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哲学家以"自得"为体认真理的正途,也以"自得"作为启示门人的基本方法,宋明理学家尤甚。明末大儒刘宗周主张"学以自得",以"自得"为为学之"精要",并以"无所得,故名自得"阐论"自得"之义。他将宋明儒"自得"治学方法贯彻于自己的为学历程,实现对先儒哲学思想的创新诠释。  相似文献   

2.
汪磊 《世界文化》2013,(5):50-52
说到俄罗斯面包,我们并不陌生。在中国东北,人们常叫它"大列巴","列巴"就来自俄语хлеб(面包)的音译。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年》里有一句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自该片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国上演以来,便成了我们国人用来表示"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会有光明  相似文献   

3.
蓬生 《世界文化》2011,(10):8-10
当前,欧洲有一个越来越突出而令人相当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外国移民的急速增加,而其中穆斯林人口占绝对多数。外国移民带来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景观,形成欧洲学术界与舆论界及政界常说的“多元文化”或“多元文化主义”。  相似文献   

4.
李栋 《寻根》2012,(6):109-112
一 1965年5月,有人在山东沂源县土门公社黄崖大队西北的千人洞山上,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山东省博物馆闻讯后派人前去调查,采集到部分化石标本并告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该所派戴尔俭会同山东省博物馆的白云哲对之进行考察并进行了采掘,不仅获得一批哺乳动物化石,而且从洞内堆积物中辨识出经过打制的石器,证实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址.千人洞遗址是山东乃至整个华东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因而被称为"山东第一洞".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剧烈的社会解体时期,社会大动荡、大转折、大变革,社会形态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社会各个结构系统都以一种自然的形态发生着剧烈变革,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旧结构的解体和新社会结构的确立,其中政治变革最为猛烈,“布衣将相”的兴起就是政治变革最好的例证之一,一大批布衣之士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应运而生,他们自身孕育出时代所赋予的各种特征。在此,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特征做一番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桂玉燕 《寻根》2020,(2):22-27
一“龙女报恩”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各民族各地区皆有传述,其起源受到佛经中龙女故事的影响较深。东晋时,佛陀跋陀罗和法显集译而成的《摩诃僧律》卷三十二载有一则“龙女报恩”的故事,主人公有两位:商人和龙女。施恩者作为主人公在报恩类型的故事中已成定式,而在这则故事里,由龙女说出大段说教,将其提升为仅次于施恩者的第二位主人公。白化文认为“这种男女两主人公双峰并峙的安排,影响了后来中国类型龙女故事的构思”。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强调进一步发展中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战略伙伴关系;会议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加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的6项措施,明确共同打造中非“文化聚焦”品牌,即逢双年于中国举办“非洲文化聚焦”系列活动,逢单年于非洲举办“中国文化聚焦”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强调进一步发展中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9.
赵娜 《华夏文化》2011,(4):16-18
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后,受到中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佛教文化也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中国信众,并渗透到生活理念中。东晋时期,佛教中出现的“寄子现象”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10.
“何谓孔子思想的核心”,这是孔子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学界对此的说法有不少,如:“礼”说,“仁”说,“仁礼”说等,其中以“仁”说的影响较大。而将“仁”学思想认定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的学者,其解释也是百家腾跃、新说迭起,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1.
谷子 《世界文化》2008,(9):23-25
黑修彦站在咖啡店门口,横纹T恤,浅色便裤,板寸头,墨镜推到头顶,黑黝黝一员虎将,像乒坛名将王涛。 如此随意,称呼先生,似有拒人千里之嫌,该怎么称呼呢?黑修彦妻子说,我们都叫他黑子。那么不妨也叫他黑子吧。  相似文献   

12.
“华夏化”是近年来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大热门议题,它主要指某一地区进入和建立起华夏式政治体系,并且当地人群逐渐形成对华夏政治体系与华夏文化的认同过程。随着秦汉时期郡县制度、户籍制度、赋役制度和选官制度等政治制度在巴地的逐步确立与不断完善,一整套华夏式政治体系得以在巴地建立,当地人群对于华夏政治体系与华夏文化的认同随之逐渐形成,巴地也最终在这一时期内基本完成了自身的华夏化。  相似文献   

13.
薛祖军 《大理文化》2010,(8):103-111
大理国(937-1253年)是云南历史的一个奇迹,也是外人眼里的一个谜。生活在大理国时代的人们热爱和平,民风淳朴,与世无争,风俗民情与中原之地迥然有异,被世人称为"妙香国"。  相似文献   

14.
高超 《世界文化》2007,(8):32-33
《列那狐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在法、德等国,列那狐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甚至在现代的法语中,“列那”一词巳成为狐狸的专有名词。这些都是缘于故事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只机警睿智的狐狸——列那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马娜 《世界文化》2014,(1):33-34
<正>《我在雨中等你》在2008年出版之后,便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并获得了不同国家读者的一致好评。一时之间,这只名叫"恩佐"的小狗红遍了全球。恩佐的爱与坚持、善良与忠诚,引得无数读者唏嘘落泪。书中以"恩佐"这只小狗的视角,描述了丹尼一家的幸福与快乐、辛酸与忧伤。对于我们来说,动物的思维是单线条的、简单明了的。可是恩佐却不是这样,恩佐可以"嗅到"事物的不同之处,不会说话的恩佐,有自己的一套表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14-314
2011年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诞辰150周年,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年。7月22日,由上海市档案馆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合作举办的“泰戈尔的中国之旅”展览在印度新德里的阿扎德总理府画廊举行。  相似文献   

17.
乌木、“建木”与巴蜀文化——兼论乌木的多元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四川省各地陆续出土了一批碳化乌木,这是极其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它的科学、文化价值及其艺术的发掘和创造,引起中央和地方许多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国内外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全国人大原委员长乔石曾亲笔题词"天府瑰宝".许多专家学者、艺术家把乌木同熊猫、三星堆、金沙遗址相比美,称为"东方神木"、"四川一绝".这里,仅就碳化乌木的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及乌木艺术市场的开发试作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正汉字经历过沧海桑田的变化,我们已经解析过"众"字(见本刊2014年2期),现在,又解析一个"亥"字。亥,篆文为,《说文》:"荄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象褢("袖"之异体字,藏也)子咳("孩"之异体字),咳(孩)之形。《春秋》传曰:亥有二首六身。,古文亥,为豕,与豕同。亥而生子,复从一起。"亥,是汉字中很古怪的一个字,饱含着丰富  相似文献   

19.
在书写中国绘画史的过程中,文人画——这个充满争议的概念一再地被提及。所谓文人画,在明朝几乎攀上最后的巅峰,其艺术传统和创作规范进一步得以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牛彬 《华夏文化》2008,(3):37-38
“羊”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所显示是羊的头部的形状 (甲骨文) (金文) (小篆)。羊的性格温顺和善,食草而不争,且羊肉可食,羊毛可以取暖,所说文以在上古时代,羊是与先民生活关系极密切的重要牲畜。“羊”字系文字与饮食、道德法制和图腾崇拜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