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铁偕 《新闻记者》2008,(10):14-17
罗丹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同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世界上不会缺少新闻,只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而对于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文化记者来说,体育新闻的激增并不意味着文化新闻的缺失,只要有一双善于再发现与再挖掘的新闻慧眼,一样能写出不同一般的佳篇.  相似文献   

2.
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文体,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新闻报道方式.从应用新闻学视角来探讨深度报道的内容特征和类型特征,则深度报道的核心在于深入现场、左右延伸、注重细节;立足此时、追溯以往、推测未来;针对此事、分析意义、给人启示.深度报道的采写要强调思维能力的修炼即“悟性”、判断能力的修炼即“慧眼”、写作能力的修炼即“手笔”.  相似文献   

3.
赵仁贵 《新闻界》2011,(7):10-13
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文体,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新闻报道方式.从应用新闻学视角来探讨深度报道的内容特征和类型特征,则深度报道的核心在于深入现场、左右延伸、注重细节;立足此时、追溯以往、推测未来;针对此事、分析意义、给人启示.深度报道的采写要强调思维能力的修炼即“悟性”、判断能力的修炼即“慧眼”、写作能力的修炼即“手笔”.  相似文献   

4.
祝元志 《出版广角》2016,(22):26-28
“出版+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出版”,出版人依旧迷茫.互联网进入2.0时代,出版业对互联网依然爱恨交加,图书阅读是全民刚需,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却有很多出版人依旧没有走出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局.本文试图论述“互联网+”对出版人的思维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会议里并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很多记者参加同一个会议,有的只按“规定动作”简单地发个会议消息,有的却善于搞“自选动作”,从中抓出吸人眼球、引起反响的精品佳作。可见,千篇一律、令人生厌的会议报道并不全是会议本身惹的祸。本文以获奖会议新闻作品为例,研究探索从“会海”里抓“活鱼”之技巧。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百步之内有芳草,处处留心皆文章。在新闻写作中,一些基层报道员总是抱怨基层“庙”小面窄,写不出有分量的稿件,或没有什么素材可写。笔者则认为,基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基层大有“活鱼”可抓。要善于发现基层报道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记得一个傍晚,我路过四营时,发现有几名战士在弹吉它,便和他们攀谈起来,了解到这个营有30多人会弹吉它、连队的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第二天,我专程来到这个营采访,得知这个营自己创作的营歌《迷人的夜》准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之声”节目里播出;30多人能弹会唱,有两…  相似文献   

7.
同人们传说中的山东大汉形象差不多,钱捍天生的魁梧憨实,但唯有他那双眼睛不同常人,是职业造就,抑或修炼而成,从这双眼睛里你总能读出异乎寻常的内涵,可这双眼睛更能发现、捕捉到不为人知、鲜为人悟的珍贵瞬间。 1988年5月20日,中国、前苏联、美国和古巴四国女排邀请赛在济南举行。当时,中国女排已经夺得“五连冠”,老队员们或伤、或病、或退役,新手尚未完全适应紧张的国际大赛,而国人的期望却与  相似文献   

8.
世界著名艺术家罗丹精辟地指出:“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创作需要善于“发现”,而新闻写作也要善于“发现”。若要有所“发现”,必须培养新闻敏感。有了新闻敏感,就能写出别人“发现”不了的新闻。此类事例举不胜举。1960年3月4日,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格拉蒙完成采访任务后,晚上回到办公室偶然打开电视机,恰巧看到誉满全美的意大利男中音歌剧表演艺术家雷奥纳德·华伦突然倒在舞台上,他立  相似文献   

9.
在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当代,采写硬件日益先进,在这种情况下,重温新闻采写的基本功,对提高采写新闻者的素质,很有益处。新闻采写基本功之一是敏锐的观察力。要把自己的一双眼睛炼成"慧眼"。采写者的眼睛要如同"广角镜",善于观六路、听八方,将大千世界尽收眼底;要如同"过滤镜",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世事中,辨别事物的真伪,发现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如同"显微镜",能够探幽索微、知微见著,观一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细看电视连续剧《战国风云》,其中有一个“和氏璧”的故事,不禁为文王慧眼识宝拍手叫好。由此联想到我们基层通讯员,练就一双慧眼,善于识别外层石头包住的“宝玉”,写出有价值的新闻,又何等重要。所谓“慧眼”,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敏锐观察力。一个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新闻时,只有见人之所未见,才能言人之所未言。同样接触一个问题,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在别人觉得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它的不寻常的意义,才能有与众不同的独到的见解。因此可以这样说,“慧眼”就是见人之所未见的一种能力。记得有  相似文献   

11.
作为策划编辑要想做到选题精准,组稿恰当,就应该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文章从"慧眼看市场,把握机遇不错过"、"慧眼看读者,贴近需求靠创新"、"慧眼看专家,为选题物色好作者"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和提高策划编辑发现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每次与初学新闻报道的人谈体会.黄建东都会作个形象比喻: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003年5月,当时部队上下都在强调士官组训,报刊宣传中大多是“如何培养新型组训士官”、“如何提高士官能力素质”等经验型、做法性的稿件。  相似文献   

13.
佛教中有所谓“慧眼”、“法眼”,指的都是有这种能力的高僧,可以透视三界、看破机玄,从而把握真相、预知祸福。新闻记者要是有这种能力就好了,天下事尽人吾彀中,从此可以舒舒服服当个手眼通天的名记。可惜这样的能力不可能自然具备,只能靠自己在实践中去修炼而成。 都说新闻是发现的艺术,这话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所谓发现,并不是有个大金娃娃等在某处,如果你运气好,一锹挖下去就得了丰收。“发现”是一个主  相似文献   

14.
俞景华 《出版科学》2010,18(1):21-22
好编辑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好文章的慧眼,在高水平上寻求与作者的共鸣、共通。慧眼重在"慧",贵在"情",难在"专"。  相似文献   

15.
一、要从“沙”里淘出“金”来,首先要检验一下,你所拥有的“沙”是不是“金沙”——即含金的沙子。我们掌握了各种新闻素材之后,也应首先鉴别一下,哪些是含“金”的素材,哪些是不含“金”的素材,然后从含“金”的素材中,选出“含金量”大的素材。倘若这些素材“含金量”不大或根本不含“金”,那就像巧媳妇无米做饭,再有本事也不行。 二、要从“沙”里淘出“金”来,还要善于慧眼  相似文献   

16.
一首很流行的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那种被歌手演绎得非常充分的热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人们需要拥有一双“慧眼”,去识别、去分析、去理解、去参与。这种需要,对于负有引导人们观察社会、参与社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大凡小说、电影、电视、漫画中的记者形象,都少不了一副眼镜。或许是艺术家们以为记者从事文字工作用眼过度的缘故吧!其实不然,一个好的记者都有双好跟睛,那就是,他们对事物的视觉敏感不同一般的人,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事物中,通过观察,随时捕捉到歌颂生活、引导生活、针砭时弊、启迪人生的新闻。 著名女记者彭子冈之所以被称为“神笔”,就是因为她有一双“慧眼”。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她善于用眼睛捕捉到反映生活本质的东西,然后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触笔反映之。观察,即用眼睛采访,不仅对了解事物的真相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表  相似文献   

18.
敏锐的观察力是新闻记者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观察离不开眼睛,但眼睛观察的不一定就准确。在采访中,记者观察到的现象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有真象,也有假象,甚至会造成“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就需要辨别真伪,要借助深入的调查研究,要有丰富的采访经验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民日报老记者田流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过去我到过一个县,住在县委会里,早上上班铃一响,各个办公室里全开始学习了。我说,‘这个县里的干部学习搞得不错嘛。’第二天,第三天,我就不在意了。五六天以后,再一看,没人学了。原来他们专门是搞样子给记者看的。看我不在意,也就不学了。”所以光听汇报,凭眼睛直观感觉,不善于仔细观察和深入调查研究,就会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9.
刘大诚 《今传媒》2016,(9):128-129
本文对当下的中国人均图书低阅读量表示了关注,从数个方面分析了其原因,对国家倡导的全民阅读进行了肯定和赞美,并从一个出版人的视角,指出出版社既是“全民阅读”的受益者,又是责任主体、参与主体,理应担当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实现新时期中国出版人的出版梦。最后从保护眼睛的角度,倡导大家多读纸质图书,不要做“低头一族”。  相似文献   

20.
资深出版人周浩正所著的《如何提高编辑力》一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论及编辑工作中容易被人忽略的基础性问题,着重探讨出版人的创新角色和经营能力,从历史的高度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未来和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重在启发数字时代出版人的互联网思维,被誉为"编辑出版成功之道的全球通识"资深编辑持续修炼的高阶教程",对当今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编辑力的提升和工作方法的改进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