、充满变化的审美艺术教学,因此,应该在写作教学中创造一种愉悦的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质量,让人文关怀浸润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李健玲 《考试周刊》2014,(29):172-172
正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产生灵感、积极创新、开发智慧的舞台。初中美术教师如何让一堂枯燥无味的教学焕发生命的光泽和灵动,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分析。一、轻松愉悦地教学美术课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美术课堂成为师生张扬个性、净化心灵、提升素养、和谐对话的精神家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经过一年多来的课改实践,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在探索中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如何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有一种天性那就是爱玩好动,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升华人格,提高生命质量的活动。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如何实现新课程生命发展的境界,让数学课堂教学返朴归真?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在创设课堂情景求真、激发思维发展求实、促进资源生成求活等三方面下功夫.才能归依课堂教学的生命本性.显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