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文从文学的审美功能看眼,通过对我国印象式批评与索隐批评的分析,揭示了我国文学的批评发展道路的曲折与艰难:批评功能未能由对作品的阐释走向对文本的审美揭示;批评对象本能完成由外在批评向内在批评的转换。并预测了现代西方形式主义批评与结构主义批评对我国未来文艺理论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缺点和错误,展开富有成效的批评和教育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如何掌握恰当而又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批评技巧,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求,也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其间,更多的是停留在对批评原则,批评方法和批评语言的研讨上。对批评场合的选择,批评环境的作用却涉足很少,甚至不以关注。其实,批评环境对批评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下面,笔都从三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批评环境的正规性影响批评效果批评总是要指出缺点,…  相似文献   

3.
别林斯基在晚年发展了其早期的批评观,既提出了批评的第一要务,又确定了批评家的首要课题,而主张美学批评同历史批评的有机融合,则是其晚年批评观中最值得人们珍惜的瑰宝。  相似文献   

4.
论意象批评     
意象批评,是一种以意象为喻的文学批评方式。文章以丰富翔实的诗话文献资料,从审美语言学的学术文化视点上,全面论述了意象批评的学术渊源、批评特征、批评方法及其文化思考,不啻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关于意象批评的集大成之论,其中许多诗话文献资料皆为首次披露,于审美语言学研究颇有补益。  相似文献   

5.
批评,是使人正视自己缺点错误以求不断进步的锐利武器。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既然是批评,那措辞自然是严厉的,气氛自然是紧张的,被批评的人必定很不愉快。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老师的批评使学生无法接受,尽管他的批评是对的。有些老师的批评甚至使人感到委屈,感到不满,感到气愤,批评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搞僵了关系,疏远了师生感情。如果老师能用建设性方式和感性的爱心批评教育学生,那么,在“即将来到的日子”里,必定有一轮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积极尝试建设性批评。批评可以是破坏性的(使得受批评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也可以…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操持印象鉴赏式学批评,在新坛上取得了不可争辩的批评实绩。他坚持认为批评是批评家主体精神的发现和外化,同时也是创作的一种。他的印象鉴赏式批评在单一殖民化批评的今天,对于我们挖掘民族传统批评观念和批评方法的价值,重建自己的批评话语体系,建立多元批评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是明末社会道认审美观念等激变的产物,它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小说发展的流向,推进了小说观念的变革,《全瓶梅》批评,推动了我国小说观念的充实、深化和批评体系的完善。明代《金瓶梅》的原始批评激活了后人的审美思考,崇祯本《金瓶梅》的评点者,是我国以审美眼光审视《金瓶梅》的第一人,评点使原始批评中美学判断具体化并成为张竹坡系统批评的先导,在《金瓶梅》批评史上起着双向联结的思维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学的审美功能着眼,通过对我国印象批评与索陷批评的分析,揭示了我国文学的批评发展道路的曲折与艰难;批评功能未能由对作品的阐释走向对文本的审美揭示;批评对象未能完成由外在批评向内在批评的转换。并预测了现代西方形式主义批评与结构主义批评对我国未来文艺理论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临近世纪之交,反思九十年代学批评的章便开始不断涌现。与八十年代相比,九十年代对学批评的反思主要已不是出于批评理论建设的目的,而是基于批评理念之上的现实衡量。或许是批评理论的参照系建造得不够超前,或许是批评现实的变化太大也太快,当人们刚从初具规模的批评理论大厦中抬起头来,要将批评的实践装入这所刚刚建好的房子时,却发现已几乎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冷落的读批评,辨析了作为批评主体的读批评不同于作为批评方法的读反应批评。读批评或称为“自发的批评”、“公众的批评”、“口头批评”、“绅士的批评”,是由有化、有修养、有学鉴赏趣味、有审美判断能力的读书人作出的。这种批评除了表现为口头形式之外,还出现在通信、日记和私人手记等语言的代用品以及报纸批评和编辑批评当中。章着重论述了读批评具有自发性、印象式、真实性、尖锐性、时效性、大众性等一系列特征,特别阐明了读批评的自发性、对话式和绅士风度。同时分析了读批评所存在的不读书而妄加评论、容易受到小集团的浸染、因追赶时髦而难以避免判断上的错误等各种不足。章最后指出读批评在今天中国的存在的根据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批评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但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性。本论述了批评艺术性的几种体现,强调批评艺术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中国学批评史上,社会学批评有过一段庸俗化的历史,这导致了许多人对社会学批评的厌弃。然而,只有把学放在各种社会关系的结构中进行社会学研究,才能真正摆脱学批评的“自恋主义”而走向科学化。从丹纳到布迪厄,社会学批评的科学精神一脉相承。布迪厄所代表的新社会学批评的崛起对纯美学批评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动摇了从19世纪的浪漫主义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的学批评的统治地位。如果不能说社会学批评代表了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唯一方向,那么至少可以说它是许多新范式中的富有生命力的一种类型。因此,今天人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社会学。  相似文献   

13.
孟庆义 《山东教育》2002,(14):14-14
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批评学生的方法提出十条供同行们参考。一、关怀批评。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批评。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切忌以教育者身份自居,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要以同志式的诚挚关怀与热爱的感情去感动批评对象,以引起批评对象感情上的共鸣,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一旦批评对象完全理解了班主任的善意,不但会把班主任的批评当成忠告,还会从心里产生一种克服缺点和错误的强烈愿望和力量,这就是关怀批评。关怀批评最忌偏心、成见。二、示范批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时期,也是容易犯错误的时期。对于他们的错误,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能够帮助他们分清是非,积极向上。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可以采用微笑式批评、鼓励式批评、商讨式批评、提醒式批评、沉默式批评、严厉式批评。  相似文献   

15.
谈谈教师的批评艺术郭玉珍常听一些班主任抱怨学生听不进自己的批评。其实,原因并非全在学生身上,有时与班主任教师的批评方式不当,批评缺乏艺术性关系很大。批评是在被批评的一方有了错误的思想或行为后发生的。批评的进行是由批评者向被批评者提出意见,分析产生错误...  相似文献   

16.
批评是教育教学常用的手段之一,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批评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结合心理学有关原理,对批评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探索,以期走出批评误区。  相似文献   

17.
社会批评和美学批评的统一──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特征刘安海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社会批评,美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产生到传播到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三、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王文茜 《学语文》2013,(3):76-76
在讨论金圣叹的批评文体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对“文体”和“批评文体”的概念做简短陈述。首先,什么是“文体”?童庆炳先生将文体划分为“体裁”、“语体”、“风格”,认为文体是个大概念,并且是关于文学形式的大概念。我们再来看“批评文体”这个概念,蒋原伦先生曾提出,批评文体是体现在批评文本中的批评家的言说方式。知道了什么是“文体”和“批评文体”,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对金圣叹的批评文体做出分类。  相似文献   

19.
本从“异元批评”的存在入手,指出“异元批评”使得在批评同一对象时,不仅见解迥然有别,而且批评的各方无法对话。随着对话这一国际潮流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批评家期盼在学批评领域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实现批评沟通。对话批评需要一定的共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学和学批评的共识。前构成对话批评的前提,后构成对话批评的原则或根据。批评是对话,是关系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对话批评是批评家与对话之间以学本为中介共同探讨人类的价值问题。为了进行对话批评,学批评必须走出自我孤立的窘境。  相似文献   

20.
有的年轻父母,对孩子要求极严极高,甚而近于苛刻,过去总是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近来,听到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言外之意,就是不能批评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于是,就一反常态,改弦更张,从此再也不批评孩子了,就是发现了毛病、缺点,也不指出,也不批评;就是犯了错误,也都说“好好好”“棒棒棒”,简直成了“好好先生”。即或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隔靴搔痒。总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孩子总是被家长否定,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久而久之,那孩子就会丧失自信心、上进心。越批评,孩子就越疲塌,越反感,越抵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