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毅 《考试周刊》2012,(58):172-172
阳光乃宇宙能量之源,象征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阳光教育正是借喻阳光的这些美好特性,通过一系列以人为本的“阳光环境”打造和“阳光策略”实施,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教育文化,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实现学校精神品位提升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打造“阳光教师”、培养“阳光学生”、建设“阳光课堂”、实施“阳光管理”、形成“阳光文化”.为实现公平教育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
周洪宇教授认为,“阳光教育”是一种相互感染、呵护和促进的教育.包含了关爱教育.合作教育、挫折教育.理解教育、赏识教育等内容。提出学校教育阳光化的三个方面.五大行动和五大法则。其中,“孝亲教育”、”意商”及“合育”的提出颇具新意。孝亲是中华传统道德的精髓,孝是道德  相似文献   

3.
创建特色学校,这是教育的必然,也是教育的使命.为谋求学校的纵深发展,2009年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兴小学确立了“阳光教育”办学特色.它通过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和人文化的教育措施,引导师生建立起阳光的生活态度,打造以“阳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精神和品位,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阳光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杨启亮 《江苏教育》2006,(2B):10-10
“有育人智慧.含爱生情怀”.说的是教育的情智: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说的是情智的教育。两种情与智交融起来。就生成了北京东路小学实践素质教育的主题:“让情智的阳光充盈师生的心灵。”这个诗意的主题。主张以情感引领智慧,还主张以“师”的情智引领“生”的情智,追求完整性的情智“共生”。这里的“共生”,就体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5.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和“如何建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问题。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现代性、复合性、多样性、发展性五大特征。省级电大建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应当采取的对策与措施是:1.树立“师生双主协同”的教学理念。2.建构“'四网结合'”的教学策略。4.建立灵活、高效的程教学.5.开辟方便实用的师生交互途径。6.开展优质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7.选用切合实际的远程教学方法。8.实行切实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近五年来紧紧抓住素质教育发展的契机,倡导和推行"阳光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阳光教育的核心是通过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和人文化的教育措施,提升学校的精神灵魂和品位,引领师生建立阳光的生活态度,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阳光教育"体系包  相似文献   

7.
朱静萍 《今日教育》2006,(12S):14-15
自从“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以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八荣八耻”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构建学校立体的教育框架:如何在教师教育和学生教育两个层面.共同树立是非分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八荣八耻”成为师生做人、做事的座右铭。成为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生命奠基石?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摸索.南岸区四公里小学从以下五方面入手.将学校日常工作与“八荣八耻”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切实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走进校园、走近师生。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4,(18):F0003-F0003
西航三校——亲亲乐园,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园里,师生们践行着“阳光教育”理念下的“阳光德育”。这里以培养队员的生命意识和创新精神,规范队员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生命教育;这里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推崇学生快乐、健康、和谐、个性化的发展,关注生命成长;这里以创设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教育生态、创建适合学校及大学区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为目标,培植德育特色,打造德育品牌,促进生命和谐发展,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推进教育强市的重要一年。今后电教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继续以“电教扶薄”为措施,以用促建、按需建设,推动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以府用为本、开发项目,着力建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为核心,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着力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终端.又是教育的本体。因此,学校办学理念必须把师生,特别是师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本体.一切教育活动都从“师生的发展”出发.这正是红光小学办学理念的逻辑起点。学校以“让每个红光人主动和谐地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三自”教育为办学特色.这些理念和思想的催生.皆是在实际办学中努力践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洪宇发表了《我的阳光教育论》,这为探索“阳光教育”的学校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方向,去年12月和今年元月,武汉市25中学校领导两次上门向周教授请教“阳光教育”,与周教授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在谈话中周教授就“阳光教育”提出的背景、内涵及主要特征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阳光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为让更多正在探索实施“阳光教育”实践的学校了解“阳光教育”,现将《我的阳光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静 《今日教育》2006,(10S):14-14
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谢家湾小学校园处处洋溢着快乐、健康、和谐。“知荣辱,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在该校师生中引发了积极反响。 一、学习“荣辱观”,争创“红梅花” 学校在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活动中加大了活动的执行力度: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学校朵朵电视台、红梅花评比栏等途径大力宣扬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在狠抓养成教育期间,通过“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评比栏.从学生养成教育的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阳光教育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个目标,也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和品牌,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课改精神为准绳,以引导师生形成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通过一系列以人为本的“阳光氛围”的营造和“阳光教育”的实施,实现教育精神灵魂的升华和教学品位的提升,是一种富有教师个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教育。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以来,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三项创建”活动,即在高校开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办学治校能力”的好班子创建活动.在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情系师生、服务基层、奉献教育”的好班子创建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班子创建活动。同时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争创基层组织建设“十面红旗”活动,大力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5.
面对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等.如何使班主任教育工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一个亟待探讨、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贯彻学校提出的“四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尝试着将“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引入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强调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主体性.展开师生双主体的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写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5):67+65-66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前身是创建于1866年的朝阳书院。宜名朝阳,取之向化之意,以兹教化,使世习风正而民风端。“向着太阳出发”就是要让教育的阳光照亮师生前行的道路,让师生沐浴教育的阳光在人生路上快乐前行!“向着太阳出发”是朝阳小学“阳光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实施阳光课程,打造阳光教育”,是东北师大第二附小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实施的全新教育理念。阳光的教师、阳光的学生、阳光的校园,共同构建了第二附小“阳光教育”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8.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家长的心理,也是他们呼唤教育公平的心声。国家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学校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也为农村学校的硬件和师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这些都是教育的宏观公平,作为公平教育实施者的教师更需关注教育在微观层面的公平。这可以体现在课前精心的备课中,体现在课堂上的师生平等的对话中,体现在课后师生、学生间的开心交流中。当然,课堂还是师生和学生问活动最主要的交互平台,在教学设计及实践中,我们要牢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让公平的阳光温暖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9.
陈文婕 《现代语文》2006,(5):112-113
伴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小班化教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小班化”的课堂里,师生间的距离缩小了,学生直接沐浴教师阳光的机会增多了,学生创新学习的时空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种变化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2010年9月,我校提出“阳光教育”的办学思想。“阳光教育”是基于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求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它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追求博大、温暖和成长的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阳光教育”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实施阳光管理,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阳光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