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前不久,我在惊讶中读完孙双金老师的《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很佩服她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对书本内容进行质疑,能在课堂上"不拘一格"地提出连孙老师都没能想到的问题,更令人费解的是孙老师也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却"迎刃而解"了。孙老师的教学感言是"学生可畏",我也那么认为。  相似文献   

2.
王振刚 《教书育人》2004,(12):35-35
一段时间以来,听了一些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课,耳边总能听到年轻老师们说出的—些同样内容的教学语,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课堂“时髦语”有—些中看,却不中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语文,我无比的敬畏;对于语文教学的大师们,我无比敬仰。我向往于漪先生的文采,魏书生先生的神奇,钱梦龙先生的全面.张翼建先生的深刻;我流连窦桂梅老师的热情如火,孙双金老师的情智兼备,王崧舟老师的诗意盎然,盛新风老师的温婉儒雅……他们的课堂滋润我租糙的感觉.唤醒我沉睡的心灵,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放飞我稚嫩的梦想:让我和学生的生命因语文而精彩。  相似文献   

4.
曾听过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她请学生用“尾巴”一词口头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贸然说:“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和听课的老师全都笑了起来。不料,这位老师却亲切地说:“你能积极发言。很好。你造的句子从语法上讲没问题,然而从科学上讲,笼统地说人是有尾巴的,不够妥当,因为现代人没有尾巴。如果改成‘人类最早的祖先是有尾巴的’就好了。”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篇章和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朗读得好,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还可以感染学生,使之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加深对课文内容和语言感情色彩的领会,从而更好地受到思想教育。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多读可以帮助理解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同时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熟悉语言的结构和规律,能培养其良好的语言习惯和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可见,朗读能获得多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经常可见这样的公开课情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读一段课文,不等学生读完或只待学生一读完就提问;即使学生回答不到位,但只要跟老师预设的答案沾边,老师就抢过话语权,把答案引向或指向“目标”。许多评课老师往往称赞其课堂密度高,知识容量大,学生反映热。但据笔者看来,这是违背教学心理规律的。不等学生看书,不待学生思号,就让他们回答、质疑,无异于让无本之木长成参天大树,使无源之水汇成浩荡大河.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了关键。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作好课堂设计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晖 《教学与管理》2004,(11):18-19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尽管每位老师的教学个性和教育思想各不相同,但在处理学生迟到的方式上却惊人的相似.我们不妨可以看看以下几个典型镜头.  相似文献   

9.
在网上还在为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吃耳光而争论的时候,殊不知全武行已经悄然升级,血腥的升级,一位政法大学年轻的教授,在课堂上众目睽睽之下,被学生砍断了脖子。其实,这样的血腥,山西一所中学在今年的早些时候已经上演过了,一位老师也是在课堂上被学生用刀捅死的。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往往会使人功成名就,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那么,如何使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感兴趣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一位语文老师讲课时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名学生正在数说他“我想大家都知道时”,他叉说了一句“最近.在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语文老师经常听语文课,也经常上语文课,时不时会发生错误,这些错误有的是“真错”,有的是“假错”。  相似文献   

13.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在课堂中很多时候需要安静和倾听,但是在低年级很难做到。有时,老师的一声呵斥也许能暂且安静几分钟,可是不久,孩子们又在那儿蠢蠢欲动了。既然压抑孩子一动不动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妨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动起来。当然这要“动”出点名堂,“动”出乐趣,在“动”中有所得,让课堂成为孩子喜欢的“动感地带”。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全面发展的殿堂。教师只有用兴趣才能激活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商刘敏 《教学月刊》2007,(11):35-37
一位语文教师正在兴致勃勃地教《水调歌头》,有几个学生却趴在了桌子上。老师一看,正是几个所谓的数理"高才生",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师:《水调歌头》里面蕴涵着不少自然科学的道理,谁  相似文献   

16.
很多中学老师和我有同样的苦恼:课堂上,当师生之间自由交流时,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还较高;一旦提出一个问题希望学生各抒己见时,参与者的数量就锐减;经过动员,勉强有两三个学生举手回答;再提出问题,回答的还是这几个学生,其他人或低头或做思考状,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7.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对他们"紧"了,平时上课根本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对他们"松"了,他们就骑到我头上来了.郁闷啊……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这是课堂教学中很普通的现象。但细细观之,却也是心态种种,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19.
王舒成 《师道》2012,(7):107-108
其实,在我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已经知道了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三年前,我在一个著名的微博网站认识了史金霞老师,以后总在线上看到这位从未谋面的同行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是知识的乐园,学生在里面自由地遨游。课堂上老师是放松的,像经典的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学生是轻松的,可以笑、可以闹、可以激昂、可以愤怒,甚至可以游戏、可以比赛。营造这样如此的快乐、活泼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