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波 《新高考》2008,(4):61-62
1.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Y)、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子一代的表现型之比如图1所示。让子一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杂交得到子二代,则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相似文献   

2.
一、孟德尔定律中性状分离比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分离规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其F1全部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l.但是,这种性状分离比例的实现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1)双亲必须是纯合的2倍体;(2)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属于完全显性;(3)F1产生两种类型配子,其数目相等,活力一样;(4)F1自交时,两种类型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均等;(5)F1自交后代全部处于相同的发育条件下,各种基因的个体成活率相同;(6)实验群体数量较大.  相似文献   

3.
安清侠 《甘肃教育》2004,(11):40-40
一、显隐关系的判断 1.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此表现型即为显性;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后代有性状分离者为显性。2.自交:有性状分离者即为显性。举例:小麦的种皮颜色有红色的,也有白色的,请利用两种颜色的品种判断其显隐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基因显隐性关系判断类 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题方法:进行自交或杂交. 原理分析:如果进行自交,那么若A交后代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新出现性状为隐性;若子代均只表现一种性状,让二者杂交后,表现性状为显性,未表现性状为隐性.  相似文献   

5.
张建华 《考试周刊》2010,(41):201-202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假使我们研究一对性状的遗传,在子一代中看到显性现象,在子二代中看到3:1,那么下列的几个条件一定是满足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假使我们研究一对性状的遗传,在子一代中看到显性现象,在子二代中看到3:1,那么下列的几个条件一定是满足的.  相似文献   

7.
有些遗传学问题看似相似,但解答方法却不同。以下面两个遗传学问题说明此类情况。例一豌豆中Y、y分别控制胚的黄色和白色,现用纯种黄色豌豆与纯种白色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将子二代中的白色个体全部淘汰,其余部分再自交得到子三代,求子三代中黄色胚和白色胚的基因型比例和表现型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遗传学上把子代和亲代以及子代之间出现的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中学阶段介绍了三大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或途径),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然而,对于孟德尔杂交实验中所提及的“性状分离”,的确也在子二代个体与子一代个体间产生了性状的差异,这是变异吗?  相似文献   

9.
对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第二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提到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笔者进行了思考和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归纳如下,请大家指正。1实验原理由于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会随机结合成合子。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2材料用具(1)玻珠40粒:玻珠就是学校和家庭都有的跳棋用彩色玻珠,代表两种雄配子的两种彩色玻珠各15粒,如红色(D)15粒,蓝色(d)15粒,代表两种雌配子的两种彩…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性别决定类型,可知遗传病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  一、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判断显性遗传的特点:显性遗传是连续遗传,如多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A控制的,如果双亲一方是多指(基因型为Aa),另一方正常(基因型为 aa),则子一代中有一半患多指(基因型 Aa),另一半正常(基因型为aa)如果一方是多指(基因型为 AA),另一方正常(基因型为 aa),则子一代全部患多指(基因型为Aa);如果子一代中多指(基因型为 Aa)与…  相似文献   

11.
1 试题 下图为某一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染色体上分布有若干基因,其中果蝇灰身(B)对黑身(b)是显性;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X染色体上的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果蝇的性别是______。 (2)如仅研究果蝇的灰身对黑身这一相对性状的遗传,则这一果蝇可产生的配子有______,与另一基因型相同的异性个体交配后,产生子代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比例为______,表现型为______,比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遗传实验设计,通过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生物性状显、隐性判断的实验设计;(2)纯合子与杂合子判断的实验设计;(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验证的实验设计;(4)判断两对或多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设计;(5)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  相似文献   

13.
<正>例题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为显性。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____个体表现出穗小,应淘汰;基因型为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进一步自交和选育。按照这种"自交一淘汰一选育"的育种方法,理论上第n代种子中杂合体的比例是____。参考答案aa AA/Aa 2/(2~n+1)  相似文献   

14.
生物的某些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遗传时仍遵守自由组合定律.但F1(双杂)自交后代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这些分离比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情况(以F1为AaBb为例).  相似文献   

15.
例题 (2003年江苏高考题)碗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高中生物课本P.118—119有这样一段课“假如小麦的白粒性状是隐性,红粒性状是显性。它们经过杂交,F_1都是红粒的,F_2则有红粒的和白粒的。如果用杂交的方式选育小麦的白粒品种,那么F_1的红粒杂种不能抛弃,种植到F_2,就会有两种类型的小麦出现,就是红粒小麦和白粒小麦。这白粒小麦就是所要选育的品种。”这杂交后代中的“白粒小麦”不是与其亲本  相似文献   

17.
一、判断基因存在位置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则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即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的表现型完全不同(雌性显性,雄性隐性);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个体两种表现型都可能存在)。若不知性状的显隐性,若亲本都为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实验,各选一对果蝇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18.
番茄的杂种优势十分显著,杂种一代,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和抗逆性强,因此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下面介绍一种培育和鉴别番茄杂种一代幼苗的方法。一、亲本性状及杂交组合的选配第一组:薯叶蕃茄和普通蕃茄具有一相对性状。前者叶大缘无缺刻,隐性性状。后者叶小叶缘有缺刻,显性性状。第二组:直立蕃茄和蔓生蕃茄茎的形态不同。前者茎较直而硬,苗期茎短而粗,隐性性状。后者茎硬蔓生,苗期茎长面细,显性性状。根据具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F_1表现显性性状的规律,在配制蕃茄杂种一代时,可将上述具有隐性性状的品种作母本,与具有相对显性性状的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结果是:  相似文献   

19.
<正>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所得F1代自交性状分离比为3∶1,测交性状分离比为1:1。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1代自交所得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这些性状分离比只是在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情况下成立的。自交或测交如果符合这些比例就可以判断遵循相应定律,如果不符合则是否能得出不遵循相应定律呢?例1: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  相似文献   

20.
<正>1题目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其体细胞中含有56条染色体。蚕茧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黄色基因A对白色基因a为显性。如存在显性基因B,A的表达会被抑制,此时蚕茧为白色,而b基因不会抑制A的表达。(1)基因型为AaBb的家蚕自交,后代结茧的情况及比例是____,将结黄茧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结茧情况及比例是____。(2)将基因型不同的结白茧的蚕杂交,后代中结白茧与结黄茧的比例为3:1,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