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回声测探仪的应用,人们发现,海洋底部同陆地表面一样.崇山峻岭、深沟峡谷此起彼伏,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交错出现。在大洋的某些地方,地形起伏甚至比陆地表面还要大。例如.已知的大洋海沟最大深度达11000米左右;矗立在5000-6000米洋盆上的夏威夷群岛,仅露出海面部分就达4170米,相对高差近万米,比陆地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以后,科学家们发现,世界大洋底部竟然还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对它以及对洋底的全面研究,使得国际地学界关于海陆演化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吴军  介华 《课外阅读》2008,(5):54-55
近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商船和军舰在海上不断遭遇一些怪事:海洋深处会莫名其妙地发射出奇特的强光或出现神秘的物体。至今,这些奇怪的现象仍令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美国科学家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些怪现象背后可能藏着某种来自异域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暖阳 《成长》2007,(6):73-76
近100多年来,世界各国商船和军舰在海上不断遭遇一些怪事:海洋深处会莫名其妙地发射出奇特的强光或出现神秘莫测的物体,至今,这些奇怪的现象仍令许多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美国科学家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些怪现象背后可能藏着某种来自异域的文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广西教育》2005,(5C):42-42
本次历史性环球航行于4月2日从青岛开始,考察船经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总航程约6万公里,进行为期300天的环球科学考察。环球综合科考的主要任务是对海底矿藏、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进行重点调查,特别是对深海热液喷口附近极端环境生物进行调查研究,寻找新的生物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DY115-19航次用第四代深海摄像系统在印度洋首次拍摄到海底热液活动区的视频影像。这是我国首次在大洋中脊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占全球总面积的71%的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795米。广袤的海洋由蔚蓝的海水覆盖,它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同时也神秘莫测,让人难以琢磨。海底地貌也像陆地一样丰富多彩,有海岭、海盆、海沟、海丘、海山、海渊和海底高原等。但海底世界远远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因为海水给它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  相似文献   

6.
海底"黑烟囱"最近,我国科学家在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19航次的任务中,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发现了4个新的海底"黑烟囱"——位于海底的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并取回了珍贵的样本。这是世界上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底发现热液喷口。这一科考成果的取  相似文献   

7.
蒋子龙 《良师》2010,(2):29-29
海洋是永不止息的,风从不会平,浪从不会全静。但在海底深处,却有一个风吹不到、浪打不到的地方,叫做“海底坐垫”。任狂风暴雨搅翻大海,任龙吟海啸波涌浪滚,那个地方从来不会被搅动。当科学家把“海底坐垫”上的动植物遗骸拿上来检测时,证实了这些遗骸一动不动地存放了数千年之久,从未受到打扰。  相似文献   

8.
纽他 《初中生》2012,(16):50-53
正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大海越往下,海水的温度就越低,海底就是一个阴暗的冰冷世界。1948年,瑞典的海洋调查船"信天翁"号在红海考察时发现,一些深海的水温要比海洋表层的水温高出很多,含盐量也很高,这使人们很吃惊。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终于在太平洋底部发现了张开的裂  相似文献   

9.
“唉,这么快又要开学了。”望着鼓鼓的灰色书包,我心中不禁有些郁闷。还没玩够,暑假就离我而去了。但细一思量,这个暑假还是很充实的,尤其是那次游览“海底世界”的经历。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南通海洋馆。进人海洋馆,只见四周被装饰成热带雨林的样子,草木丛生,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11,(12):69-69
据中国军网2011年7月3日援引新华社记者报道,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于2011年7月1日开始执行第22航次第6段科考任务,未来半年将在太平洋中脊上寻找海"黑烟囱"争取发现新的热液硫化区。"黑烟囱"是海底热泉的喷口,位于海底热液硫化区,状如烟囱,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而得名。海底"黑烟囱"及热液矿床的发现是海洋科学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热液矿蕴藏金、锌、铅、汞、  相似文献   

11.
赵叶 《下一代》2008,(6):46-49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食物资源下降,再加上社会经济危机的影响,因缺乏蛋白质而营养不良者,据统计,约占全球人口的2/3。怎样才能弥补人类蛋白质的不足-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人类生命的摇篮——海洋。辽阔的海洋将是人类21世纪最宝贵的天然蛋白质"粮仓"。  相似文献   

12.
2110年,地球陆地资源枯竭,面临重组,所有生物成功入住“海底明珠”。  相似文献   

13.
听说,有很多年轻人正备受住房问题的困扰。其实,在浩瀚的海底世界也有一群悲催的“房奴”——比如,我们小丑鱼。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月8日,美国海军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严重事故:“旧金山号”核潜艇在关岛附近海面触礁,潜艇遭受重创。调查结果让人惊讶不已:过时的海图是事故的主因,潜艇上使用的竟然还是1989年的海图!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为什么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并不完全准确?其原因就是尽管气象学家在陆地上建立了众多地面观测站,在大气层放飞了很多探空气球,但是对海洋的变化还缺乏长期、实时、全面的观测。地球是个水球,约70%的地球表面被海水覆盖,海洋中的变化对大气环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科学家们正在建设“全球海洋观测网”,在全球海洋中每隔3个经纬度投放一个由卫星跟踪的浮标,总计3000个。当科学家把这些“浮标间谍”投放到海面上后,它们就悄悄地下潜到水下2000米深处,然后随海流漂移,每隔10天会自动上浮一次,沿途通过安装在浮标上的电子传感器测量海水的…  相似文献   

16.
韩喜球一直称自己是个“相当执着”的人,16年来,她沉浸在探索海洋未知世界的无穷乐趣中。她说:“人类对海底世界的了解还太少太少,还有太多未知领域等待发现。”“每天的科研工作单调而清苦,坚守是第一位的……科研没有捷径,必须长期脚踏实地求索,积累和打磨,才能实现一点一滴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赵叶 《下一代》2009,(6):20-21
地球被海洋切割成众多的大陆与岛屿,这给人们的通讯带来极大的不便。19世纪开始,人们就在苦苦探索着如何让声音跨越海洋。终于,借助于海底电缆,人类实现了这一夙愿。  相似文献   

18.
佚名 《高中生》2008,(6):49-49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20世纪70年代,美国地质工作者在海洋中钻探时,发现了一种看上去像普通干冰的东西,当它们从海底被捞上来后,那些"冰"很快就成为冒着气泡的泥水,而那些气泡却意外地被点着了,这些气泡就是甲烷。据研究测  相似文献   

19.
过去,日本广岛附近浦户内海海湾,一直是捕不到鱼的水域.1945年的一天,一位劳无所获的日本渔民出海归来,当他经过一个平时极少能捕到鱼的海域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下网捕鱼,想不到满载而归.消息传开,人们纷纷来到这片海域捕鱼,都喜获丰收,每次都满载而归.可没多久,那个海域又捕不到鱼了.为什么呢?渔民们百思不得其解.后经调查才知道: 不久前这片海域沉没了一艘军舰,这艘军舰沉到海底后将鱼儿吸引了过来,等军舰被打捞走后,鱼群就不再光顾那片海域了.  相似文献   

20.
张畅 《初中生必读》2014,(10):42-43
鲎,是海洋中一种体形较大的节肢动物,最大的有60厘米长。迄今为止,这个物种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4亿年。经过漫长的岁月,与鲎同时代的一些动物,或得以进化,或早已灭绝,唯独鲎不但生存下来,而且仍保留着原始的特征,没有丝毫的进化,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活化石”。是研究动物进化史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