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新景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课堂成了学生猜测、想象、探索的空间,成了学生展现个性的平台,成了学生生命历程中一段美好的经历。但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热闹课堂”还需冷思考。  相似文献   

2.
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所追求的课堂.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变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认为必须还给学生“四权”.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追求个性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叶澜教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教师的上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本文针对传统课堂语文教学的弊病,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观念,通过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围绕语文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对话、交流,从而建立“教与学”的有机整体,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实质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组织者,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那么教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呢?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以“活动导学单”为媒介展开教学活动.笔者以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能力形成的实践者。但在现实农村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为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从“让学生听为主”向“让学生说为主”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卢寿桂 《福建教育》2005,(5A):46-46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新景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课堂成了学生猜测、想像、探索的空间,成了学生展现个性的平台,成了学生生命历程中一段美好的经历。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思维创新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获得了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但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热闹课堂”还需冷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课堂成了学生猜测、想像、探索的空间,成了学生展现个性的平台,成了学生生命历程中一段美好的经历;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思维创新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获得了可持续发展。但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热闹”现象还需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6):F0004-F0004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课堂、来自学生,学校积极倡导鼓励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以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就感,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目前学校已构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以“自学加展示”为特征的“1+1”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课程理念下重构生命课堂,叶澜教授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学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课程改革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真切地感受到知识只是手段,为生命发展服务、促进师生发展才是目的、才是根本。尊重人的个性,努力使每一个人发展成长,是教育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少教多学”,只有老师教得少,学生才能学得多.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实现“少教多学”呢?笔者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只有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激发课堂活力,达到教学目的。那么,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如何改革教学,才能进而实现课堂的“三维目标”呢?  相似文献   

13.
尤文君 《辅导员》2010,(2):61-61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蓬勃生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呢?现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如何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侯治富 《成才之路》2010,(11):13-13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我想是对高效课堂很精确的表述。课堂能否回归学生主体。应该成为评价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努力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止于当止时     
案例背景: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是我市开展的“半小时课堂”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教学,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成了广大教师思考的内容,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所谓“五还给”,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改还给教师,把学校还给校长,把质量评估还给专家,把教育评价还给社会”。这是青羊教育顺应新课程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而提出的新理念,是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本管理的一次全新探索,其实践必将导致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由内而外的全方位的观念变革与制度创新,也必将促进区域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不知从何时起 ,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很多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 ,若是公开课、比赛课 ,教师更注意做到少讲或不讲 ,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展示 ,让学生讲 ,还美其名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做法是真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吗 ?其实不然 ,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一、“讲”与“灌”、“填”是两码事今天的语文课忌讳“讲” ,可能与没有正确认识“讲授法”有关。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 ,把“讲授法”这一课堂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19.
刘羽 《成才之路》2011,(13):64-64
新课程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我想我们教师是需要“慢”下来了,其中将黑板还给学生就是一种很好的“慢”下来的方式。当然,在课堂中“慢”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慢节奏”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地理课堂活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又让课堂活起来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