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合并过程中,一批高等农业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成为高层次农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在综合性大学农学类学科专业建设中,必须认真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依托综合性大学的资源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学科专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科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现代大学按照学科的发展和分类设置专业,按照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科专业设置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关乎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协调,关乎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大学学科专业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自身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大学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向特色、多元和综合性方向发展。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是赠地学院的成功典型,对其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综合性大学具有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应充分利用合校后综合性大学现有的教育资源,转变教育理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美国州立大学与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学校类型和职能上具有相似性。文章结合美国州立大学的学院设置数量适中、设置标准规范、覆盖面广等特点,参考管理跨度理论和知识创新群理论,提出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应适当减少学院数量,学院设置应以综合性为导向,新增学科专业应以与现有学院合并为首要准则。调整理学院和工学院的设置是规范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学院设置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大学培养体育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综合性大学具有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应充分利用合校后综合性大学现有的教育资源,转变教育理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化要求,综合文科的教师教育应该设置并实施全新的课程体系。完善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公共教育课程三部分课程。在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课程的实施应该在文学院,教育专业课程的实施应该在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师教育正从数量扩展向质量提高转型,走质量提高型的教师培养之路,综合性大学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便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实现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是一种大学加师范的培养模式。也是以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为基本理念的一种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利用学校拥有多样化的学科专业结构、较高的学术发展平台与资源、深厚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教育综合化的形式之一,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最终指向应是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健全综合性大学优势学科专业与教师教育专业的衔接机制,加快构建"本-硕"、"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时强化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之间的联动作用,以实现教师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交通行业高校起初是为服务交通行业或交通建设而建立的单科性院校。随着改革形势变化,行业高校发展出现了分化和转型,很多原交通类专科性院校不断增设新学科、专业,并发展成多科性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其学科专业布局仍具有一定共性:交通行业高校在学科专业、院系结构方面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规模或数量较小;专业类布局与交通行业紧密相关,设置了交通运输类、土木类、建筑类、机械类等相应的院系构架。部分交通行业高校设置了航空航天类学院,"水陆空"立体化交通是交通特色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由单科性院校发展为多科性大学,并形成以工为主,工、管、理、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模式,呈现出多学科发展的趋势。但是,交通行业高校粗放型地发展与当前交通发展实际不相适应,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交通行业发展需求。其主要问题是:学科专业布局覆盖面过广,院系设置缺乏针对性,学科分割,交通类专业特色不断弱化;学科专业布局缺乏特色,盲目增设与交通行业联系不紧密的学科、院系,分散学校资源,原有的特色学科和新建学科都难以发展。因此,交通行业高校应以"质量提升"为主题,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合理布局学科专业;突出交通行业特色,分层建设学科专业;注重内涵式发展,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结合交通行业发展实际,适时增减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10.
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内外高校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永恒主题。如何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不同类型的大学会有不同的回答。做为西部地区最早的综合性大学,西北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百余年的探索。根据我们的初步体会,综合性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逻辑严密的学科专业体系、传授特色化的知识和技能、着力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与品格。  相似文献   

11.
地方开放大学长期缺失独立设置专业的权利,导致缺乏学科专业建设的经验与能力。在试点建设中,通过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从而构架学科专业体系、汇聚教学科研队伍、建设课程和网络学习资源,是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以云南开放大学为例,对地方开放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目标、原则、任务、内容和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48-49
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学科专业在国内已较为普遍,但艺术科研始终在综合性大学科研中处于非主流地位。2012年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后,艺术科研对其自身在综合性大学科研中的定位、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科研和非艺术门类的科研采用同质化的管理方式,艺术学科自下而上的科研评价需求难以融入高校科研总体管理体系之中。究其原因:第一,综合性高校对科研管理艺术科研的属性认识不足,重量化、重形式,轻质量、轻内容的倾向较为明显。第二,艺术科研尚未建立可考核的符合综合性高校科研管理要求的评价体系。因此,一方面,艺术学科门类应从科研规律思考评价体系的建构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应根据艺术学科门类的科研创作规律来制定促其发展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学教师职前培养现状以及大学教师职业特性,可以将大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体制分成三种模式:纯粹的学科专业型、学科专业主导型、学科专业与教学专业并重型。学科专业主导型模式既遵循了大学教师的成长规律,也兼顾了大学教师培养与成长的实际,是当前大学教师职前培养体制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切实发挥高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河北大学发挥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积极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师范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培养模式也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其图书馆也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学科专业设置不断调整和优化,要转变观念,调整文献信息资源结构,加强文献综合性建设,这样才能为教学与科研提供必要的文献保障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学科专业建设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地区大学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针对宁夏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学科专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学应用型大学将是中国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特色化是教学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特征。长江师范学院将“教学应用型大学”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开辟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建设路径:发挥学科专业建设主体的能动性,培育区域研究的学术平台和应用型学术团队;把握学科专业建设的互动性,建立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强调学科专业建设的选择性,做大做精“乌江研究”品牌;突出学科专业建设的地域性,开展三峡社会经济以及地方文化的研究;落实学科专业建设的实用性。大力推进校地共建及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8.
综合性大学举办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多、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当前综合性大学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运行体制不健全、专业设置规范性不足、课程教学缺乏职教特色和教师教育者队伍结构偏理论化等。遵循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资源均衡、运行机制健全的一体化教育环境,建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专业设置体系,开发基于能力发展逻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构建"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以实现职教教师教育多方对接与合作的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关系探究为基础,理清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依附、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探讨了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战略规划层面和具体措施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扩张,原本属于师范类院校的教师教育逐渐进入综合性大学,但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却面临"边缘化"的困境.由此,增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师范性"导向,成为21世纪德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包括确立"教育科学"的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教学法"的重要地位、从知识类别的角度重塑对"学科专业"的认知.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师范性"与"学术性"导向之间存在诸多复杂面向,在讨论其关系时,不应被这两类具有主导性的"描述符号"所左右,而应结合大学各学段要求、科目差异与不同知识类别探索其视野盲点,这有助于以一种总体性视野来规划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