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南》艺术领域的前言部分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有别于成人。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同伴和老师经常会看不懂孩子的作品,嫌孩子的作品画得乱糟糟的,一点儿都不像。36岁的幼儿正处于象征期,他们只是通过图形符号表征世界,就像角色游戏中幼儿用一根木棒表征一匹马一样,尽管不像,但满足了幼儿自由表达的愿望。当孩子的绘画作品被同伴看不懂时,教师要根据《指南》的教育理念,深入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分析幼儿之间的对话内容,采用有效的观察应对进行教育策略跟进,真正尊重幼儿的艺术创造与表现。  相似文献   

2.
卢小玲 《广西教育》2013,(45):96-96
绘画,是一门艺术。它能开启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涂鸦”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活动,然而却往往被大人认为是瞎画、胡闹。幼儿在涂鸦时不经意间弄脏衣服、桌椅常常会受到家长的训斥。殊不知,大人的这种做法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抑制了幼儿绘画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涂鸦”这一爱好,点燃幼儿绘画的兴趣,让幼儿在“涂鸦”中找到绘画的乐趣,开启幼儿的绘画之旅。  相似文献   

3.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写生画是幼儿十分喜爱的绘画形式。多数家长认为写生绘画必须依赖专业教师,自己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其实,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能够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题材,在写生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正确地评价幼儿的作品,为幼儿作品提供多种展示的途径等策略,有效提高幼儿的写生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黄满意 《考试周刊》2014,(66):190-19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小班幼儿涂鸦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且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感受、与周围大人和小朋友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天然成长方式。但由于小班幼儿绘画的目的性不强,绘画技能不完善,他们不能自如地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应将情境法运用于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中,通过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大胆地表  相似文献   

5.
杨桂娟 《成才之路》2013,(27):30-30
作为教师,应立足成才,坚持对幼儿绘画与创造的实践探索,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心灵去绘画,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绘画的创造性呢?一、充分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通过多种多佯的途径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这是培养幼儿绘画创造性的前提条件。途径有:(1)欣赏优秀绘画作品。欣赏是鉴识绘画对象的整体,领悟绘画对象的风格特色的一种活动。它能积累丰富的表象,提高审美能力。教师们应该经常收集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6.
韦忠梅 《考试周刊》2012,(72):194-195
开展生态式教学,让幼儿在绘画活动前充分想、充分说;在绘画活动中,让幼儿自觉不自觉地说或自言自语地边画边讲;在绘画活动后,让幼儿自评或互评作品,并介绍作品。  相似文献   

7.
倪群 《早期教育》2004,(4):39-39
在一所中新合作的幼儿园参观,望着活动室里装裱讲究的幼儿绘画作品、手工作品、陶艺作品,参观者颇有感触。园长说:新加坡人特别重视幼儿的作品,每一次绘画活动后,都要求老师细心地把每一位幼儿的作品装裱好,征求幼儿及其家长的意见,或是带回家,或是陈列在活动室的作品区内。这项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人眼里现代派绘画看不懂,感觉就是“乱画”。其实并非这样,它是有理论基础和根源的。被认为是现代派理论柱石的著名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他的《艺术》一书中给艺术定义道“存在意味的形式”,它是人们在生活中对某种感情的亲身感悟。在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现代派绘画教学的尝试,让学生们画现代派的抽象艺术, 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起先在课堂上我展示几幅现代派大师毕加索、米罗、克利、康定斯基的作品,学生们说看不懂,是瞎画、胡画,不是绘画。  相似文献   

9.
在组织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时.我发现不少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对绘画不感兴趣,他们过分依赖教师帮助,有的不肯自己握笔、有的乱涂乱画。反思这一现象,我感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幼儿绘画过程中的引导、示范、指导,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忽视兴趣的作用、忽视作品评价的积极导向性。因此,我在评价环节中多动脑筋,巧妙鼓励、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创造性绘画的基础,绘画内容的选择要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不设定固定的绘画模式,允许幼儿自由创作。教师的语言对幼儿创造性绘画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欣赏和鼓励的角度去评价幼儿的作品,从幼儿的作品中了解幼儿的创作思路,适时给予指导,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幼儿对不同类型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是一种莆要体验.当不喜欢某此绘面作品时,幼儿就很难产生审美兴趣,欣赏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幼儿的审美体验也就难以增强.如何基于幼儿的体验,选掸绘画欣赏作品,促使幼儿在欣赏中获得刨造性体验和开放性体验,是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我还小的时候,我热爱绘画和奇思妙想,大人们却看不懂我画的蟒蛇吞掉大象的图。他们总是这样,认为我应该关心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在生活中,我不得不让自己去适应这些无聊的大人。这就是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的故事开端,像我们大多数孩子的童年一样,充满了奇思妙想。然而,在这本书中,没有安徒生或者格林童话中浅显的道理和鲜明的善恶,《小王子》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孤独童话。长大后的"我"成为了飞行员,开着飞机满世界  相似文献   

13.
绘画活动中小组画是由几个幼儿共同合作完成一幅作品的绘画形式。近年来我在绘画教学中对如何引导幼儿在小组画活动中提高合作能力,进行了较深入的思索与尝试。一、创设情景体验,诱导幼儿萌发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4.
滕黎 《教育革新》2010,(4):74-74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幼儿喜欢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意愿,在涂涂画画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因此,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组织幼儿绘画活动,重视活动过程,科学地辅导幼儿绘画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多数教师在组织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时。往往忽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不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不能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客观的评价。为了让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应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把绘画活动融人到幼儿的生活中.以幼儿自评为主、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为辅。合理地组织大班幼儿的绘画活动。  相似文献   

15.
评价幼儿作品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孩子的眼睛,借孩子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要了解幼儿的绘画创作特点,研究幼儿绘画的心理,以鼓励为主来评价幼儿的作品,给幼儿创设互评作品的环境,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术活动中常常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其实,绘画作品中的画面布局、物体的大小比例、前后关系,甚至画面的特异空间元素等,都是发展幼儿空间知觉的教育元素。因此,我们尝试在美术活动中,有意识地选择绘画作品组织幼儿欣赏,以期对幼儿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由浅入深提供欣赏作品在欣赏作品的选择上,我们把握由浅入深的原则。所谓"深"与"浅"指的是作品的画面所表现空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孙磊 《早期教育》2012,(11):21-28
本研究通过对全托与日托幼儿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来比较两者在情感表现上的特点及差异。研究对象分别是寄宿制与全日制中4岁~7岁的幼儿,使用全班集体自由命题作画的方法。绘画的主题一是反映幼儿情绪特征的"我最伤心的一件事",另一个是反映幼儿与父母之间亲子关系的"我的家"。结果表明,寄宿制幼儿在绘画表达方式,绘画内容及作品所体现的同...  相似文献   

18.
美术绘画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绘画活动是培养和训练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一些家长和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一味鼓励幼儿为了“形似”而绘画,其实这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儿童绘画作品是幼儿情感和爱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幼儿内心的真实写照。绘画是幼儿心理、人格、情绪等方面的表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了儿童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罩要。  相似文献   

19.
儿童绘画,是儿童依据自己的思维,应用自己的绘画方式来表现自我愿望的过程,也是不断拓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由于幼儿动手能力差,往往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愿望,表现得不到位,甚至画出的作品与儿童的心愿不相符,这样就会导致幼儿失去绘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良好的语言教育不仅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也产生积极的影响。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深受幼儿的喜爱,有助于提高幼儿语言教育质量。将绘画应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途径为:创设绘画环境,提供幼儿说话的源泉;参与绘画指导,引导幼儿在绘画中随机渗透语言;讲述绘画作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记录与分析,增强幼儿语言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