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是一名正在读大三的学生,由于受家庭影响(母亲、姥姥、姨姨都是教师),从小就生活在教师家族环境中,因而对学校、教育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中小学教育的情况也就有了较多的了解和体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的主体性问题已成为当代哲学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在教育领域内,教学过程中人的主体性问题作为教育本体论的核心问题也被提了出来。对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进一步以人性为前提来探讨人的主体性,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就业主体性是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对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的欠缺,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自主教育、完善就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对学生主体性真正得到体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笔者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受教育及自我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单一、被动和依赖性较强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最根本的缺陷是学生主体性的失落。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主要由教师主观指令,以知识的全盘授予为途径,并千方百计在每一个事先规定的详尽的细节上迫使学生就范,不留一点空间让学生自由支配和发挥,即使有一些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简单的师问生答的走形式,形成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独自主宰课堂的格局。这种状态更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扭曲而愈演愈烈,导致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学生主体性文化是学生所具有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建设学生主体性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针对其特点和作用才能从多方面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过程,主体性教学目标的设立,通过实践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常有这样的困惑:某堂课我们认真钻研了教材,也做了课件,课堂上讲起来,自我感觉甚好,但从课后的教学效果反馈来看,效果却不理想。比如,教师已经把某个概念解释得很清楚了,学生还不理解;一堂课就讲一个公式,但学生还是记不住;某种题型的题目已讲了许多次,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做,等等。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估从主体性德育载体的角度进行思考,其思考以实证调查为事实依据,即当前高校主体性德育有效性不够,而大学生作为道德主已具备道德潜能,主体性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估可能是高校主体性德育的有效性我体;其思考从栽体操作有效性、载体学理论证及载体实施对象的主体性三个角度进行思考,以作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主体性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唱独角戏,把学生当"容器"的做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英语学科的学生主体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没能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主要表现在师道尊严不可违、知识传授唯一、缺乏参与管理,教学方式变化少、成功体验少等方面。根据当前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转换教学理念、强化师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兴趣培养、加大情感投入、改变评价的方式等。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谭萍 《班主任》2000,(2):3-4
当前,学校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主体性教育的问题。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把受教育者看成能动的、独立的主体,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其独立人格,唤醒其主体意识,培养其在社会活动中的自主性、自为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顺应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大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主体性道德素质,是指个体(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从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含义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必须要明确:一是要把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二是要看到主体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要认识到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不仅仅是让主体接受传统道德而更重要的是发展道德,四是主体…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方面,探讨主体性教育中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正>1.教师传授英语知识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所具有的意义英语课堂属于教师和学生两者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新思想说明,英语知识传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习者对英语的使用实力不断进步,让吸收知识的持续变成一种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开阔思想、勇于尝试的经过。只有发展好主体性教育才能让最新的英语授课方式更好的运用,这种最新的教学思维,一方面持续了从前的教育方式,进而又在从前教育的基础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些特征是学生主体的最主要、最本质的特征.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政治课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主体性作用.笔者就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切身体验,谈谈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学校德育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大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促进社会道德的超越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方面,探讨主体性教育中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育管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在具体的教育计划方案中,担当起“主导”的责任,使受教育者转变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考核评估这根指挥棒提升高校教育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网络伦理教育自觉的思考基于大学生主体性是一种视域的界定。在这里,突出剖析主体性,剖析网络伦理教育自觉的实现与有效性,从而就可以完成作为兼具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并重的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