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永 《考试周刊》2014,(85):2-3
<正>江苏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会有一道探究题。对于探究题,考生,甚至包括有些语文老师都感到茫然,可见这是一种能力要求很高的题型。解答探究题最重要的突破口是找准角度,理清层面。一篇文章,其要素无外乎"人、事、理、情、景"五个方面。探究题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既便捷又准确。笔者不揣浅陋,试结合近几年江苏高考探究题作解说,以求教于语文同仁。一、2010年《溜索》(阿城)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2.
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预计将延续江苏卷近年来的命题趋势,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的题型模式。围绕近5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特点,从"核心概念"的指向作用、命题模式的考察意图及"核心立意"新命题形式三个层面,分析探究了近年来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和动态变化,为考生备战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于小江 《广西教育》2015,(12):29-30
我区从今年起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模式,《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与以往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下面,笔者谈谈语文学科的情况及备考建议。一、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核在语文考核目标与要求中,2015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即6个层级;而往年的大纲版考纲中没有提到“探究”能力的考核。探究指的是“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  相似文献   

4.
李新军 《现代语文》2008,(3):127-128
200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卷内容基本体现了山东省07年高考课改考试说明。尤其是主观题,“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山东省2007年课改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阅卷过程中,除作文外,由于考生自身基础知识及能力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主观题失分过多的现象比比皆是,令人扼腕叹息。笔者就所批阅的四、五两大主观题(13到18小题)中出现的几种主要错误缘由进行分析总结,以作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5.
陈向阳 《学语文》2009,(4):37-37
一、探究能力与探究题型 探究能力的考查在2009年安徽语文科《考试说明》中“闪亮登场”。这明显提高了对考生的要求。探究题型在2007年实行新课标省份的高考试卷中开始出现,突出表现在2008年海南宁夏高考卷和江苏高考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直接运用了“探究”一词,分值有5-8分,备考的师生都“明眸善睐”。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大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的一大版块,也是历年来很多考生的瓶颈,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本文试以2010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题为例,就如何有效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颁布的2007年《新课标考试大纲》中的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探究"能力层级。考纲规定:"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所谓"探究",  相似文献   

8.
高考对每个学生而言,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考试,高考成败直接关系到考生的未来。当然,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成败具有决定作用。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题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对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全国多地高考题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同省份的变化也略有不同。本文以2005年山东省独立命题为起点,以2013年为终点,寻找山东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在九年间的发展变化,分别从文言阅读文本、试题及试题依据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在选材、命题等方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2004年高考是建国以来最丰富多彩的一次,共有15套试卷.各家语文试卷基本上都秉承2003年全国卷的风格,较好地贯彻了"围绕考纲、稳中有变"的原则,加强了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在现代文阅读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下面就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江苏高考实行自主命题已经6年了。6年间,高考语文学科的命题在渐变中发展,确已形成了江苏自己的特色。然而,与江苏语文高考中地域化、特色化发展趋势迥异的是。在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手中,至今尚无一本真正符合江苏高考命题原则和要求的语文复习资料。一些所谓“江苏考生使用”的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实际上只是全国通行版的变体,  相似文献   

11.
郭家海 《学语文》2004,(4):21-22
2004年高考是建国以来高考最丰富多彩的一年,共有14套试卷,分别是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用)、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上海等地用)、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用)、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重庆卷、江苏卷、浙江卷、广东卷、福建卷、湖南卷、湖北卷和辽宁卷。各家语文试卷基本上都秉承2003年的风格,很好地贯彻了“围绕考纲、稳中有变”的原则,加强了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试卷的主客观题比例继续保持在30%和70%。  相似文献   

12.
阅读探究,是实行新课标后的现今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新高考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热点。那么到底怎样在阅读中探究,笔者不妨结合新考纲对这方面的能力要求,以苏教版必修二《祝福》一文后的一道虚拟想象题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是江苏新旧高考模式交替的一年,江苏高考卷体现出越来越重视对考生综合探究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和现实联系越来越紧密,贯彻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四个贴近”——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个增强”——增强针对性、增强时效性、增强探究性的原则。总的来说,政治科高考中的综合探究题是依托政治学科知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社会和生活热点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发布后引发社会关注,除英语外,八个学科都调整了考试内容,是近十年来修订幅度较大的一次。其中多个学科考点、内容均有变化,就语文学科来说,变动较大。本文就修订后的语文考试大纲作简要分析,并指出提高"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有助于实现考生应对考纲变动和切实提高大众阅读能力的需要,达到"阅读改变人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考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考试,当然,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成败具有决定作用,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题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高考阅读在选材角度、出题方向等都有所变化,不同省份的变化也略有不同。本文以2005年山东省独立命题为起点,以2013年为终点,寻找山东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发展变化,分别从阅读文本和试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在选材、命题等方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其中“探究题”(能力层级F)更让考生甚至老师感到头疼。它是文学文本阅读中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题。从江苏近三年的高考实践来看,这一题是全卷失分最为惨重的试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人物传记的阅读,在语文高考领域的现代文阅读中,属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范畴,其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强,简单明了、快捷完整。主要的考查目标是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所谓探究能力,是新课标极力倡导的能力之一。在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将探究能力列为考查的六种能力之一,并且将其列为最高能力层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语文试卷阅读板块中出现了不少开放性的“探究题”,要求考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在各类阅读文本中设置“探究题”的目的是鼓励考生拓展思维和想象,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高考语文备受人们关注的探究题究竟是怎么考的,有什么特点呢?从全国十几套试题来看,只有江苏与宁夏两家明确考查了探究题,课改区里山东与广东两家没有明示,但是也体现了探究能力的考查,那么是不是非课改区的试题中就没有涉及到探究能力的考查呢?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轻轻地掀起这位考场“新娘”的盖头,一睹其芳容丽姿。  相似文献   

20.
【直击考点】《2007年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增设了"探究能力",能力等级为F级。"探究"的内涵要点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等级"。探究性阅读测试题,重在考核考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探究品质和探究精神,从2007年高考中的海南、宁夏卷,山东卷,广东卷看,分值一般设在5~8分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