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热潮,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生物群落关联度这一生态学概念,从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的生态内涵出发,提出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总关联度生态率两个重点生态网络指标,将其用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若干实例的分析,并引其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部分,据以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价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公安信息化的内容和要求建构了一套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的内涵与作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从城市的经济、社会、自然构成复合生态系统观点出发,设计了一套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建设标准,并将其应用到大连市。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投影法在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克服了多指标评价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并通过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具有较强实际意义的结论。认为主成分投影法能较好地反映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刘勇  刘友兆  徐萍 《资源科学》2004,26(3):69-75
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可是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及评价研究尚未真正开展,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研究几乎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在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概念、内容和目标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代表性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浙江嘉兴市为例,以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作为本评价的目标层,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系统层着手,细化研究的层次,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完备性等检验,最终从状态层选择了24项变量层指标,构建了适合区域特征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结合AHP法等确定的指标权重,对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虽稍有好转,但还处于“较差”的安全状态;最后对嘉兴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响专利价值评估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专利技术信息、法律信息、经济信息等,在进行专利价值评估时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建立一套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适当的数据挖掘方法获取专利内在价值指标,是确保专利价值评估科学性的关键。考虑指标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将专利内在价值指标划分为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建立了一套实用性强的指标体系,并分别介绍了各个指标含义及数据挖掘方法。  相似文献   

7.
影响专利价值评估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专利技术信息、法律信息、经济信息等,在进行专利价值评估时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建立一套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适当的数据挖掘方法获取专利内在价值指标,是确保专利价值评估科学性的关键。考虑指标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将专利内在价值指标划分为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建立了一套实用性强的指标体系,并分别介绍了各个指标含义及数据挖掘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影响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配置效果的因素着手,构建出了一套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获得更加合理客观的评价决策结论,构建了粗糙集方法下的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配置智能评价模型。针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权重获取的问题,考虑了实际应用分析中的小样本数据特点,将决策表进行合理分块划分,以层次式计算的方式基于粗糙集方法逐步实现对各个评价指标权重的客观求取。文末的算例分析和实验比较,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粗糙集智能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科学评价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是土地利用科学决策及土地利用模式优化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界定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针对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特点及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基于P-S-R概念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安全阈值的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鉴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状态评价模型和趋势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弥补了传统静态评价方法的不足,以地处宁南黄土丘陵区的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彭阳县1986年~2004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变化趋势趋于改善,但目前安全状态仍处于较不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7)
交通信号优化是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定量化评估信号控制的优化效果、辅助优化信号控制方案以进一步提升路口的通行能力,基于交通调查的数据建立一套评价信号优化效果的指标体系,体系从路口、路段两个层面对机动车和行人分别构建指标,并重点阐述了各个指标如何利用调查数据计算获得以及各个指标代表的数值意义,最后通过案例验证说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将其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并据此建立了一套客观、公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上市公司2008年和2009年的年报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将构建的指标体系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对高新技术企业战略业绩进行科学评估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一套全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财务业绩指标、客户业绩指标、内部经营过程业绩指标和学习与成长业绩指标四部分组成。这一指标体系的实行,将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套用于评价水利建设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选取了参与评价的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相关计算方法,确定每个水利建设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作为评价其综合效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宇哲  刘芳 《科研管理》2015,36(2):124-132
从"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的角度,海选与生态港口相关的评价指标,在细化分析生态港口压力因素、承压因素和状态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的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目的性、可行性和可观测性原则,利用R聚类-变异系数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筛选了评价指标,并融入了专家的主观分析,完善了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1.30%的指标可反映93.91%的原始信息,证明了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生态特点,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具有长江经济带特色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求取指标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武汉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近10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2001—2014年间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生态安全水平最佳,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AHP的数字资源用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霞 《情报科学》2008,26(10):1526-1530
在分析现有数字资源指标评价体系的的基础上.根据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数字资源的用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7.
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利用未确知测度模型,以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计算图书馆服务各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及图书馆服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该馆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更好地说明该评价指标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夏蕾 《现代情报》2011,31(9):41-43
本文以用户为中心原则,构建了一套查新机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信度评价和结构效度分析,优化了各二级指标所占分值权重,增强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9.
刘金霞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163+215-163,215
目前我国轿车顾客满意度较低,构建一套完善的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选择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尤为重要。在查阅大量资料,多次征求业内专家组意见的基础上,本着选取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原则,建立了轿车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在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的过程中,选择了一种比较适合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赋权的方法———主观赋权法中的G1法,进行了专家咨询,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  相似文献   

20.
生态安全是“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生态安全研究已刻不容缓。本文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区开采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建立了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的离子型稀土矿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评价2011-2016年赣州某稀土矿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该稀土矿区的生态安全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矿区的生态安全状况正逐步好转,但总体上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未达到理想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