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中,民本思想作为最精华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先秦儒家的学说里。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就其处理君民关系的论述作一探析。先秦儒家认为,君主的职责只能是为民造福,而不得以天下为私。他们把人民利益作为评价君主的标准。孔子把尧、舜、禹作为理想的君...  相似文献   

2.
朱德是从四川走出去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早期的经历是复杂而坎坷的,他从一名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的经历也是极其复杂的。而朱德早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则是关于研究这一经历的重点。本力图对朱德的早期革命实践及其早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作一些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人曾说:“学于古训,乃有获”。又说:“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尚书·说命下》)。学习历史并自觉地总结历史,这是治国安民而致永世太平所必须的,毫无疑义,古人所创立的民本思想,便是我们民族所要总结的珍贵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4.
张连伟  薛炎 《中华文化论坛》2022,(6):42-50+153-154
先秦时期月令思想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长期的过程。早期先民在观察自然、从事生产的同时,形成了“以时系事”“以月系事”的月令思想,并建立起时间观念,用以规范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先民将社会秩序的根据建立在自然秩序之上,“推天道以明人事”。《尚书·尧典》《诗经·豳风·七月》《大戴礼记·夏小正》《逸周书·时训解》以及《管子》诸篇的相关记载,呈现了月令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最终,《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四时十二月为纲,阴阳五行为纬,纳入天象、物候、节气等自然知识,涵盖农、林、渔、猎等生产实践,规范礼、乐、兵、刑等社会政治活动,从自然秩序中演绎出社会秩序,建立了“以月系政”的月令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化中,“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很有特色的,而“礼”又可分为礼制、礼仪、礼义三个方面。从文献上看,夏商周各有其礼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也都就“礼”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管子》一书对礼的论述在先秦时期是具有自己特色的,本文仅就《管子》中几个比较突出的特色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思想解放。例如春秋时期,在夏商周礼制文化向何处去的关头,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有生于无”的命题。他说自然界最伟大的法则就是“道”,而“道”的主要特点是“有生于无”。  相似文献   

7.
中原地区概念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瑞泽 《寻根》2005,(5):10-12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一转变的呢?根据现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中原”一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因为从相关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在这一时期开始,有时指原野,有时指中原地区,而到后期已经是专指中原地区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的早期发展是夏商周三代。夏文化的详貌目前尚难确定,真正奠定中国文化之基的是殷商西周。那时中国社会的文化政策,则是所谓“学在官府”,教育文化完全为官府垄断,平民百姓不敢问津。那时候,执掌文化大权的是“巫”、“史”、“祝”、“卜”等官员,他们是一批世袭的职业文化匠师,大凡卜筮、祭祀、书史、星历、教育、医药、音乐歌舞、婚庆葬丧等诸般文化活动,均由他们操纵。  相似文献   

9.
学习思想是思想家对现实人为“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而形成的理论学说,它包括对学习的价值、学习的条件、学习的对象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探讨。儒家学习思想的产生可以孔子的学习思想为标志。  相似文献   

10.
陈来 《中国文化》2014,(1):39-49
仁是什麽?这不能不从古来仁说的传统谈起。推原仁字之说,古人称为“原仁”。仁学本体论之建立发明,不能不从原仁开始。  相似文献   

11.
陈功 《滇中文化》2007,(3):12-13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12.
项永琴 《寻根》2002,(4):6-9
新近拜读了江林昌教授的大作《夏商周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收获颇多。其中一个重要命题“中国古代也有两河明”引起了笔的深深思索。认为黄河明是中华明的主流,而长江明是其补充。笔不禁想到“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即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而道家思想为其辅助,这二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契合、某种联系呢?笔不揣浅陋,试芹献之,请学界时贤裁夺。  相似文献   

13.
<正>早在传说中的中国上古时代,选贤任能的苗头便已经出现,虽然宗法制的发展一度将血缘关系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上,可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才能为标准的任人方式必然会打破血缘的界限。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世卿世禄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新的人才选拔及任用方式呼之欲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孔子在"举贤才"的呼声下提  相似文献   

14.
史前时期文化差异较大的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川东地区的哨棚嘴文化,商周时由于受到外部文化的强有力冲击而逐渐衰落。伴随而来的是成都平原新的考古学文化——三星堆文化的诞生。三星堆文化涵盖了成都平原及川东地区,在此背景下一个统一的考古文化区——巴蜀文化区在夏代晚期形成。形成后的巴蜀文化区,在长江中游古文化催化下,原有两个区域的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使得这两个同处于四川盆地的古国在民风民俗、社会状况、文化特质变得十分接近,逐步完成趋同发展、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佛性观念的形成和主要发展线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佛教学说中的基本观念——“佛性”观念的形成、印度大乘佛教的主要佛性观念、中国佛教宗派的主要佛性观念作了考察和论述。指出中国佛教宗派的佛性理论是在吸收改造印度佛教有关经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从中可见佛性观念在印度、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杨朱思想及其与先秦诸子的关系黄海德杨朱是先秦时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及其学派,在战国前期和中期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据《孟子》记载,当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为了维护儒家的正统思想,孟子曾大声疾呼"距杨、墨"。《庄子·徐无鬼》亦言,...  相似文献   

17.
<正> 民主(democracy)一词源于希腊词"demos",意为人民。从词源意义上讲,民主一词的意义是"由希腊语的demos(人民)和kratia(统治或权威)派生出来的,意为‘由人民进行统治’"。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其内涵为:  相似文献   

18.
《黄帝伐赤帝》属于《孙子兵法》之佚篇,1972年4月出土于山东临沂银雀山二号汉墓,“《黄帝伐赤帝》则是有关古史传说时代的新资料,均非常珍贵。”(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该简自出土以来,学术界研究甚少,似乎“新资料”、“非常珍贵”的价值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同时,在华夏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五帝”时代是各民族共同体从孕育、形成到初步发展的时期,作为五帝之首的“黄帝”时期在先秦时期民族形成的过程中更居于重要地位,本文拟从先秦时期民族融合的角度阐释《黄帝伐赤帝》的价值 。  相似文献   

19.
自《五子之歌》直云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勝予'",(《尚书·五子之歌》)先秦思想文化史上鲜明中国问题背景的民本主义命题逐渐清晰塑形,至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则进一步演绎出繁富的民本主义言说谱系。由于这一庞大言说谱系与西学东迁中输入中国的现代民本主义知识框架并无边际产系和因沿脉络,所以我们将其定位于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古典民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让读者在阅读中通过具体的人与事了解历史、感握历史,是策划本期东方话题——人与世纪的主要动因。下面这组文章向读者介绍的是在本世纪内有代表性的几位学人的学术生涯及学术思想。有的文章作者并非专业研究者,写法也不一定合学术文章的理路,但这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这组文章为我们回望与反思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发展所走的曲折历程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