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有很强的系统性。汉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点一画的不同,可以通过形音义三者的关系和由此而形成的系统加以区别。从汉字的形音义三者关系来掌握汉字的系统性,能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发散思维模式的形成,达到汉字教学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提笔忘字"、大学教授批改论文需要帮助学生查找错别字的现象.这些现象绝不是个别现象,说明了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前景.汉字具有总数多、常用字少的特点,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可作为书法艺术.针对目前学校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结合汉字的特点提高对汉字文化的认识,通过分析汉字的音形义来更好地掌握汉字;提高对汉字书法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利用汉字构词灵活的特点,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汉字.  相似文献   

3.
汉字教学既是我国语文教育,也是整个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石,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构形理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利用汉字的文化属性进行汉字教学既有利于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能提高汉字教学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构建一个系统合理的汉字文化教学观指导汉字教学实践,使汉字教学更加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汉字“形音义三要素”说将语言的“音义”拉入汉字学,范围太宽;认为“文字学本来就是字形学”,又失之片面.汉字本体应该具有形体、结构、职用三方面的属性,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考察研究汉字现象和有关问题,可以形成汉字形体学、汉字结构学、汉字职用学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不是并列的,也不是层叠的,而是汉字本体分立却不分离的三个平面,从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三面一体的汉字学.我们把这种以汉字三维属性为依据而建立的学术体系称为“汉字学三平面理论”.“汉字学三平面理论”把单个汉字的属性分析跟学科体系的平面建设统一起来,主张把汉字材料的分析和各种具体问题的讨论分别放到相应平面的学术系统中进行,避免把不同平面的东西搅和到一个平面而引起种种争议,较好地解决了汉字研究的本体范畴、汉字史发展的多线呈现、史前文字与有史文字的关系、汉字与其他文字的比较等难题,大大提高了汉字学基础知识的解释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疑难字词考释、字典编撰修订、汉字教学规范、古籍整理、非汉字研究等具有指导价值,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言要素教学,对外汉字教学受到汉字课程模式的制约."语文并进"是目前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学最可行的教学模式.汉字习得"认读先于书写",因此"语文并进"模式中汉字教学"后行",在语法、生词、课文教学完成之后再进入汉字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根据学生实际汉字能力,遵循汉字结构、音义规律,从教材中提炼出笔画、笔顺、结构等汉字构形知识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6.
朱芳芳 《现代语文》2014,(10):13-15
引言: 对汉字的研究最早始于《尔雅》,汉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古今人际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认真分析,为我们认识和研究汉字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在对留学生汉字教学中和这些理论结合起来能够使他们更好更快地理解汉字的意思,掌握汉字的字形结构。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作为其基础的汉字与词语教学尚处于摸索和研究状态中,针对中小学阶段留学生认为汉字难写、词语太多、使用太复杂以及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对字词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高这些现状,从汉字和词语音义结合的特点入手,利用部件表音表意作用,以及部件与汉字关系,进而分析由这些字词组合而成的相关词语、句子之间的表音、表意关系,得出了利用汉字规律教学、情境教学和组合式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优美的汉字”这一专题是开启学生探索汉语之门的钥匙,是引领学生认识汉字之美的一课。本文认为应当以“优美”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入门学习汉字,同时提出了几个汉字文化现象,并以此带领学生对汉字文化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9.
汉字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汉字学习的初始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夯实学生的汉字基础。我们要从汉字的源头进行解析,利用书法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结构,并以字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汉字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了解认识并学习汉字是学习对外汉语的重要课题,掌握汉字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学习者汉语水平的高低。使对外汉语学生了解汉字,爱上这独特瑰宝,推开对外汉语教学之门,为对外汉语教学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汉字形音义的分析,有助于我们释读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以“辛”和“辛”旁汉字的形义作一简要分析,可以从某种侧面反映汉字信息发展演变的相关性,为理解汉字的形音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梁茜 《考试周刊》2011,(40):186-187
汉字教学既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从汉字文化圈与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不同特点出发,本文主要分析了不同文化圈对汉字教学的影响,并从汉字自身的特点出发,通过不同文化圈的学生对汉字的反应情况的分析,找到适合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帮助教师进行汉字教学。  相似文献   

13.
汉语在小学阶段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汉字是汉语学习中的基础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汉字书写训练,能够使其不断提升语文素养,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但是纵观现阶段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活动,可以发现,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改善问题,提升学生的汉字书写质量,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多样化策略,促使学生能够切实增强对汉字的情感,并提升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14.
要保证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两方面的规律,一是汉字自身的规律,一是汉字的认知规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形音义结合,以字形教学为重点;二是利用汉字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文字的优美;三是运用多元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潜能;四是创设良好的识字语境,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议错别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进行交流和传播思想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符号。汉字是由形音义组成的方块字,汉字的造字方法独特而复杂,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认知的仿点,在语言文字中是罕见的,即见形能知音义,闻音而知形义,表义而知形音。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针对农村学生识字少的特点,语文教师应巧教汉字。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汉字的构造原理学习汉字;运用汉字的内在含义学习汉字;结合课外活动学习汉字;在运用中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17.
遵从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通过字理分析解析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这是让汉字教学回归了汉字的本源。但由于汉字演变的复杂性,在运用字理分析的方法教学汉字时应遵从适用性原则:汉字解析要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识记;汉字解析要遵从汉字的科学;汉字解析要与其他汉字教学的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有其自身的系统性。探求汉字的系统性,并力所能及地对其加以利用,在汉字认知上具有显而易见的意义。汉字的偏旁不但具有构形的功能,而且具有表示音义的功能,因而合体汉字偏旁之间不仅有外部结构关系,也有内部结构关系。汉字的系统性体现在形、音、义3个方面,汉字的字形系统因外在的形体联系而形成,汉字的读音系统因内在的读音联系而形成,汉字的意义系统因内在的意义联系而形成。汉字虽然繁难,但认知得法也可以化难为易,至少可以减轻难度,提高效率。所谓得法,就是了解汉字内在的系统性,然后循着汉字的系统性去进行认知。为了减轻汉字认知的难度,提高汉字认知的效率,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其一,以必要的汉字的理论知识为指导,提高学习者汉字认知能力;其二,以偏旁为纲,把一个个汉字放到整个系统中去学习,力求取得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三,通过结构分析和字族字系联来培养汉字系统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是学生进行汉字学习的主要阶段,需要语文教师重视汉字教学方法的探索,以使汉字学习更加生动形象。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时,教师可引领学生异中求同探规律,有机渗透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涵泳诵读学儿歌,相机进行语感训练;通过拓展巩固灵活练,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表意文字——汉字,具有明显的表意性特点.与西方拼音文字相区别,汉字的形与义之间联系密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辨识和书写的难度,想准确、快速地掌握汉字,若不能有效利用汉字的规律性,完全机械的记忆是无法实现的.这其中要受到汉字字形繁简、熟悉度及汉字形音义复杂关系等因素影响.而作为中国第一部汉字字典——《说文解字》通过“六书”理论,总结归纳出汉字“据形系联”的理据性,对掌握汉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充分有效利用好《说文解字》,从汉字的主体——一形声字入手,“繁简互推”并穿插适当的文化背景熏陶,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