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之间积极涵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的多元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文研究儒家文化对韩国风俗习惯、学校教育、影视宣传、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旨在探究学习和研究韩国继承与发展儒家文化思想精髓的经验,充分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是社会文化的基础性资源 ,但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双重境遇下正面临加快湮没的危机。人类应当在安享经济进步的巨大成就及其伴随的一体化和统一性之便的同时 ,也继续享有我们祖祖辈辈拥有过、而今正在遭到人为损毁的多元文化和文化多样性。为此就必须以文化自觉的理性应对滚滚而来的全球化大潮 ,走出对民俗等传统文化资源的认识误区 ,杜绝过激开发行为 ,根据民俗文化的特质对之善加保护 ,在此前提下科学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化书》曾被列为杂家著作,而且对其思想的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其思想并不属于纯而又纯的道教,至少是有争议的。当然,其中有些观点并非完全客观。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探寻一下《化书》中佛教与道教思想的相通之处。一、相同的宇宙伦理观这里所说的宇宙伦理观是指  相似文献   

4.
颜峰  姚桂芳 《寻根》2014,(2):59-6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任何时代的历史都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又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文化的建设。历史的每一个时期人们都会随着政治局势或经济发展状况自觉或者被动地迁徙流动,生生不息,造就了各地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5.
庙会作为一种传统民俗的表现形式,是地方性宗教精神、区域特色、生活习惯、人文传承和经济活动等要素融合的产物。目前,庙会民俗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尚未获得应有的挖掘、利用。挖掘和创新庙会的文化内涵,强化庙会的综合文化与经济功能,打造一批大型传统庙会,可为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重要平台,对于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杰马·埃尔法纳广场位于马拉喀什域阿拉伯人聚居区【注】,始建于11世纪。这座广场是闻名遐迩的摩洛哥民俗文化中心,马拉喀什城的象征,阿拉伯民间艺术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沈松柏 《寻根》2008,(5):41-43
拦街福,是温州特有的地方性传统民俗文化节日,是一种集民间信仰、商业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独特的民俗活动,是一个城乡交流、繁荣社会的民间大杂烩。据清乾隆《永嘉县志》载:“二月朔,通衢设醮禳灾,名拦街福,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的普遍趋势,它体现了一种崭新的音乐价值观念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我国高校来说,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利于拓宽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蜀典》是清张澍撰写的一部记述四川历史、地理、人文、风俗、方言等史料的典籍.对《蜀典》展开研究,将为四川历史文化及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许多生动而有启发性的第一手材料,还将为古籍整理与释读、辞书编纂与修订,尤其是清代四川民俗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地域文化发展,提供富有参考价值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0.
杰马·埃尔法纳广场位于马拉喀什城阿拉伯人聚居区【注】,始建于11世纪。这座广场是闻名遐迩的摩洛哥民俗文化中心,马拉喀什城的象征,阿拉伯民间艺术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民间“一子两后”习俗是清代“独子兼祧”制度的前身,它的出现与唐宋时期开始的宗法制度下移有着密切关系。宗法制度下移导致的宗法观念平民化与宗族势力弱化是促使民间“一子两后”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现象之所以受到统治阶级与士人阶层的关注并认可,“礼时为大”观念的强化是主导因素。正因为“礼时为大”的观念不断强化,知识分子方能走出传统宗法观念的桎梏,打破常规,接受“一子两后”习俗,并主动参与到“一子两后”习俗的合礼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12.
"川盐古道"上,千年的川盐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影响着川、鄂、渝、湘、黔等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本文试图以"生态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以"川盐古道"为纽带的中国盐文化的繁衍史,特别是"川盐古道"对巴文化、三峡文化以及民族多元文化形成的作用;发掘川盐文化的具体形态,梳理一段在华夏文明史上淹没已久却显赫一时的"因盐成城"、"因盐成都"、"因盐成国"的"盐史",以此勾勒出生动的盐文化坐标系,进而提出对川盐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陈叙 《中华文化论坛》2022,(6):133-142+157-158
乡村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优质载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重新认识乡村价值,充分激发乡村的文化主体性,增强乡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由于乡村文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与乡村社会脱节,农民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政府主导下的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实践间存在疏离,来自市场和社会的外来力量缺乏对乡村文化生态的了解,外来文化资源与乡土文化主体间缺乏耦合机制。乡村文化主体性的培育系统就是以尊重和激发农民的文化主体性为中心,通过乡村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互动交换来激发乡村的文化主体性意识,构建起有效整合多元力量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探索在治理场域下实现价值共享和意义认同,培育乡土文化能人和文化组织。  相似文献   

14.
文翁化蜀,具有特殊的政治意味.文翁通过选拔蜀郡基层官吏到京师向博士学习以及修建学官、招收学生就地学习两项措施,大力推广儒学,从而成功改造了与中原文化异质的巴蜀文化,使蜀人从思想文化上一统于儒家学说.此举对儒学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5.
家庭、学校、社区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逐渐出现疏离状态。积极引导各场域主体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促进各文化传承场域的融合将为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提供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民俗文化与城市文化生态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文化是一种存活于大众生活中的通俗文化,在文化生态系统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它在对社会结构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彰显出弥足珍贵的价值.它以自己拥有的促进价值认同、精神凝聚和品格塑造的功能,为当代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文化支撑,对城市良性文化生态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社会转型,经济浪潮的冲击,民俗文化渐趋衰微.因此,切实保护民俗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演进,中国的古代神话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虽则茅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著书论证了中国上古神话"神话历史化"这一观点,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一观点进行质疑。事实上,不论是"神话历史化"还是"历史神话化",其理论内涵都是正确的。但在讨论神话的发生阶段时,"历史神话化"明显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刘欣 《寻根》2011,(3):41-45
民俗体育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民俗体育内涵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笔者以为,民俗体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内由广大民众创造、流传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样式。它既依附干民俗节日,也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9.
民俗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它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社会和历史的方方面面;它像一座大山,包容着愚昧的糟粕和文明的精华;它像堆积丰厚的地层,富含优秀文化的物质和精神--民俗是政治文明的上源,是道德礼法的初范;民俗是文学生命的源泉,是艺术诞生的母体;民俗与史学唇齿相依,民俗与考古连体难分;民俗分娩了宗教,孕育了语言和文字.但是,对于内容庞杂、良莠不齐的民俗,需要认真梳理和扬弃.  相似文献   

20.
民间传统体育进入学校,并转化成行之有效的体育教育资源,不断实施民间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化,对于传承与保护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和推动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黄龙溪"火龙灯舞"进入校园,实施校本教材化研究,探讨"火龙灯舞"校本化开发的积极意义和途径,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民间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