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叙述学的角度出发,撒旦的“人物视角”可以用来分析和考察《失乐园》中上帝的形象。对上帝的“能”,撒旦经历了一个从藐视到抵触到最终承认的过程;而对于上帝的“善”,撒旦对圣父的善痛快承认,但他拒绝承认和接受圣子之善。撒旦所感知的上帝形象与史诗中旁观叙述者所感知的上帝形象大为不同,这种不同正是《失乐园》中叙述艺术精妙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谢徐林 《政治思想史》2022,(2):38-53+197
“善人”作为早期儒家文本中一个重要的政治性概念至今未得到清晰而公认的解读。如将《孟子》《大学》《左传》等文本中情境化的“善人”案例与《论语》文句参证比对即可知:“善人”之质并不取决于智谋、才干、学问等,只在于一种唯善是从的包容忘我精神。而孟子对“善人”从政喜之不寐,是因为这一品质可在“好善恶恶”的个人德行方面和“唯善是举”的公共生活方面形成巨大的示范效应。“善人”形象传达的境界高迈而又能为上至帝王下至庶民所普遍践履的儒家政治理念,在当今社会的公共治理中仍具有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仁学有着“双边”的内涵,“唐虞之道”的仁学内涵所强调的是“爱亲尊贤”而重点在“尊贤”,即选贤让能,“禅而不传”,它所适应的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需求;“孔孟之道”所强调的则是“亲亲尊尊”而重点在“尊尊”,即树立家长乃至天子的绝对权威,建立从“家”到“国”的伦理秩序,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它所适应的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的需求.两种内涵代表了理想与现实的“双边”需要,形成了“双边”合力,共同拉动了中国历史的车轮.  相似文献   

4.
“和实生物”说,是西周末年史伯提出治国用人的原则,但具有精博的哲理与高深的智慧,回答了万物从何而来的形而上的问题。“和”何以能生万物?答案就是他说的“以他平他谓之和”。其精深内涵:首先要具备有彼此相异的他;其次不同的他之间在互动中又能达到平、平衡,即和、和谐;于是就能产生新事物。新事物决不是假、恶、丑的,一定是真、善、美的。这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史上对“和”所下的第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笔者简称之为“和生学”。它具有普世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以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著称于世。这些“硬汉”形象的共同之处是冷静而“优雅”地面对死亡,接受死亡,甚至欢迎死亡。但他《海流中的岛屿》因未完成,长期以来一直为评论界所漠视。事实上,本作品中的主人公托马斯.赫德森也有“硬汉”们所共同具备的一些性格特点:意志顽强、感情内敛,冷静地对待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尊贤,是春秋时期的一种新风气,它是作为西周“亲亲”的对立物而出现的,但仍然受“亲亲”观念的约束。《商君书·开塞》有一段以历史的进化观来阐述“世事变而行道异”的理论说:“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所谓“亲亲而爱私”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对《五蠹》一文的翻译,有几处值得商榷。①、“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参考书将这句中的“今”理解为“今天”,导致了时间概念上的自相矛盾。“今天”自然是指韩非所处的战国时期,而战国时期的人何以能“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呢?又何以能为早已谢世的鲧禹所笑呢?其实,作者采用的是假言推理的方法,这句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可译为:“如果在夏朝还有去研究架木为巢和钻  相似文献   

8.
或问:儒家的孟子曾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离娄》).虽“法”、“善”非举.但未尝废“法”.至于荀子则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天论》、《强国》).虽“王”、“霸”境界不同,“重法”与“爱民”相须,但“隆礼”、“重法”相辅相成,儒家并不排除“法”,社会岂不需要法制?你对韩非——这一集大成的法家,却大相诟病,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师爱——成功教育者公开的秘密 纵观古今,大凡成功者都是踩在巨人肩上站起来的,而那些甘为人梯者.只所以能成就别人,除了具有伯乐善识千里马的慧眼外,更主要的是具有博大深厚的师爱之情。“得意门生”是老师对学生的爱称。孔夫子有72贤,毛泽东和徐特立的师生情传为佳话。当代教育家层出不穷,虽然他们的教育艺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10.
《察今》开头有云:“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句话,教材对“贤”的注释是:善,好。有些参考书据以解释为: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是(古代的法令制度)不好,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  相似文献   

11.
一般人认为寺庙是同一个概念,把它看作是一个单纯词。而事实上呢?“寺”与“庙”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含义各不相同。客观上是作为复合词而存在的。这就像杨柳一词一样,杨是杨,柳是柳,它们是同科异属。且不说“寺”曾作过古代的官署名,如历史上的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等。寺就其宗教意义而言,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所,是僧众供佛的处所,如洛阳的白马寺、杭州的灵隐寺、庐山的东林寺等。寺里供奉的如来、观世音等“佛”,是超然于世的,人们在寺里祈求,是精神空灵的追  相似文献   

12.
《五不足恃》魏文侯问狐卷子日:“父贤足恃平?”对曰:“不足。”“子贤足恃平?”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寡人问此丑者于子,一一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日:“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拘.兄贤不过舜,而象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①望人  相似文献   

13.
“万物皆备于我”,是孟子性善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十分朴素的天道自然色彩,它上与天道相关,下与万物相联.“天”乃自然之天,它客观存在,运动变化,生生不息.此之所谓“善”.人与物是天道自然之一体,而受日趋于善之大道所制约,故人与物之性不能背离天道自然之性,即趋善之性.如是,则人与物固有相通之理,人性之善必通过与具体物之交往而表现,而充盈;离开具体物则其善性不显,更无善性可言.故“万物皆备于我”者,谓我与万物之情理本皆相通,据此情理则可得进退、行藏之宜.孟子并由此而引申其王道教化的主张,于是始带有政治、道德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4.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政治主张和文学论著中蕴含着他对人才问题的精辟见解,这些见解,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唯“贤”“能”是举,不拘一格用什么样的人,选拔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因此,范仲淹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工作.在选才的素质上,他强调“贤”与“能”.认为“贤者在位,能者在政,可以医国救民.” 所谓“贤”,即品德高尚,指的是“以仁义为心,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2007,(6):32-34
“教育”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引出”,意即把一个真正的人牵引出来、塑造出来。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说文解字》中对“教育”也有过精辟的诠释,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所谓“育,养子使作善也”。即教育的本意在于让人成为一个“善人”。这里的“善”不仅指人的学识水平,也包括人的道德素养,而更重要的是指后者。  相似文献   

16.
花袭人,自《红楼梦》问世以来,或褒或贬,众说纷纭,时至今日仍有争议.脂砚斋评其“贤而多智术”,“可爱可敬可服”.姚燮则认为:“宝玉之婢,阴险莫如袭人”,“花袭人者,花贱人也.”一九五四年,王昆仑同志整理发表了《花袭人论》,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得出花袭人是一个忠实的封建奴才的结论,对袭人形象采取了基本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德政 人才──《郁离子》中刘基治国思想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德政得国得民,民富国振。实现德政的关键是能用贤才。“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①。孔子主德政,其首要一条就是尊贤、举贤。“治国之道,务在举贤”②。“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③。贤才是社会的财富,国家的栋梁。“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为政在人这是真理。自古以来,政治上修德从善稍有作为的君主,用贤才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得贤则安,失贤则乱”④。“成功立事非委贤莫可,改制规模非任能莫济”⑤。周文王、武王知用吕尚姬旦,鼎传四百余年;管仲相齐,齐能首霸中原;齐威王以四臣为“瑰宝”…  相似文献   

18.
乌托邦主义与孔子思想的精神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年来,有两个思潮特别凸出。一个是想放弃鸟托邦主义,另外一个是想在孔子思想中找到政治智慧的基础。而且很多知识分子要把这两个看法联合在一起。然而这两个角度不一定能互相配合。 因为,虽然民主的个人自由是需要一些人文主义性的界限,而希望把握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一定不能忽略孔子的人文思想。然而连《论语》还免不了偏到乌托邦主义的危险。 作者指出孔子颂赞三代而强调“为政以德”的可行性之时,他把从历史归纳出来的后验性知识同一种对人性的先验性信仰混在一起,而这样形成三个预设。第一,“善”或“正”或“德”的客观含义是完全明显的;第二,假如“从政”者要做到“善”,他们所遇到的障碍不会严重;第三,假如他们做到“善”,社会所有其他的成员也会这样做到。因为这三个预设忽略了道德判断与实行政策的困难,所以它们缺乏政治进步所需要的尚实精神,而偏到乌托邦主义。 同时,孔子的乌托邦主义有朝二分法的偏向,而这样缺乏公民社会所需要的容忍和合作精神。问题在于怎么把“善”的源头观念化。《论语》乃至《四书》中其他经典的想法不但以为社会可以完全“善化”,而且以为“善”的源头是自我或主体的一种很纯粹的良心。因为“善”的源头是纯粹的(“未发之中”),所以假如自我的看法是“善”的话,  相似文献   

19.
置身于当代社会的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是一个具有先知、良知的忧郁者,他自觉地负荷着时代的痛苦,对人类的关怀令作者上下求索。1986年,他推出新作长篇小说《断头台》,在这部小说中,他塑造了一个酷似基督教的“耶稣”形象——阿夫季,但作者笔下的“耶稣”形象失去了重要的宗教因素,“上帝”是新的“上帝”,“耶稣”是当代的“耶稣”,是人类社会善与美的追求者,是真理与正义的探险者与殉难者。  相似文献   

20.
《口技》一文选自清代张潮所辑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口技》一文,原是作为其《秋声诗》的序言,正如作者所说:“嘻,若而入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意思是借技艺人和“善画声”,说明《秋声诗》也是“善画声”的诗作,即指今天人们常说的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生活。全文按照两条线索来写,一条是描摹表演情节时的“紧张——安静——紧张”;一条是表现听众情绪的“紧张──平静──紧张”。其间还插入笔者简要的赞语。场景描写生动、形象、细腻,颇具特色。全文围绕“善”来写,形象而逼真地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