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易的,老师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励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可见激励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学生生活中的点滴优点,帮助其树立自信成功需要自信。在平时教学中,我总会碰到一些对语文学习缺乏自信的学生,他们对语文学习没有积极性。课堂上,从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课堂上组织的朗诵、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也从不主动参加,不敢去尝试。自信的缺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言语激励、神情鼓励、随机点拨去启示学生。教师的激励性言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激励性言语行为是学生获得自信的心理需要,同时也能增强教师的教育魅力。一个人受激励而改过,相对比较容易,受责备而改过,  相似文献   

3.
黄福通 《考试周刊》2010,(50):63-64
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最主动的"进攻手段"就是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我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于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学方法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障,教学过程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途径。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政治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命是从,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唯恐说错一句话,教学效果差得很。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精彩的课堂评价犹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欣喜,令人激动,令人回味。它能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师生思维的生成与碰撞,从而为课堂增添新的活力。我们看下面的两个案例对比:  相似文献   

6.
李永兰 《文教资料》2011,(24):186-187
历史老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从课前预习、课堂设问、课堂活动、课后作业四个方面,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方法、提高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更需要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才能检验出学习效果的学科。而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全身心的主动参与。所以课堂的参与就变得尤其重要,从关注课堂发言现状,让孩子信赖老师,从而能够引导孩子积极发言,再进一步明确要求,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是沟通师生情感、智慧、兴趣的桥粱.教师在课堂中展现出评价语言的魅力,能够激励学生更主动、更自信地学习. 一、赞美学生,饱含赏识与鼓励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10.
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之一,激励是对人的动机的一种激发,是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量,促使学生发挥潜力。从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演变。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学生而言,最好的激励方式就是表扬,表扬也正迎合了中学生“求得尊重,得到认可,充满自信”的心理特点,激励使学生看到了学习语文的希望,体验到那久违了的成功喜悦,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当前,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是当前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市倡导的"半小时课堂"更加注重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倡导把课堂上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教学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思维碰撞的场所,如何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而知识是不能被动传递的,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3.
"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下许多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我认为,一堂有效的课,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获得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语言认知上从少知到多知,语言表达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把自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抓  相似文献   

14.
陆莹 《教师》2014,(36):63-63
语文是高中课程最基础的一门学科,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占据着学生的重要位置。而传统高中语文课堂通常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课堂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随着语文课堂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主题式教学模式随之诞生。主题式教学开创一种轻松有趣的课堂模式,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因此,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主题式教学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朱晓燕 《考试周刊》2011,(84):69-69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成功学认为: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6.
陈节约 《考试周刊》2013,(99):52-52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现在,学生普遍厌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教学方法十分陈旧,又非常单一。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把学生看做木桶,一股脑地往里灌、挤、压。直到塞满为止。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的学校教育中“枯坐”听讲的结果是:“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已的绳索,紧紧捆着学生的身心。”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新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彻底改变课堂上“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幅挂图”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火.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高效课堂则是老师们永恒的追求.如何建构有效课堂呢?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创设有效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引导主动参与是课堂有效性的保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课堂有效性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宋筱川 《海南教育》2014,(20):49-50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精髓就是让学生来演绎课堂的精彩。那什么样的数学课算得上精彩的数学课呢?《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有足够的动力学习,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课堂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能有所提升。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兴趣,积极研究有效的策略,以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一、精心备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高效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维有其独立性,课堂生成多。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