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当前高校学生作为被管理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足够的法律救济的问题,本文围绕完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畅通行政复议的维权途径、健全高等教育行政诉讼救济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应当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注重从程序到实体对学生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在法律救济方面为学生设置更为畅通的权利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梅 《高教论坛》2005,(4):137-139,121
保护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为其提供一定的法律救济途径。但目前高校学生的法律救济制度存在缺陷,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受到侵害却得不到法律救济制度的有效保护。本文试就目前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存在缺陷及完善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对权力进行限制、规范与监督。加强权利保障,必须建立有效权利救济机制。由于现行法律对高校学生管理权规定不明、界定不清,使得本处于优势地位的高等学校在行使学生管理权时,极易伤害既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又缺乏有效救济机制的学生权益。因此,对高校学生管理权的性质进行界定、权限进行限制与制约,建立有效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是规范高校学生的管理行为,防止高校学生管理权被滥用,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对权力进行限制、规范与监督。加强权利保障,必须建立有效权利救济机制。由于现行法律对高校学生管理权规定不明、界定不清,使得本处于优势地位的高等学校在行使学生管理权时,极易伤害既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又缺乏有效救济机制的学生权益。因此,对高校学生管理权的性质进行界定、权限进行限制与制约,建立有效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是规范高校学生的管理行为,防止高校学生管理权被滥用,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管理法治化建设是依法治国、高校改革创新以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本文回顾了法制化管理的内涵,认为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管理规定的越位和缺位、程序欠佳、救济不畅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法治化建设,笔者从法律体系、法律意识、学生权利救济制度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阵地,其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对国家的法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面对学生权益遭受损害时的权益救济上。只有一整套科学合理制度的建立,才能有效地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高校实现法制建设。通过理论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进行研究,从中发现其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何构建二元化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学生的权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与民事权利;二是受教育者作为学生享有的权利,即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受教育者作为学生区别于其他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当受教育者的权利被损害或侵害时,应有相应的救济措施,我国《教育法》赋予受教育者的救济途径有“申诉”和“诉讼”两种。但由于我国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并未完全建立,重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已成必要。一、现行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缺乏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现行学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实施,虽对维护学校管理秩序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学生的法律素养对国家的法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学生权益遭受损害时的权益救济。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完善学生权益救济制度,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共同构建合法有效的学生权益救济体系,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建立法治校园。  相似文献   

9.
葛新斌 《教育学报》2005,1(6):23-27
所谓“高校学生身份处分权”,是指高校依据法定事由剥夺学生的法律身份及其受教育权利的一种管理权力。与旧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相比,2005年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高校学生身份处分及其权利救济的制度安排上,体现了注重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法治精神。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主要不足之处,则在其排除了学生寻求司法救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我国高校依法治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权利救济机制,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申诉制度的申诉主体、范围、时限、管辖、程序及结果处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但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完善还有赖于完整的学生申诉体系的建立,学生申诉制度的程序公正和建立称职的申诉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建立大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鉴于欠缺救济的制度保障,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几乎无权利可言,提出了建立大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此举是增强学生法制观念,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有利于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晓丹 《文教资料》2010,(2):177-178
在依法治校背暑下,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极大的变革。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侵犯学生的权益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对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高校侵犯学生权益的种种表现.并从完善相关的教育法律体系、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构、提高学生管理者的法律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救济就无权利。”构建权利救济制度是维护高校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从程序上构架高校学生维权体系的重要途径。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尽管对建立学生的申诉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在具体落实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救济就无权利。”构建权利救济制度是维护高校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从程序上构架高校学生维权体系的重要途径。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尽管对建立学生的申诉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在具体落实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在行使学生处分权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高校学生管理权过度膨胀,学生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规范的滞后和缺失、高校的校规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实施处分的行政行为在法律程序上有待完善、学生的权利救济措施不到住等.高校在处分行为中需要对学生的自身权利及处分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进行维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高校需要通过保证处分程序正当、畅通学生救济渠道、完善高校内部的听证制度和申诉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贯彻依法治教的理念等措施加强处分中的学生权利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生理缺陷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是当前高校中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对他们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程度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针对当前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乏力的根源,必须增强高校教职工的法制观念,将教育法律的基本立法精神渗透到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加大教育法律的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完善立法,设置专门的维权机构确保大学生弱势群体法律救济渠道的畅通,有力地保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明确要求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使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法律救济权的实现是高校学生维权的有效的方式和重要的途径.但是,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对高校学生法律救济权规定还存在操作上的模糊和不确定性.该文拟通过对高校学生的法律救济研究,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为实现依法治校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学生申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高校学生的一项法定非诉讼性的权利救济制度。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其法律特征表现为制度的法定性、申诉主体的特定性、申诉范围的确定性和程序的正当性。为了有利于学生权益获得及时救济,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有具体的管辖规定和严格的受理期限。同时,当前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着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处理意见所引起的法律后果缺乏预见性、校内申诉制度存在着自身不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存在对高校自主权的干涉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构建新型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要在法治视阈下,遵循法治原则,通过实现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实体正义,实现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合法合理,建立和完善处分过程中几项重要制度,完善处分后的权利救济制度等路径来重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实现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合法权益之间的适度平衡、教育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达到和谐状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实现高校“法治”的重要制度。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性,实践中高校学生申诉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在申诉的受理范围、受理机关的组成及权限、处理原则与程序、监督与责任追究、申诉后的救济等具体方面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以增强操作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