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实际的高校心理咨询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价值干预。高校心理咨询属于发展性咨询,咨询目标必须与高校的育人目标相一致,咨询对象正处于价值观还不成熟的阶段,高校的心理咨询是免费咨询等因素决定了需要在咨询中进行价值干预。且在进行价值干预的时候,需要遵循自觉、适时、适度、谨慎、侧重价值的干预功能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原则。  相似文献   

2.
价值中立是西方人本主义进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价值取向要做到不干涉、不指责、不评价。高校心理咨询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在这种特殊背景下,针对高校心理咨询不同的阶段,我们只有正确的运用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咨询中有关价值干预问题始终是一个敏感而又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校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价值干预更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学校教育目标的价值导向性.咨询关系的特殊性,学校心理咨询与德育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社会文化冲击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不同阶段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价值干预的方式、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高校心理咨询"价值中立"的不可能性及非应然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慧莲 《江苏高教》2005,(3):100-101
价值中立是西方心理咨询理论特别是人本主义学派的一条重要的心理咨询原则。但是,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咨询者保持价值中立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它会对高校心理咨询产生消极的影响。高校心理咨询需要科学合理的价值干预。  相似文献   

5.
"价值中立"是人本主义取向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倡导不评价、不指导、不干涉的价值中立原则。但在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中存在局限性。本文试从心理咨询的性质、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以及高校的教育目的等方面来说明:"价值干预"是高校心理咨询的可行性选择,应该努力寻求科学的"价值分析"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咨询过程中,价值中立的不可能、不应该已成为大多数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共识.既然如此,那么,学校心理咨询就应该对学生来访者进行价值干预.那么,如何干预呢?有学者如江光荣提出"侧重价值的功能性干预,避免内容上的干预"的观点.笔者不是很赞同.  相似文献   

7.
文化哲学与心理咨询属于不同的领域,它们有不同的处理水平和研究方法。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视野中解决咨询的价值干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认为咨询中的价值干预是不合理的。另外,由于价值干预而带来的咨询技术问题同样显示价值干预不能满足咨询的目的—工具合理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员对来访学生进行必要的价值干预有助于增进心理咨询的效果。心理咨询员实施有效的价值干预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自觉进行角色转换,避免角色错位或越位;需要自觉加强自身的价值观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积极和健康的价值观;需要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需要培养和提高进行价值干预的一些基本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面对着特殊的咨询群体与特定的咨询环境,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厘清角色,以“发展模式教育”、“发展模式咨询”为目标,提高咨询理论与实践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灵活运用多种咨询技巧,将教育者与心理咨询工作者双重角色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对高校心理咨询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高校心理咨询是否应该“价值参与”,如何看待“网络咨询”,咨询员业务水平,正确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等做简要探讨,以推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1.
团体咨询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体咨询技术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心理治疗形式,具有比个别心理咨询影响广泛、咨询效率高、效果明显易巩固的优点,特别适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能够缓解高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相对不足,解除学生对个别咨询的顾虑。团体咨询以其高效性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作用将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试析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实践中较为突出.本文以为,注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价值的内容干预,才能有效地防止咨询中的价值说教,体现心理咨询的专业科学性.同时,本文还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就如何实施功能干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中面临着诸多的价值问题,决定了进行适池价值干预的必要性.科学的价值干预要以咨询者高度的价值自觉为前提,以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为基础,以尊重、热情、共情、真诚等咨询态度为保证,以价值澄清为手段,以不替来询者作决定为最终限度.  相似文献   

14.
魏青 《宜宾学院学报》2006,6(9):103-106
“价值中立”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强调尊重与相信人的价值和潜能,在心理咨询中坚持不介入、不评价、不指导的基本指导思想。但事实上,心理咨询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咨询双方必然发生价值的交互影响,无论咨询者怎样努力,都难免将自己的价值观渗透到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产生影响。“价值中立”是不现实也无法做到的,只有辩证而理性地看待“价值中立”,才能有效地实现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价值中立"是西方心理咨询特别是人本主义取向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是在我国的高校心理咨询中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本文试从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特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高校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对象的特征等方面来说明":价值干预"是高校的心理咨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幸福感研究启示我们,在学校心理咨询的模式上,要以发展模式为主,整合多种模式;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评估要多借助于积极性量表,大力开发本土量表;咨询中的价值干预要合理而有度;在咨询形式上要将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和个别心理咨询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心理咨询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的努力,而在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很多来访者属于被动来访者,他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阻抗影响着咨询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抗拒心理咨询、沉默、回避问题等方面。咨询师在面对阻抗的时候,需要掌握无条件积极关注、结构化、解释等技巧来控制阻抗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的发展性心理咨询中,部分大学生来访者有强烈的自我改变愿望,但他们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改变拖延行为,这不但影响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而且咨询效果也不太理想。大学生自我改变拖延行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期望值过高、目标设定过高、自我效能低、过度追求完美和自我管理概念缺乏等。因此,对这种行为需要进行干预,干预策略包括建立自我和谐、建立良好的认知、建立合理的目标和评价体系、掌握有效管理时间的方法、掌握环境和信息管理的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19.
中学心理咨询教师是否具备核心咨询能力是其能否胜任中学心理咨询工作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选取12名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和13名中学心理咨询教师进行访谈,探讨在中学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结果发现,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和中学心理咨询教师认为应具备的核心心理咨询能力包括:理论知识能力(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心理咨询基本理论与方法);咨询实践能力(把握咨询过程的能力,针对性咨询技能,心理测量技能);自我成长能力(自我觉察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遵守职业伦理道德能力4种能力,但相对于高校心理咨询教师来说,中学心理咨询教师更为看重与中学阶段有关的理论知识、咨询技能,以及心理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将心理咨询倡导的“平等、尊重、真诚、热情、共情、积极关注”理念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是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现实需要。将心理咨询中团体咨询、个体咨询、网络咨询等模式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之中是有效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灵活途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心理咨询的模式及理念,能促进师生交往中互动、互惠的新型教学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促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