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国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历程曲折,阻力颇多,备受争议.但韩国政府从未间断政策层面的努力,从全斗焕政府开始就推动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本研究将系统梳理韩国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政策发展过程,全面阐释韩国首个国立大学法人—蔚山科学技术大学的法人化改革过程,深入分析法人化改革政策——《国立大学法人蔚山科学技术大学法》的特点,并基于PDCA循环对《国立大学法人蔚山科技大学法》进行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日本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中,"国立大学法人化"也许是最为值得关注的。"法人化的实施,使日本国立大学迎来了其130余年历史发展上最大的变革期。"2004年开始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所建立的国立大学法人制度已经8年,根据六年一个计划周期的制度设计,各国立大学法人已经开始了第二个六年计划周期。法人化给日本国立大学带来了国立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改变、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国立大学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三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红 《海外求学》2004,(13):70-71
日本正在进行以改革国立大学制度为主的教育改革,从2004年4月起,日本的国立大学改为独立大学法人。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16日,经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的《国立大学法人法》正式公布,2004年4月起日本的国立大学将建立国立大学法人制度。由法律所规定的法人化后的日本国立大学与迄今为止的国立大学相比,不仅机构性质发生了改变(从政府下属机构转变为独立的法人机构),而且将建立新的运营组织体制和决策、运营、管理制度。这些新的体制、制度与日本国立大学的传统、理念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将成为法人化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的评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国立大学自2004年开始实行国立大学法人制度。此措施反映了日本行政改革的一端,是政府的整体社会服务在制度限制上松绑的一个改革环节,在国际上也是政府对国立大学统筹管理间接化的一个典型例子。综述这个改革,不仅有助于理解日本近期的国立大学改革,而且有利于理解世界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的一些基础问题。本文将对法人化改革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作一概观,论述日本国立大学法人的结构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讨论这项改革中隐含的一些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6.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效果分析——以名古屋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2006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根据国立大学法人调查委员会的解释,实施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度有三个目的:一是创建富有个性的大学和开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研究;二是强化国立大学对国民和社会的责任,并在高校贯彻落实竞争原理;三是实现经营责任明确化,并使大学的经营活动具有灵活性和战略性。简言之,希望通过此次法人化改革,在提高大学自主性和自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最终提高国立大学教育和研究质量、充分发挥国立大学使命。  相似文献   

7.
日本继2003年7月制定《国立大学法人法》之后,于2004年4月1日起开始具体实施国立大学法人化计划,由此,在以往日本大学体系中作为国家替身的国立大学不复存在。《国立大学法人法》的全面实施,不仅直接影响到国立大学,也必将对私立大学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国立大学法人化之后私立大学所面临的生源危机、经费紧张和人文学科萎缩状况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之一的大学法人化为切入点,分析了面向21世纪日本国立大学的制度创新——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对这一改革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为切入点,分析国立大学法人化后国立大学法人与学校法人的法律地位及其二者在组织、人事、财政、运营等方面的区别,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举办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4月1日开始,日本89所国立大学改称为“国立大学法人某某大学”。迄今作为文部科学省行政机构之一的“国立大学”已经改变其原有形态,各自作为“国立大学法人”而独立起程。根据各大学设立理念制定的《中期目标》《中期计划》,作为大学法人化的目标开始重整旗鼓、鸣笛起航。何谓“国立大学法人”,简而言之,就是得到文部科学省分配的“经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与创新源。大学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中基本要素之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特殊的、举足轻重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而为世界发展、为人类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才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民族大学首先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必然性取决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历史性贡献和世纪性机遇。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the global market for higher education has expanded rapidly, while internationalisa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at university, national and European levels to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is article asks how institutional settings prevailing in national models of capitalism motivate distinct national approaches with regard to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globalisation, and European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While the university is defined as an organisational actor embedded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tself represents an institutional subsystem within the national model of capitalism.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then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approach to compare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German and British universitie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actors involved in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universities are based largely on market coordination in the British case. In contrast, this process in Germany relies more on strateg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organisational ac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paths in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universities are found to be influenced by and reflect the specific mode of coordination in the respectiv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national model of capitalism more generally. This comparative case study shows that recent conceptions of path dependence as well as conceptual tools developed in the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literature, such as institutional complementarity and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 may be fruitfully applied to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utline recent change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and asse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ose chang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universities. Three main changes have been identified:
1. The meta-policy context that has transformed a binary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to a unified national system of universities. This has given rise to the concept of th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accompanied by an economic rationalist approach to the fu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ssues identified are the relativities to be accorded to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 new universities and the push for more efficient modes of teaching.
2. Institutional changes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 of universities. These changes include the politicisation of Vice-Chancellors whose peak body is now recognised by the government as the single voice of the university sector, the changing student composition of universities as a resul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relating to overseas students and students who have been traditionally underpresented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cademic staff appraisal. An assessment is made of this broad range of chang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3.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are discussed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work of Shulma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国立大学法人化的实现,日本的国立大学从国家的行政组织体系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在法律上得到了认可。与法人化以前,国立大学只不过是文部科学省的一个地方组织相比,这是一个大的进步。但是,法人化以来的事实证明,日本国立大学无论是在治理结构上,还是在实际的运营管理之中,都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在国立大学法人的制度设计中,强化校长的权力、加强国立大学财政方面的战略能力等事项的进展并不顺利。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创新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面临基础研究缺乏重大理论突破和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两大问题。要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学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政府必须营造公正的科研环境,促进校企合作,并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2004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对其高等教育与国立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国立大学法人化的理念与架构;法律制定过程与讨论;法人化政策的架构、特色与问题;法人化政策与未来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是一个国家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着重探讨日本国立、公立大学现行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介绍了自主招生考试的形成背景、表现形式和特点,并说明各大学利用自主考试选拔学生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录取方式,以期对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在国家精英大学体系的建构中具有重要的符号象征意义。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小型精英文理学院和作为一流研究型大学核心的文理学院是美国精英大学的象征性符号,是典型案例;法国高等专科学校建构国家精英大学身份的过程看上去最不需要通识教育的象征性资源,但实际上却存在明显的对后者的接纳与汲取,是最小可能的关键案例。而中国研究型大学是深受欧陆影响的以专业教育和专业院系为主导制度逻辑的精英大学体系,但改革者对于通识教育的基本认知与共同想象却是由美国通识教育与文理学院模式所塑造的,这一符号植入与专业逻辑之间的不断冲突与反复调试,成为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独特面相。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是日本国家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诉求是希望能把大学从政府的管制中解放出来,赋予大学更多自主的权利,以与世界潮流趋势接轨,提升大学的学术地位与国家的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国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法人化改革,改革后的大学管理、运营等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大学产学合作、学科发展、治理结构、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