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基于2010年以来最新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网络社会舆情呈现出的五大特点,以利于管理部门积极应对网络舆论,构建主流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产生的多源性、传播主体或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效应的敏感性、监控的复杂性。少数民族地区应对与化解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应遵循舆情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舆情传播主体的平等性、舆情传播方式的"六度分隔"、舆情传播效果的"蝴蝶效应"等规律。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裔勺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舆情事件的频频出现,给政府管理能力和反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与社会交流互动的新型平台,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应当发挥重要的沟通与引导作用。本文探讨了政府网站在解决网络舆情事件中的能力发挥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进一步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重视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的管理,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和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含义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网络传播》2008,(2):32-33
新闻跟帖,又称新闻留言板或网民新闻评论,它是网络媒体针对某一新闻报道而设立的可供网民自由发表看法和意见的功能,是实现网络互动的重要方式。这一互动功能现已成为扩大网络宣传报道影响力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郭超 《晋图学刊》2014,(2):11-13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健康发展,使得网络俨然成为了舆论重要的发源地。网络舆情的出现使其成为了网络社会的焦点,新形势下政府正确应对网络舆情事关党的执政善政之大事。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了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具有新的特点和规律.其新特点包括指向公权力、临时性、暴力性和极端化,其规律表现为主要以"爆米花模式"生成式,且会经历酝酿、扩散、爆发和消退四个阶段.政府要有效治理网络舆情,必须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在思想上尊重网络传播规律、更新治理思维;在机制上组织协同治理、建设治理闭环;在技术上利用大数据科技、科学精...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社会矛盾在网络空间的投射和延伸,是社会的晴雨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现实,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愈发强烈,促使网络舆情汹涌澎湃,呈现出突发性、复杂性、群体极化性、传播速度快、潜在危害大、易反转等特征。网络舆情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种种原因的叠加促使网络舆情态势复杂严峻。网络舆情已对国家安全、人民认知、社会稳定、政府公信力构成极大影响,网络舆情治理已然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网络舆情柔性治理、多元治理、法制治理、技术治理等层面展开研究思考,试图提升网络舆情防范化解水平,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网络生态和社会环境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苗国厚  李净  谢霄男 《新闻世界》2014,(10):111-112
网络舆情传播途径包括新闻网站舆情传播、"意见领袖"舆情传播、网民舆情传播,具有交互式、跨时空、多媒体、虚拟性、广泛性的特点,传播规律包括信息相对价值规律、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信息循环规律,在监测时要把握网络舆情的负面性、模糊性、突变性、集中性特征,并加强对舆情信息级别的判断和部门间舆情监测处置的协作。  相似文献   

10.
殷秦 《网络传播》2008,(4):28-29
随着新闻网站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叫得响的评论栏目,比如,人民网“人民时评”、新华网“原创评论”、红网“红辣椒”评论等。网络目前的议论话题依然极为庞杂,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点非常集中,网民的价值取向有时也会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因此所形成的舆论压力十分强大,已经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其影响力不可低估。今年“两会”期间,新闻跟帖、博客、评论等互动栏目都相当活跃。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网络具有了越来越快的传播速度,尤其是自智能设备的全面普及以来,随着新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更是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在网络舆情条件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更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实现网络舆情条件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挑战的有效应对,本文特对网络舆情在传统媒体新闻编辑中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网络舆情概述、传统媒体新闻编辑中网络舆情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以及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在网络舆情条件下的提升策略。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网络舆情条件下的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水平提升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单学刚 《青年记者》2009,(15):16-17
近年来,网络舆情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一样,呈现出跌宕起伏的特点。众多的天灾人祸、社会矛盾,以及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加上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诸多突发事件和社会现象,使得中国网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关怀,频频发声。互联网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  相似文献   

13.
胡蝶 《新闻前哨》2021,(7):36-37
本文通过研究舆情事件命名的模式、特征及功能,尝试提出在网络舆情治理对策中,官方机构应尽力成为第一命名者和实时监测者,并且使用合理准确的命名体现出官方的正确立场.最终通过实现公众的情感认同从而实现有效的舆论引导和社会沟通.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全媒体全通道的传播镜像已经凸显。当前,网络新媒体已成为公众表达舆情和传递声音的重要窗口。在此环境下,系统全面深入探讨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规律已显得弥足重要且必要。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科学引导和构建专业网络舆情应对体系是打造服务型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题的网络舆情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舆情分析是信息处理领域内的一个新兴且有实用价值的方向。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分析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难点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主题的网络舆情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新媒体领域的发展势头日益迅猛,新媒体新平台“遍地开花”,对此,出于职业素养考量,新闻人应重点聚焦这些变化衍生出的领域发展新契机,丰富新闻撰写、播报的多元形式。在厚植新闻价值的前提下,与受众展开深度互动,优化社会舆论表达效果。文章以分析新媒体新闻的产生、演变为立足点,着眼社会舆情表达特点的多角度探讨,旨在推动新媒体领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网络舆情的外部性、网络舆情的技术与系统构建等四个角度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和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予以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透过8·12天津大爆炸事件,给出了次生舆情的定义,分析了"次生舆情"的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次生舆情"监管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临 《东南传播》2010,(7):26-28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也已成为观测我国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理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其网络舆情的关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及其舆情引导的角度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安蔚 《东南传播》2014,(4):83-85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舆情成为舆论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力图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立足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进程,采取文献分析等方法,探索新媒体环境中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