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莹  白雨虹 《出版广角》2022,(19):25-30
Light品牌期刊集群通过借鉴国内外典型出版机构的管理机制和办刊模式,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在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学科布局、组约顶尖成果、开创特色栏目、打造科技媒体、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化、集群化发展道路。面对新时代品牌化、集群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科技期刊应从品牌刊群建设、数字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刊群之路,以实现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厘清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中收录我国高校主办期刊的情况,借助《期刊引证报告》(JCR)和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对我国高校主办科技期刊的学科类别、影响因子、分区等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主办的346种期刊中有84种SCI/SSCI收录期刊由高校主办,涉及18个ESI学科门类,其中63种期刊属于Q1和Q2期刊,73种期刊由“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我国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但在学科分布和期刊数量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建议我国高校可以从创办新刊、集群化办刊、增加社交媒体推广和提高开放获取占比等角度促进期刊与学科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数量增长及学科分布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各学科英文版科技期刊的数量与SCI论文的产出数量并不呈比例关系。目前研究评价中的不良导向、期刊普遍较低的国际显示度和论文引用中的“马太效应”,是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影响力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英文版期刊翻译、编辑、出版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郭盛楠  郝洋  韩焱晶 《编辑学报》2021,33(5):571-575
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刊刊有责,特色小学科科技期刊如何高质量发展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3种期刊为例,探讨特色小学科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提出寻求差异化发展,摸准学科发展脉搏,灵活实践,守正创新,促进期刊以集群化发展等方式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显示度.作为特色小学科期刊,需要坚守好自己的学术阵地,配合国家整个科技期刊产业布局,在创建世界一流中国科技期刊系统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王娟 《编辑学报》2018,30(5):519-521
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想要树立品牌形象,争取在特定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本文结合《生活用纸》的具体实践,探讨了行业科技期刊通过布局数字化出版,开拓专业服务领域来增强品牌效应的方法。并强调纸刊、网站、移动出版和服务项目不能简单重复或者相互独立,而应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共同构筑集约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SCIE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统计了期刊的出版国家、语种以及学科分布,并从刊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分区角度揭示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结果发现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的数量不足,英文期刊和顶级期刊比重极低;期刊载文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期刊影响力;期刊在学科分布上不平衡,大部分学科期刊数量低于世界平均...  相似文献   

7.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任胜利  祖广安 《编辑学报》2004,16(4):303-305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数量增长及学科分布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1990—1992年为创刊的高峰期(每年新创刊16种),并且我国各学科英文版科技期刊的数量与我国SCI论文的产出数量并不呈比例关系。认为目前我国研究评价中的不良导向、期刊普遍较低的国际显示度和论文引用中的“马太效应”,是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影响力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期刊的时效性与影响力是期刊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二者都是期刊评价的重要组成要素,且都与期刊质量密切相关,研究期刊时效性与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的组合特征对于期刊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文章以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的46种期刊作为数据来源,提出期刊时效性指数,研究期刊时效性与影响力的关系,并通过创建四象限模型研究不同时效性与影响力的期刊的分类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期刊时效性指数有利于识别同一学科下内容差异性期刊;期刊时效性对影响力的平均弹性为正,但随着影响力的提高时效性的弹性会逐渐下降;通过四象限模型发现高时效性低影响力类期刊和低时效性低影响力类期刊的质量有待提高;高时效性低影响力类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与低时效性高影响力类期刊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低时效性低影响力类期刊的引用期刊数与高时效性高影响力类期刊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鲍芳  张月红 《编辑学报》2018,30(6):574-585
自1887年第一种英文刊诞生,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了。从本文的名录可知,前90年的发展并不景气,仅有不到40种;而从改革开放至今40年间,其数量翻了近14倍。尤其是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新刊不断涌现。截至2018年3月,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含港、澳、台)达到548种,且学科门类齐全。本文基于STM(科学、技术与医学)和社会科学这4大门类,对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地域分布、创刊时间、被SCI/SSCI数据库收录情况等,系统展示我国英文刊信息。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学科核心期刊与馆藏核心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学科核心期刊与馆藏核心期刊赵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核心期刊为近几年图书馆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发表有关核心刊的论文约210篇,大多侧重于学科核心刊的研究。一些馆在制定本馆核心刊时,常误用学科核心刊为本馆核心刊。如此“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期刊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回顾国外科技期刊出版集团的发展路径,在分析比较我国现有科技期刊集群模式的基础上,认为专业性学科刊群是当前我国刊群建设的核心形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专业性学科刊群的建设和未来发展进行思考,提出发挥优秀期刊的品牌效应,基于现有集群进行品牌扩张和强强联合,以集群平台项目的建设为纽带推动刊群的建设,由期刊出版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等专业性学科刊群的建设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茜  谭宗颖  钱力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4):143-148
[目的/意义] 梳理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价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估体系的建立,优化科学研究管理政策实施效果。[方法/过程] 基于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文献,从影响力评估关键知识骨干角度梳理其评价范式、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结果/结论] 当前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价范式分为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两种,核心理论模型有多维评估模型、SIAMPI模型、收益评估模型、沟通模型、逻辑模型5种,主要从产生条件和结果体系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估应坚持科学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测度的可操作性和定量化研究,挖掘与整合科学研究社会影响的多元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一流科技期刊的“刊域共建”情况,文章从2019年度和202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中选取医药卫生类期刊,从期刊基本特征、分布、主办单位、发表内容、出版平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入选该项目的期刊对学科领域发展的作用,以及“刊域共建”的内容和效果。结果显示:医药卫生类期刊是重点发展对象,亟需通过国际化、高起点的期刊提升学科竞争力和话语权;期刊的主办单位可以集合资源联动学科领域建设,在刊发内容上通过聚焦交叉学科、填补学科空白、策划前沿选题、应用双语发表等引领学科发展;学科本身的知识更迭也为期刊发展提供了源动力。由此提出,通过“刊域共建”带动一流期刊建设,同时促进学科发展,实现两者的良性联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学科交叉融合使得学科间知识交流日益频繁,从个体引文网络和整体引文网络入手,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知识流动进行量化分析,对“新文科”背景下该领域学科的守正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2016-2020年23个学科450本期刊的论文引用关系为数据源,基于个体引文网络,从23个学科自身出发,根据学科互引关系确定模糊规则,利用Matlab进行模糊推理,确定学科知识固化程度;基于整体引文网络,运用“累积”的思想,计算学科知识累积流动率和累积影响力,根据知识流动情况划分学科类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语言学、体育学、法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较高,统计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最低;从整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将该领域23个学科根据知识流动划分为3种类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累积影响力最大。研究发现“累积”思想对学科的评价效力优于直接引文分析,能够挖掘“隐藏”的学科知识流动潜在信息,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林子婕  梁飞 《情报工程》2023,(6):117-130
[目的/意义]通过运用传统计量与补充计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不同学科门类下各类型科研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当前我国科研机构在不同学科中的影响力现状,为后续科研机构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集了2018-2020年的SCI论文数据,并追踪其在Plum X平台上的关注数据,将22个ESI学科划分为七大门类,聚焦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大类型的科研机构,从机构论文的被引频次以及关注量两个角度衡量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分析每一学科门类下不同类型的机构影响力表现。[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是所有学科类型下“高被引-高关注”机构的主体;对于医学类学科,少数医院进入了“高被引-高关注”队列;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占据了低被引低关注机构的主体;对于各学科类型下的机构,其论文总被引频次与总关注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的学术影响力独占鳌头,不同学科的“高被引-高关注”机构类型略有不同,各类型机构的跨学科论文产出较低。  相似文献   

16.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14,26(4):396-397
正在举国上下共圆"中国梦"的进程里,科技期刊同人也有一个共同的梦——强刊梦。为圆这个梦,有人精心研判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路线[1];有人潜心探赜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方向[2];有人怀着深刻忧思与拳拳之心,为我国科技期刊"号脉"确诊[3];笔者结合自己编辑工作的切身体会,从微观视角作一思考,认为要对得起科技期刊编辑这份职业,要尽早实现让我国科技期刊同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的科技期刊强刊梦,就要"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对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帮助企业客观评判微信公众号价值,指引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影响力。[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以4 876条微信公众号数据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并同清博指数、新榜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升对策。[结果/结论]模型评价维度完整,变量更丰富,能够修正文章造假对影响力的数据偏差,评价效果较好,更能真实反映微信公众号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研究用户答案认可度的影响机理有助于识别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留存高影响力用户,保障高质量问答,增加社区活跃度。[方法/过程]构建影响答案认可度的理论模型,采集人大经济论坛上1 964条帖子数据,运用Smartpl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用户活跃度可以分别影响个人影响力和答案质量,进而影响答案认可度,答案质量也会对个人影响力造成影响。个人影响力对答案认可度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答案质量对答案认可度的影响,亦即边缘路径比中心路径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文章的被引频次一直是量化评价一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会因该领域研究论文数、引用滞后等因素呈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比两篇论文时,难以简单依据被引频次的绝对值来评判论文影响力大小。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可计算数学模型,使得每篇论文可以有一个标准化的指标,以便对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直接比较。[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2006、2017两年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各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规律,采用同学科论文被引频次的分布形态最接近对数正态分布的先设条件,提出一种被引频次标准化指数——Paper Citation Standardized Index (简称PCSI,中文"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最后以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论文评选结果为例,将它们与论文所属学科全部论文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结论] 结果证明,PCSI对不同年份、不同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了标准化,反映了被引频次的线性差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比较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学术类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科技期刊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展示一个国家总体科技实力和反映其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较低、学术竞争力较弱、期刊学术质量不高,通过择优扶持而办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科技期刊已成为必需[2].而这必须首先对科技期刊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为此,我国急需建立科学的、客观的、易于操作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类期刊的评价体系,以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朝高质量、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