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福明  孔晓 《现代语文》2008,(10):77-78
眼下,在学校里经常听到部分教师这样议论,“这节课我讲了一整节,嗓子都累坏了”,“黑板,我都写满了,学生还是不会”,“学生真笨,那篇文章我读了四遍,还是不明白,累死我啦”。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教师工作是认真的,课堂教学是卖力的。但如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能“大包大揽”,要通过恰当的引导,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会“懒”。当然,这个“懒”不是消极工作,是积极主动的“懒”。  相似文献   

2.
“平面图形的特征总复习”这一内容,若按教材呈现的内容和顺序,将分散学习的知识作简单的再现,一节课的知识容量会是满满的,但学生思维的含量是不够的。复习课教材的空间在哪儿呢?我思考着,实践着。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沉默”成了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的状态,于是,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很少思考让学生“静”下来的策略。在课堂上,许多老师经常发出的教学指令是请同学们“踊跃回答”、“积极讨论”,而很少要求学生在回答和讨论之前静静地“沉思”,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这样讨论。在课后反思时,经常听到老师自责地说“这节课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讨论还不够热烈”,而很少听到老师说这节课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如果再充裕些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4.
一次阅读课上,同学们这样评价一位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他读错了一个字。”“他多字了。”“他第二句重复了。”“他有点结结巴巴!”再看那位学生,面对居高临下,毫不留情的点评,一脸羞涩,只好灰头土脸地坐下了。也许他的心已经在狂跳不已。这节课再也安静不下来了。果然,这节课,他显得坐立不安,注意力很不集中,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这引起了我的思索:怎样能利用评价有效激起此类学生的信心呢?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镶嵌”. 本节课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谈一谈我是如何设计的.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镶嵌”的认识大多来源于对生活实例的感性认识,而对内在的规律关注不够,但是他们对实践活动有很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三年了,每一次走进课堂,总会有一种喜悦袭上心头:老师变了,孩子变了.一切都变啦!当我坐在一年六班等候着上课的铃声时,看到高兴的心情流露在每个学生的脸上,有的学生明知故问地凑上前:“老师,这节课上体育呀?”有的走到我的身边好奇地问一句:“老师,这节体育课上什么?”座位上的同学有说有笑,偶尔还会发出“哇噻!又可以上体育课啦”的喊声。坐在讲台前的我,望着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笑了。  相似文献   

7.
林玉松 《教育导刊》2004,(3):124-124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有同学喜欢在黑板上涂涂抹抹,还模仿老师上课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过一过“当老师”的瘾。我要求学生报名参加“做个小老师,上好一节课”的活动。消息一传开,全班就像炸开了锅,个个跃跃欲试,大家都很期待这别具一格的语课,我最后让一名较为大胆的学生上了一节课。上课铃一响,“小老师”有模有样地上起课来。他认真,自然,声音响亮,下面的学生呢,都觉得很新鲜,积极配合好“小老师”。这一节上的是《羚羊木雕》,由于这一课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反应特别热烈。学生认真回答问题,各抒己见,仿佛就是在上一节心与心沟通的课。一节45分钟的课过去了,我坐在教室后面,发现学生的表情是开心的,意犹未尽。这节课的效果比我想像中要好。课后,他们交上这节课的评论,他们的触动也颇大。  相似文献   

8.
每当想起2006年讲授《辛亥革命》一课的情景,我仍汗颜与不安。也许由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经验不足;也许因为整日疲于备课,无暇琢磨;也许对学生还缺乏了解,信心不够……无论如何,结果就是:讲台上的我缺乏激情,味同嚼蜡;讲台下的学生死气沉沉,少有回应。几十分钟的课堂,也觉得很漫长,简直是一种煎熬!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步入新课程的我,2007年再上这一课,绝不能让"历史重演"!既然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那么要上好这节课,当然得了解学生啊!  相似文献   

9.
一日,我在办公室无意听到了李老师的慨叹:“又要在我们班上公开课,下午的课又泡汤啦!”“这不是挺好的嘛!你们班学生脑子活,发言积极,上课老师都点名借你们班上课。”周老师发表了看法。“就是,就是,学生优秀、班级出名,这可都是你平时班主任工作做得好!”王老师附合道。“李老师,知足长乐嘛!下午的课明天补上也是一样的,更何况你们班孩子那么聪明……”我也开始劝李老师。……“哎呀,你们可有所不知啦!老师们都借我们班上课,一会儿要求学生回去做平形四边形,一会儿又要求做长方体、正方体,有时还要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而且一节市级公开课,…  相似文献   

10.
记得开学初.学校领导来听随堂课,我正好教到三拼音节。当我请个别学生认读三拼音“xia”、“hua”、“duo”时,学生也不管有没有老师听课,有的拿起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有的在滚橡皮,有的与同桌在窃窃私语,冷不丁传来“吧嗒”一声,一学生不小心把文具盒掉在了地上,更有爱表现的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老师.&;#215;&;#215;的文具盒掉地上了。”也不管老师正在上课。这是一堂不成功的课。从学生做小动作深入地追究,原因还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在课堂中.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堂世界历史课至关重要。这节课必须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作了以下一些尝试,努力上好这第一课。  相似文献   

12.
单元的总括     
有一次北京市一所示范高中举办教学开放日,邀请学生家长、同行等到该校听课,我也去了,听了一节高一的历史课。课前,我问任课教师这节课讲什么,他说是单元的复习。我当时的直接反应是:从高一就开始复习啦,有必要吗?等到听完了这节课,我原先的疑虑完全消除了,并且认为这种单元的复习课非常有必要。那么,这节课是怎么上的呢?  相似文献   

13.
王春燕老师的《猴王出世》是一节颇令我难忘的课。之所以难忘,主要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么写的。可以说,当下许多阅读教学只停留在关注作者“写了什么”上,而这节课却浓墨重彩地强调文章是“怎么写的”。把落脚点放在语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表达的方法,不能不说是一节有思想、有创意的课。然而,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教学,开好了头,就能使学生产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如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这节课,我一开始就对学生说:“过去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倒过来让你们考考老师好吗?你们举出一个最简分数,老师可以马上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可以考老师,可高兴啦!于是,这些“小老师”举出不少分数,我很快就把这些分数  相似文献   

15.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有一节课是“月球旅行”。这是一节复习课.主要目的是借助“月球旅行”这一情境,综合复习前面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并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节课需要复习的知识有时间的认识、乘除法的有关内容以及方向与位置等,内容多而杂。我借助于教材提供的丰富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修改,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下课后,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课上,我的学生快乐吗?他们在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得到了享受吗?”两种不同的反思角度.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赞可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禀赋。”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却分明看到了以下令人深思的镜头。  相似文献   

17.
我是江苏南通师范学校一位从事口语课教学的教师。我在对我校学生进行发音技巧的训练中,编排了一套配合说话训练的“口腔操”。 第一节 唇舌练习 操练步骤: 第一步 分读“劈——里——拍啦”、“密——密——麻——麻”(一遍) 第二步 连读“劈里拍啦”、“密密麻麻”(两遍) 第三步 快读数遍  相似文献   

18.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我日常教学中普通的一节概念课,授课对象为塘沽一中理科班高二学生,针对学生理解力的特点,以及椭圆在解析几何中的承前启后的独特地位,我对本节课的概念引入给予了强化,目的是引领学生掌握概念的研究思路,为后续的双曲线及抛物线的概念引入作铺垫。  相似文献   

19.
童心勿欺     
想一想听过的优质课,总有着很多不能兑现的承诺。“下节课我们组织一个图片展,交流在网上查询的结果。”(这是一个老师“借”别的学校的孩子上的一节课,根本没有下节课的)。“秋天我们和北京的小朋友有一个美丽的约定,一起去新疆的葡萄沟吃葡萄”……这样不美丽的谎言太多了。也许我们的教师在欺骗孩子时,自己并没注意到这点。  相似文献   

20.
学习《中外民居》(江苏版新教材),十五分钟的教学活动后,进入学生练习时间。这时,一学生突然说:作业本中没有这一课的作业纸。我一看,确实没有,这节课没有练习。学生用眼睛看着我,怎么办?我灵机一动,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外民居” 的不同,欣赏到多种不同风格建筑的美吗?学生对美的感受并不是只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也许用语言或书面文字来表达,也能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