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兵 《教育导刊》2004,(11):10-12
调查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存在着来自农村家庭和社会、教师、学校课程资源、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障碍因素。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村人群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和发动,以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支持,鼓励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和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程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积极倡导教学方式的改变,对于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课程也必然对高考改革、大学教育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中学的合作,拓展合作空间,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积极意义。下面,着重就加强中学与大学合作,开发课程资源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2003月对13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教师教学观念与方式有所转变;学生学习表现出合作、探究与交流的学习行为;学校评价追求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学校呈现出教师合作的化氛围。课程实施中还存在着地区差异、学段差异和课程资源建设任务紧迫、教师的指导培训亟待加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注重学校化的建设,加强实验薄弱环节的指导,加快课程资源建设的步伐,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在2004年四省高中课改实验基础上,如今的课改实验区范围不断扩大。高中新课改不.同于初中,受高考制度改革的影响,除了行政干预外,学校、家长与学生将主动调适教育教学观念,逐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校本教研成为增强教师主体性,促进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成为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改革方案,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高中教师对校本教研认识与经验不足,校本教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出现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5.
羌松延 《陕西教育》2004,(11):31-3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注重以本为本,但“书读百遍”和“机械训练”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多渠道开发与利用身边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则显得尤为必要。 众所周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课程资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这些种类往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分为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  相似文献   

6.
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课程资源,其开发利用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本校高一年级教学实际,就渗透乡土地理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及中学教师如何开发乡土地理资源等问题作探讨,以便强化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技能,合理建构和优化课程资源结构,进而加快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为新课程改革做一些必要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新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惑:教学目标创新与学生素质发展多样化;教学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课程结构调整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多样化教材中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在实践中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等。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内化课程理念,善于反思教学,合作行动研究,做到既顺应课程改革,又促进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抽样调查薄弱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新课程实施不利因素的认识、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困难、教师获得新课程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等情况,结果表明,薄弱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清晰,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不足,投入感不强;学生基础差,难以适应新课程;课程资源匮乏,评价改革滞后。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形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素养,把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0.
肖伊娜 《文教资料》2010,(23):135-136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是课程目标实现、课程理念贯彻的前提条件。为了更好地为新课程实施服务,教师不仅要利用好显性的课程资源,而且要充分挖掘隐形的课程资源。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程教学中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分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即开发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学生课程资源、开发本土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1.
社区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开发和利用好社区课程资源对推动中学历史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结合本校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三大策略:更新观念,增强开发和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意识;广开思路,加强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仔细甄别,有效利用社区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教学的设计与资源优化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探索需要课程资源的有效支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得以实现。基于此,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教学的设计与资源优化的关系,对课程改革思路进行全面分析。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实际,对教学设计与资源优化进行简要探析,以期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途径。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适用程度对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化学教师的角度,谈谈如何构建教师个人的化学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的关注。章从教师改变观念、构建新型教学结构、资源开发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科学管理等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生物教学要重视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物课程配套资源并不完善,缺乏对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指导,新教材中的有些例子过于理想化。因此,必须加强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为高中生物教学服务。一、依托现行教材,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也要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的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与建议。教材的校本化仍然是以完成教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教学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在教学中开发、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并广泛利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如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合作教学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须有一支专业素质能力不断发展的教师队伍。一、新课程下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考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多年来,教师们已形成习惯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发生了本质的碰撞。可以说,新教材、新课程、新标准的出台是一次教育的革命。落实新课程主要集中体现在执行新课程标准上,落实新课程标准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要保证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发挥教学评价的杠杆作用;建构适应于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教材实验和教学实施情况是小学科学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小学科学教材和教学的现状与培养创新人才、大力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小学科学教育还需在课程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师培养与培训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投入。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中教师素养的不足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平 《教育探索》2005,(12):102-103
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眼下许多中小学教师依然存在着教育理念虚知、知识储备不足、教学反思与课程开发意识薄弱等问题;教育部门只有采取为教师们减负、学历进修宽进严出、改进教师评价办法等措施,才能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