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应对变化与挑战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新世纪的新环境和新变化,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应对社会环境新变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顺应信息网络新技术发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本取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哲学基础;整合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价值选择;探究过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方法论取向;多元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的时代特征.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进行了多维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政治理论课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极其必要的,但是当前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难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定位存在偏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媒体教学出现了种种误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计算机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严重不足。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需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代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短腿,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性障碍。理论缺乏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滞缓的重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切实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理论的探索与创新: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知价值,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接受性;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功能,转变实践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新审视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单纯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知行统一的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5.
张安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11):110-112
当前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的问题,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政治导向、精神激励、道德张扬等积极效果的呈现,有必要借鉴审美教育的相关原理去克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借鉴美育原理的具体路径包括:努力展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美;重视教学对象即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审美诉求;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艺术美;营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审美氛围。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因此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高校其它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地方红色资源优势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精细化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可能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构建精细化教学体系,即以"三精"为前提,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础;以"三细"为重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以"三化"为基本原则,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三者有机结合,对于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色资源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红色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应然是红色资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维度的体现;红色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实然是红色资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维度的体现。二者之间的矛盾分析及其消解为红色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广泛使用微博的新形势下探讨如何将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融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部分难题尤为重要。文章基于SWOT模型分析法,阐释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网络课堂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建议:以发挥微博优势为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以主流价值观导向为原则,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以育人为目的,做好实时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双向互动为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网络课堂为平台,建立高校联盟,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是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误读、误解及误用,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的建构面临诸多挑战。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组织者教研室(组)与党支部具有高度一致性,为党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创新成为可能。为此,抓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党支部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创新发展,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同体建构,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构,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意义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绩效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组织内的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价。由于此部分内容涉及较多的统计学的综合评价分析原理及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未能将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与绩效考核流程相结合。文章归纳总结了综合评价方法在绩效考核课程的运用思路,其中关键点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估算权重,并通过案例展示了层次分析法(AHP)在绩效考核中的教学思路及步骤以便于教学。  相似文献   

12.
课程教学大纲是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教师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目的和目标;教育理念;课程基本内容;课程时间安排和作业时间要求;使用教材;课外阅读;授课方法;学生反馈和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学生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料等。以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斯坦顿岛学院英语系《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为例,探讨如何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并在教学过程中确保其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对素描基础课教学的再认识与再思考、再实践,从中探索素描基础课教学在艺术领域中的新价值取向,审美要求、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重新建立素描基础课教学在艺术教学中的新观念,并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丰富素描基础教学在艺术中的表现语汇,拓宽学生艺术个体化需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手绘表现教学内容的学习。客观上来说,问题的出现有社会的、时代的、行业的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高校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过于沿袭传统,没能够在时代背景下积极变革。高校应该重新审视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系统知识的角度提高对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认识,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来改革该课程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Previous research examining computer-assisted teaching is inconclusive. Some studies find enhanced student performance while others find no difference from traditional-approach pedagogy. This case study compares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course evaluations for computer-assisted and traditional-approach sections in three criminal justice courses: crime theory, criminal courts, and inequality in the justice system. Overall result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 performance in computer-assisted and traditional classes. Yet differences are not the same for each course. The theory course shows the least difference while the courts course had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Student evaluation data indicate computer-assisted activities are enjoyed, yet differences from traditional-approach sections are not significant. Qu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teaching are raised.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以“污水处理新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为例,对教材编制、教学模式选择、成绩考核方式与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探索。课程建设围绕“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这一目标,选取水处理技术领域的新兴技术、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编制讲义;充分利用线上课程平台、云视讯、问卷星、雨课堂等多种新媒体工具,建立互动式的智慧课堂;优化成绩考核办法,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实行以教师评分为主、学生互评为辅的成绩考核方式,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的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推行环境工程领域的双语教学、实现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师范本科物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物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就欠发达地区师范本科物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共同的目标与原则,从“区域性”、“师范性”、“物理专业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实践教学体系应具有的特点,并从实践教学的执行时间、教学环节以及执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入手,提出构建“四年不断线、四大实践环节、四大执行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并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问卷考察《心理统计学》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结构、特点及影响途径。结果发现,影响考试成绩的个体内部因素是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方法,外部因素是课堂教学质量、教材与课时安排、复习资料;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的性别差异显著;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复习资料对考试成绩有直接正向预测性,课堂教学质量、教材与课时安排通过学习态度或学习信心起间接正向预测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视野中的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专业划分过细、课程结构失调、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过分倚重考试分数等。为了能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必须重新整合专业,调整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report the influences of a mixed deliver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D] course involving face-to-face classes and the mentoring assisted inquiry-based teaching [MAIT] website that addressed the conceptual change and self-efficacy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Twenty-five in-service high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a 9 weeks, 4 h per week PD course. Data collection included the pre-post Inquiry Teaching Efficacy Questionnaire [ITEQ], teachers’ reflective journals posted on the MAIT website, teachers’ assignments requested by the course instructor, and follow-up teachers’ interviews. Findings revealed that both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inquiry teaching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after the course. The mixed delivery PD course had the same influence o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ers. The authentic video clips and lesson plans provided on the MAIT website and the specific feedback toward teachers’ performance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shaped teachers’ inquiry-based teaching concep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