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湖南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一种很有底蕴的文化现象,将湖南女性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女性文化建设对接起来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认为,湖南女性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要注重创新、强化本土意识、凸显女性文化特色和体现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种文化乐观主义情绪正在蔓延,代表性的言论就是“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本文认为:中国的发展固然需要民族自信心的支撑,但应防止过度的民族主义情绪阻碍对国外优秀文化的吸收;本文从种族与文化、文化的时代性和永恒性(深层文化与表层文化)两方面分析了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认为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文化形态,文化的民族性必须置于世界性的观照之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文化。虽然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但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息息相通,它所反映出的许多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已经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血管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是拙文所能面面论及的,因此本文仅就它的核心精神做一探讨,以示正于大方之家。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是什么”一直是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人认为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忧患意识。这些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更能从整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职工教育》2007,(4):38-38
学习型企业是90年代由国外传人我国的,自江泽民同志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以来,“学习型组织”迅速成为中国企业界关注的热点,创建学习型企业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家在创建过程中容易迷惑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文化与创建学习型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种观点认为是递进关系,即企业文化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平台,只有在企业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基础后,才能开展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活动;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包涵关系,即企业文化包涵学习型企业的创建,认为学习型企业是学习型文化,隶属于企业文化范畴;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平行关系,就像铁轨一样并行,没有交叉,也没有必然联系。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和学习型企业是一种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两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不能把两者融合在一起,也不能分割开来,是相互平行而又相互包容的。企业文化和学习型企业的落脚点都是加强和促进企业管理,只是管理形式和手段不同,也就是说只是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管理企业,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两者相比,学习型企业境界更高,发展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5.
法律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每种法律文化的形成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同样也是如此。那种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一种非理性文化的观点是缺乏历史根据的,也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观点只会造成对西方文化的盲从,从而导致在引进西方法律制度时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6.
北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论坛着重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繁荣的相互关系。李成教授认为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学转型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北方民族文化影响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的走向、内在特质和文学风格,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周惠泉研究员认为,辽金文学是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互补的结晶;田同旭教授认为,十六国北朝是古代戏曲艺术形成开始兴起的时代,金元两代则是古代戏曲艺术正式成熟的时代。刘达科先生认为民族文化融合与双向交流,为古代戏曲发展增添了新的基素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张东荪认为逻辑学是多元的,他把逻辑学分为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形而上学的逻辑和社会政治思想的逻辑四种。他认为逻辑学的多元性是由文化的多元性决定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必然导致不同的逻辑学,这种观点误读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没有认识到逻辑学的全人类性和工具性质。其结果影响了逻辑学在中国近代时期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林语堂后期文化思想的基本立场是以西方汉学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汉学心态的制约下,林语堂的文化现和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体认西方知识系统的明显倾向。林语堂的汉学思维打上了近代以来西方霸权话语的显明烙印,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文化选择的深刻印证。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式英语研究的视角大多着眼于中国式英语与汉母语在结构形式上的对比分析。把中国式英语的产生归罪于汉母语和汉文化的干扰和影响,并认为中国式英语是可以杜绝的。我们从目的语文化出发,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中国式英语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中国式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因英语文化知识缺失而产生的一种导致文化交际能力不足或交际失败的不规范英语语言形式。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减少这一现象的唯一途径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全球化”与文化认同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全球化有两种比较典型的态度与回应方式,一种是自由主义与普遍议的,认为人球化将导致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宽容与言论的自由,春结果是中国将变得更加民主自由,人民将有更大的政治与文化权利,这是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话语以及五四启蒙主义现代性的延续,它瞳点依然是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中分析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官方/民间的关系中争取政治文化的自由与民主,它是反民族主义,是世界主义的,它的批判矛盾指向国内的文化霸权-主要是官方的文化霸权,认为全球化有助于打破这个霸权。  相似文献   

11.
评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认为,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均以批判、修正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端和现代化的负面效应为立足点,分别从前现代和后现代的视角消解现代性;这两种文化思潮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对接和联姻在客观上阻碍着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生成,必须从总体上拒绝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中国无法避开现代化而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加速现代化,而不是医治现代化过分发达导致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一.何谓教育学“中国化” 关于教育学“中国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就是教育学“本土化”,过去提“中国化”,观在提“本土化”。本土就是本民族的、传统的、现实的东西。教育“本土化”即指吸收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但是。提“本土化”是否会使教育不仅迷失了自我成长的正确方向。而且又远离了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从而成为盲目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另有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在内涵上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文化校园是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想模式,是现代化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文化校园既是一种校园形态,同时更是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在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文化层面研究文化校园的功能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文化校园的功能体系应包括文化启蒙、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创新和变革社会等五个部分,在五者的关系上,文化启蒙是前提,文化传承是基础,文化整合是手段,文化创新是目标,变革社会是使命,它们构成了系统、完善的文化校园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14.
“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赵美娟在我国理论界有一种观念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我认为,这种比较是不恰当的,应当说,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遗产,有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判断事物的原则,有不同的民族特点。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民族间越来越频繁...  相似文献   

15.
江南城市社会是中国古典审美文化的基础与背景,本组笔谈以“细读”的方武揭示了江南城市生活中特有的审美文化理论、结构与功能。刘士林认为,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在这个严重物化、欲望化的消费时代中,如何守护与开掘这一沉潜的诗性人文资源,如何依据它提供的原理创造出一种诗化新文明,就是我们研究江南传统文化与生活方武的根本目的。朱逸宁认为,南唐文人在江南都市文艺精神的传承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冯廷巳有着不同于北方文人伦理精神的一种气质;李碌和李煜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江南的诗性审美精神。曹茶香认为,以汴京为代表的都城民俗和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商埠风俗:汴京——兼容、平民化,苏杭——奢华、诗意化,在柳词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伍波认为,李渔《十二楼》以“凡尘味十足”的文人眼光看待明末清初的江南社会,反映了重道义、趋私利、逐情欲的多元并存的江南市井文化精神。丁瑶认为:富春江畔所形成的这两种不同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折射出的是人们的不同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是典型的中国乡土生活与城市消费对立。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如何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古典江南城市生活理念及其审美实践方式,是一笔极为珍贵的传统人文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总的说来,所有理论家的观点可归纳为两派:一派认为语言支配思维;另一派则认为思维决定语言。笔者认为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本文从英语词汇和语法结构两个层面入手,说明中国人的整体思维偏向和西方人的分析思维偏向,认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艳国 《历史学习》2010,(10):21-21
张之洞认为以“三纲五常”和“仁爱”、“忠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值得发扬的优秀文化;同时认为在坚持“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的前提下,吸收西方文化也是可行的,西方文化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有益补充。面对中西文化冲突碰撞,张之洞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试图寻找一条会通中西文化的有效途径,从而解决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与困境。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缺乏创新——兼谈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近现代史上,中国没有重大的发明和创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等各方面的因素,但笔者认为文化上的原因是最深刻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官办教育、科举制、功利型的应试教育,知识分子不愿独立自主等习惯性的做法都影响了人们思想进步和科技创新。教育既传承文化、也革新文化。在以前的数百年里,中国教育起的文化传承功能大于革新功能,故在近代史上对社会的进步和革新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基于这一观察,为在中国推动思想进步和科技创新,我认为应首先改良中国教育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9.
两种对立的道德观———儒家文化与企业文化比较谈胡江晚编者按本文对儒家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了比较,认为这是两种对立的道德观。“争鸣”栏刊出此文,以期引起讨论,这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是大有裨益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伦理道德观念对我们整...  相似文献   

20.
刘士林认为,对以务实著称的中国民族来说,由于持续的文化压抑因而它的审美机能是严重匮乏的。在充满苦难、又在苦难中产生出巨大生命热情的江南轴心期,才使得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从沉重的政治伦理异化中解脱出来。以礼乐政治为中心的“北国诗性文化”,只能看作是一个自身特征尚不明晰的“初级阶段”或“早期状态”。朱逸宁认为,自8世纪起,中国的文化中心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诗性精神获得了说话的机会,并由此成为中国民族二元精神中的一极。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晚唐和五代时期的文艺活动。李正爱认为,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以及不同主体所采取的生活态度不同,江南民族和北方民族产生了本质的不同。北方黄河文明选择了政治一伦理为其生活理念模式,建立在鱼稻文化基础之上的江南则选择了审美一诗性作为它的生活理念模式。这种有着江南特色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具有独特江南文化气息的一种审美一诗性文化。刘铁军认为,在远离政治中心、疏离国家权力中心的乡村宗族组织中,乡绅成为中国乡村的知识占有者与权威阶层。他们既有公众话语遵循道德伦理的一面,又有私人话语追求精神自由审美的一面。这种有道德伦理与精神自由追求的乡绅话语直接表现在他们的治家文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