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昌 《精武》2008,(7):12-13
歌诀一: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姜容樵原注:“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相似文献   

2.
马海龙 《中华武术》2004,(10):39-39
吴式太极拳自先曾外祖父全佑公受业于杨家,迄今已历六代,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史。一种学术能广泛流传,不断发扬光大,必有其独特的价值。究其奥秘何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就此题目谈些个人的意见,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翟维传 《武当》2003,(10):22-22
一步功法: 太极技艺要提高,桩功修练为主导。基础定步混元桩,身法意念  相似文献   

4.
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探讨太极拳教学中'体'用'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太极拳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影响。选取贵州财经大学2011级新生两个班级,每个班各60人为实验对象,随机抽样确定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体用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时数均为18周36学时,实验结束后,...  相似文献   

5.
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校勘](1)“歌诀七”[寿本]、[邹本]作“歌决六”,[赵本]作“歌诀五”。(2)“开展”[唐本](唐豪、顾留馨编著《太极拳研究》196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作“门展”,系误植。  相似文献   

6.
[正文]歌诀三 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静分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相似文献   

7.
此为身法歌诀。所谓身法,乃身体主导权衡拳势动态之组织法则。其关键为端正、自然、顺舒、灵动。为符合此四原则,武禹襄提出了《身法八要》。即“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而李亦畲传抄的《各势白话歌》一开场就是四句歌咏:“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肫须下势,涵胸拔背落自然。”简洁明了地注释了武之《身法八要》。  相似文献   

8.
王红 《体育世界》2014,(11):66-67
太极拳是我国普通高校重要的教学内容,"体用结合"模式的探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推动高校太极拳教学改革与发展。并为太极拳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此诀仍是发扬古典拳论之精神。[姚本]及[鑫本]之《太极拳图说》附录:“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傅歌诀”,即歌诀二。就是以歌诀为“经”,歌诀之释文为“论”,对应适配成一体的。故有拳家认为,“经”“论”不能分割,“经”无“论”则不明,“论”无“经”则不通。“经”“论”适配,其义分明。  相似文献   

10.
一、预备式 正身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头顶悬起;两目平视,舌抵天池,万念归一。  相似文献   

11.
马杰 《武当》2014,(5):10-12
武当内功太极拳,系武当玄门丹派道家修炼摄卫大法中的“内功太极”动功,是武当气功太极拳的高层次上乘摄生方术。它根据《易经》太极阴阳的精髓,天人合一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王志远 《武当》2005,(1):16-16
无极无象无纷挐,一片神行至道夸;参透虚实根蒂固,混混沌沌乐无涯。  相似文献   

13.
王长明 《武当》2011,(12):12-13
张三丰在太极十三势总歌兼体用联解中有"一圆即太极,上下分两仪,进退呈四象,开合是乾坤,出入综坎离,领落错震巽,迎抵推艮兑"之说教,将太极的劲法,八卦的方位和五种步法组成基本技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和中定,由这些技法构成太极  相似文献   

14.
王志远 《中华武术》2005,(12):35-36
(1)“引路”,【万本】作“道路”。 (2)“功夫”,【姚本】【微本】【炎本】【图本】作“工夫”。【李本】作“工用”。【郝本】【祖本】作“功用”。  相似文献   

15.
王志远 《中华武术》2005,(10):36-37
(1)本篇采自【微本】。杨氏家藏古抄本题作《十三式歌》,【李本】题作《十三势行功歌》,【郝本】题作《十三势行工歌》,【图本】题作《太极十三势歌》,【孙本】题作《十三势歌诀》。  相似文献   

16.
王志远 《武当》2014,(5):23-25
(接上期)[正文]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相似文献   

17.
王志远 《武当》2014,(7):28-29
[正文]歌诀七 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校勘](1)“歌诀七”,[寿本]、[邹本]作“歌诀六”,[赵本]作“歌诀五”。  相似文献   

18.
王志远 《武当》2014,(3):21-23
(接上期) 意上寓下后天还(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相似文献   

19.
王志远 《武当》2014,(4):23-25
[正文]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相似文献   

20.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