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赵紫阳同志对北京日报的报道文章非常关心,今年一季度以来,已对该报发表的三篇报道做了批示,予以肯定。 1月13、14日,北京日报分上下两部分刊载了《一亩半地的思考》,2月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此文。赵紫阳同志在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全国省长会议和物价座谈会上多次谈到并引用这篇文章中的材料。他说,北京日报发表的“一亩半地的思考”值得一读,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人均一亩半地这个概念启发我们考虑问题。紫阳同志在讲话中多次一段段引用文中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配合改革,配合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学习,宣传国情,首都报刊陆续发表了一些时空跨度大的、理论色彩较浓的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亩半地的思考》当属此例(以下简称《思考》)。这篇文章分上下两部分刊登在今年1月13日、14日的《北京日报》一版,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同志的重视,在中央召开的四次会议上五次提到这篇文章。紫阳同志认为,《一亩半地的思考》这篇文章值得一读,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不久,2月1日,《人民日报》将《思考》一文删节后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3.
1月13日和14日,北京日报连续刊登了《一亩半地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真没想到,这篇文章刊登后,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同志的重视,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接着,人民日报将这篇文章作了删节,并于2月1日在二版上转载。一篇文章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作为作者,我们内  相似文献   

4.
《一亩半地的思考》这篇报道分上下两部分,在今年1月13、14日的北京日报一版发表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赵紫阳同志在会议上几次提到这篇文章。他说,这篇文章值得一读,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2月1日,人民日报将《思考》一文删节后予以转载。怎样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改革和我们的国情宣传得更为得体,使读者入耳入脑,这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开放搞活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读者已不满足于新闻载体仅仅传播动态消息,而是要求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思想理论方面的信息。要做到这一点。新闻记者的  相似文献   

5.
1月13、14日,北京日报连续两天刊登了《一亩半地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这篇文章,真没想到,文章刊登后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同志的重视,几次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接着,人民日报将这篇文章删节后在2月1日2版予以转载。作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我们内心当然很高兴。然而结合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把人民日报删节后转载的文章与我们写的对比一下,冷静下来好好想想,我们深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同志为我们确定的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经过实  相似文献   

6.
日本有一句古谚说得好“: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也就不会再有知识。”2006年1月26日《新华日报》B1版头条,刊发笔者采写的《“板凳会议”:老百姓身边的议事会》,首次全面地介绍了江苏省泰州市开展基层民主议事会的新闻。新华社领导看到报道后,觉得这些载体鲜活地反映了江  相似文献   

7.
贵在深入     
反映东北三省卫生改革情况的一组三篇报道:(《“死水”化“激流”的启迪》、《白衣上的“污迹”透视》、《“规矩”与“方圆”的思考》(见1月5日、7日、9日“新华社新闻稿》),在内容上先是谈改革给我国医院注入活力,再是谈目前医院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最后讲到完善医院改革必须采取的措施。纵观这三篇采访札记,不难看出记者采访作风十分深入,工作态度严肃认真,调查材料严密周全。目前在我们社会里有这么一种情况,记者要给他歌功颂德,他会热情接待;如果你要反映了解他的问题,他便冷眼相待,处处刁难。据这组报道的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2月25日播出了一条关于我国电力发展情况的报道。这是一条概况式的报道,可以说题材比较重大。由于中央台在播出时采取了“淡入淡出”的形式,缩短了这条信息与听众的距离,可听性很强。就内容来说,这篇报道比较“硬”,其中涉及很多数字和专业术语,加上题材较重大,如果不精心地做一番处理,很容易使报道“板着面孔”只谈大道理,报一些听众并不一定关心的数字,给人以枯燥、平淡的感觉,让人漠然置之。但《午间半小  相似文献   

9.
顾名思义,所谓“中性”报道是指那种既不是纯表扬,也不是纯批评的报道。这种报道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揭不社会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象《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光明日报)、《关于物价的通信》、《饮食科学文明在呼唤》(新华社)等报道都完整地叙述了事物的过程,客观,公正地反映了事物的全貌,避免了那种好就好得玲珑剔透、白璧无瑕,坏就坏得一无是处的片面性的写法,使新闻从狭窄的胡同中走了出来,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本文试就“中性”报道思维活动的特点作一浅陋的探讨。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  相似文献   

10.
从步鑫生被免职想到的今年1月27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一夫沉浮千夫评说》,在谈及步鑫生“落马”之后的种种议论时,也提出了新闻界应负的责任。其中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记者的欠缺和不足是,……较多地从报道对象自身的行为、价值去评价,缺乏从整个社会改革的背景上去分析和考察。”剖析可谓痛切,思考可谓深刻。这不啻是对近年来我们报道简单化、表面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1月13日和14日,北京日报连续刊登了《一亩半地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真没想到,这篇文章刊登后,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同志的重视,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接着,人民日报将这篇文章作了删节,并于2月1日在二版上转载。一篇文章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作为作者,我们内心感到很高兴。但是,结合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仔细读一读经人民日报删节后转载的文章,我们深感自己原来的文章,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严峻的现实社会,正逼着我们就范,这个“范”,就是实事求是。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正把我们的新闻报道赶入社会万花筒。我们新闻界开始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观察社会了。在报纸上出现了许多实事求是分析我国国情的报道,新闻界有个说法,把这类报道叫作“深层报道”。最近,在这些“深层报道”中,有两篇比较引人注目,一篇是新华社记者刘远达、贺晓林写的《从物价看国情》(见6月22日人民日报),另一篇是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写的《社会公平的辩论》,(见人民日报7月11、12日)。这两篇报道的共同点是,讲的都是  相似文献   

13.
深度报道的崛起——评近期报纸新闻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步鑫生被免职想到的今年1月27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一夫沉浮千夫评说》,在谈及步鑫生“落马”之后的种种议论时,也提出了新闻界应负的责任。其中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记者的欠缺和不足是,……较多地从报道对象自身的行为、价值去评价,缺乏从整个社会改革的背景上去分析和考察。”剖析可谓痛切,思考可谓深刻。这不啻是对近年来我们报道简单化、表面化倾向的反思。这反思的产生以及它能见于报端,这本身就说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1日,我们电台播出了一封来自新桥乡荣庄村的听众来信,题目是《镇压麦田要因地因苗制宜》。3日,荣庄村来了一位村干部,气呼呼地找到我,说信中提到“荣庄村非让每人镇压一亩小麦不可”是假的。接着他质问:“电台能不能说假话?”我说:“我们绝对不允许搞失实报道!”他一听,拍桌子说:“明天我也写一篇假的,你也得给我播!你说不让搞事实报道,不就是叫说瞎话吗?”原来他不懂我们的新闻术语,误把“失实”当“事实”了。一场误会,使我想到广播新闻,起码有两点要注意:  相似文献   

15.
1月28日,除夕前一天,新华社消息《民工卢连庆终于拿到了工钱》给难以数计的关注民工工资的人们带来一股辛酸的慰藉,这是自1月12日新华社推出《关注民工工资》大型系列报道的第42条稿件,也是这组报道的最后一篇。半个月来,这组报道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让人读着落泪,而卢连庆这一具有代表意义的个体在春节前夕的“收成”,无疑是一份可以为全社会共享的最温暖的新春贺礼。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新华社这组《关注民工工资》大型系列报道还具有宝贵的示范价值,引发我们以此为个案深入探讨如何在民生类题材上成功地发挥议题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平 《新闻实践》2012,(8):64-65
201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以《杭州:建出来的“幸福城市”》为题,对杭州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效作了报道,其中将开播仅半年的杭州电视台谈话节目《我们圆桌会》被列入创新社会管理主要典型之一。同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重点项目大型专题片《思想的力量——科学发展观在中国》也专程对《我们圆桌会》栏目组进行采访,把“圆桌会”列入专题片案例之一。之后,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17.
在2003年1月举行陕西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各新闻媒体作了大量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读者反映是好的。不过,严格地要求起来,还有一些不妥帖之处。如《华商报》1月10日一版以“我省两会为啥相差一届”的答复;报道预备会议“通过了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三秦都市报》1月11日报道主席团会议,说“受常  相似文献   

18.
去年4月,《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在郑州作了《关于多侧面报道的思考》的学术报告(见本刊1986年第10期,其中提到北京龙潭湖破冰救人的报道是:“多线条,多色彩、多侧面”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个先例。艾丰同志认为《人民子弟兵奋力破冰救青年》这篇报道(原载1980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有三个优点,一、它报道先进事迹的同时,也报道了落后的一面,是反衬;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处处有雷锋。有“雷锋”,也有不学雷锋的人。这样报道反映了生活的现实,群众感到真实,增加可信性和说服力;三、通过对反面言行的报道,向人们提供了一个更深刻的社会问题——经过十年动乱,社会风气遭到败坏,对青少年的教育十分迫切。这样报道的思想意义就更深刻了。最近,我重读了这篇通  相似文献   

19.
“逆势新闻”的概念及意义什么是“逆势新闻”?先看一则报道。4月2日的《报刊文摘》引《新华每日电讯》3月27日报道《河北村干部频遭暴力伤害》,文章说河北“许多地方频发暴力伤害村干部事件”,并列举了三起有代表性的案件,呼吁“要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增强群众法制观念”。这则报道引人思考。这思考不是来自新闻报道的内容,而是报道本身。原因是:一、长期的媒体相关报道,对村干部已形成一个“负面”媒介拟态环境。现在突现一则为村干部说话的“正面报道”,让人一时扭不过弯。正如报道中也说:“目前农村工作中最大的问题,除了基层干部素质、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就是村干部缺少有效手段。”看来它也  相似文献   

20.
论科技报道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气象,其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科技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而考察近20年来的媒体实践,科技报道也明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热情有余,理性不足。由此而导致的报道失范正成为它的一根“软肋”。这势必要求我们将科技报道的规范问题纳入学理的层面进行系统的思考。一、直面“轰动性”2003年6月11日,解放日报就SARS主题在其观点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整体战败”考量科学理性》的对话。对话中的主人公赵寿元是国际遗传学联合会主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