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语堂中西文化观的出发点是人生而不是文化。从这一点出发,在如何对待中西文化的问题上,他的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年代,林语堂极力倡导西方文化,提出“精神之欧化”的主张;30年代,他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在批判的同时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他的中庸与近情人生观相符的部分;1936年移居美国后,他则站在世界文化的制高点上,逐渐形成了集他的中西文化观之大成的“中西融合”理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是文化大交流时代,也是中国文艺理论开始和西方接触和碰撞.并走向更宽广境界的时代。而王国维正是自觉到这种现代文艺美学意识的重要学者。他的学术思想体现了从“小文化”向“大文化”,从“受动时代”向“能动时代”的转折,为中国现代文艺美学的发展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自幼“熏陶于几千年的中国古文化中”,但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推动下,迅速地南信奉“空泛的民主主义”到接受革命民主主义再转向马克恩主义。由此不难推想,在作为他整个思想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西文化观中,必定包含着丰富的真知灼见。一、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做以文化救中国的功夫”瞿秋白的中西文化观,是在我国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及其融汇过程中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曾位居世界之首,并同化了许多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但是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也动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优越感,使以中国文化为世界中心的认识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从此,“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风靡朝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自幼“熏陶于几千年的中国古文化中”,但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推动下,迅速地由信奉“空泛的民主主义”到接受革命民主主义再转向马克思主义。由此不难推想,在作为他整个思想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西文化观中,必定包含着丰富的真知灼见。一、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做以文化救中国的功夫”瞿秋白的中西文化观,是在我国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及其融汇过程中形成的。古代文化中国文化曾位居世界之首,并同化了许多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但是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也动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优越感,使以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喜剧美学史上,鲁迅攀越着一座新的高峰。他的文化视野的宏阔,理论发掘的深邃,固为清代的李渔不可企及,也令近代的王国维相形见绌。人们的美学观念和理论建树决不是什么“纯粹的思维”,而是由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所决定的。鲁迅处在中国现代社会思想发生激变、中西文化交流往纵深拓展的历史时期。他的喜剧观鲜明体现中西喜剧理论和创作的交汇、冲撞与融合,也生动地昭示他自成经纬地创立民族的现代喜剧美学的  相似文献   

6.
钱玄同是五四时期的文化斗士,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轨迹。他主张“欧化”、“世界化”,主张民主、科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他始终坚持“五四”精神和反帝斗争大方向。其中西文化观的不足之处是空疏和偏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郭嵩焘是一位地位重要而又久被忽视的人物,至今学术界对他仍研究论列不多。其实,他是最早对西方文化亲身加以考察的思想家、以清醒的目光看待国际现实的外交家。他对中西文化的独立思考和深刻体认,不但与当时正统的封建士大夫大相径庭,而且亦非一般洋务派人士所能望其项背。相反,他的思想,却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颇多共鸣,许多思想文化观念甚至成为中国近代启蒙大师严复的先导。本文试就他的中西文化观念加以初步探索,并就教于学界前辈。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审美理论的核心在于“味”,西方文学审美理论的灵魂在于“真”。中西文学审美理论的这一差异源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是以生命为本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以知识(智慧、真理)为本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在文学审美理论上,就有了中国的“滋味说”和西方的“真理说”。虽然中西文学审美理论各有优长,但是,中国文学还是应该学习西方文学执着于“真”的境界;中国的批评美学应该在坚持“真”与“善”统一的前提下更重视“真”,重视作品的思想深度。因此,在重视“滋味”的同时又能够获得深刻的思想应当成为中国文学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试论陶行知的中西文化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陶行知中西文化教育观产生的背景、内涵和历史地位。作者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分析了陶行知所揭露的旧文化教育所患的“外国病”、“八股病”的表现和危害,阐述他的中西文化教育观的纲领、取舍标准和实施方法,指出这种中西文化教育观是对近现代“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西学东渐”等文化教育思想的改造、整合和升华。它同“文化怪杰”辜鸿铭的文化复古主义、胡适的“全盘西化”以及其他人的文化本位论、文化折衷论有着本质的不同,而在精神上则与科学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相一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一、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他的教育民主化思想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来者不拒”民主教学思想及“仁者爱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对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三)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吸取了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合理因素。总之,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是在近代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中而形成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1.
迟敏 《华章》2013,(32)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中国传统绘画面临着与西方及其他地区的艺术文化碰撞。谈到把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创作画家,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林风眠。林风眠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中西融合的主张。“他所说的融合,在技法上是主张中西艺术优势互补,取西方绘画造型能力之长,以补中国传统绘画在对自然和人物形象客观真实塑造及表现方式之不足,而避免西方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绘画形式的过于强调形似或如实描写,而在主观情意表现方面之不足,以及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有时过于脱离对广大群众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一是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二是最早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三是支持上海的“左联”运动,积极领导文化反围剿斗争;四是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中国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基本思想;五是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导者和开拓者。瞿秋白不仅是中国革命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更是杰出的文学家、理论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特色是实践性、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它一开始便呼唤文艺与人民大众重新结合。毛泽东的《讲话》在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阐明了文艺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一系列课题,创造了中国几千年从未有过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讲话》表现了丰富的深刻的美学思想。这种同劳动群众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活动相联结的理论不会“终结”。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辞》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是中国诗学现代转化的开拓者。他的治学方法的思想基础受西学(西方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很大影响。他主张“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所以他才能真正从纯精神的高度观照中西文化的异同并将现代西学观念有机地融入中国学术领域。“诗界革命”的口号虽早已提出,只有在王国维的学术实践中才得以完成或结出硕果。王国维创立现代诗学的意义并不只在于为传统诗学增添了若干新颖的概念和范畴,也不仅在于首用西方理论评论中国文学、而在于重新规范了传统诗学范型,将它导入通向世界学术系统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瞿秋白分属“五四的一代”和“大革命的一代”,他们具有类似的家庭背景及早年经历;在现代中国“革命”路径的选择中,鲁迅一生坚守文化批判和思想革命的入世向度,瞿秋白则由思想革命走向政治革命并为之献身;作为现代中国的两位杰出人物,鲁迅和瞿秋白的主体世界具有勃郁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特性,表现出“战士”气质和反思性特征,他们以各自的入世方式承负沉重的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16.
【左联简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现代文艺团体,简称"左联"。1928至1929年间的革命文学论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革命作家的思想理论水平。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及其由于论争而暴露出来的弱点,引起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自然观与西方自然观不同:即发轫于气论思想的“关系自然观”和肇始于原子论思想的“实体自然观”。这种哲学自然观的差异,对中西方社会发展构成了重大影响,表现出中国古代重生存、西方重占有的两种不同社会发展走向。但无论中国古代抑或西方的自然观都有其精髓所在,要建造现代意义的自然观,就必须对中西方两种自然观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既源于中西自然观,又高于中西自然观。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复杂而特殊的诗人。他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灵性”学说,并受到尼采“超人”哲学和泰戈尔“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他民主个人主义的创作基调。他的诗柔美清丽,韵律和谐,形式多样,熔中西文化于一炉,又吸收了民歌、俗语的精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之“神思”与现代文艺理论中的想象有相通之处,但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之不同,它与产生于西方文论中的想象同中有异。本文阐明了神已作为中国文论在创作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特征和作用,以及对创作活动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莱布尼茨是近代西方较上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且建树最多的一位大师。其中西文化观经历了一个由接触到深入比较研究并构建“中国学”的过程。其中西文化观的价值在于通过语言、文字、概念、范畴等贩比较研究,得出人类思维具有同构性、中西文化具有互补性这一结论。他那站在世界文化高芳和具有哲学穿透力的中西文化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在当今仍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