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书介绍了作者读书、教育生涯,以及在职求学、成为特级教师、到海外传播新语文的历程。在重建与反思中介绍了作者的新语文教育的理念与做法,探讨了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十大关系,全面解读了新语文教育的操作办法。理论讲述轻松自如,好读、好记、好用。  相似文献   

2.
“五四”后中国语文教育的三重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语文的提出,不是标新立异.不是趋时赶潮,是中国语文教育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是近20年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水到渠成的结果。新语文,是我尝试着对百年中国语文教育,尤其是对近20年中国语文教育的一个总结,是一份不像样的“答卷”。  相似文献   

3.
柳娟 《学语文》2014,(1):24-25
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力量,通过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作为刚踏入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新语文教师,由于社会经验、教学经验、管理经验的欠缺,要实现这些目标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新语文教师的困境有哪些呢.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呢?  相似文献   

4.
群言 《现代语文》2001,(6):7-11
我们自称为一群理想主义者,我们中间有研究文学、历史、教育的研究员、大学教授、讲师与研究生,有资深编辑、语文教育研究专家,也有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怀抱着一个美好的心愿:“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为此,我们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精心编选了一套大型中学语文课外读物《新语文读本》(从初一到高三,共12册,已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在“编者的话”中,有一句话:“我们是把《新语文读本》的编写作为一项学术工作来做的”,这是确乎如此的。在一开始,我们就提出了一些理论上的预设,在编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新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研究了“整体理解”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整体理解”的几种做法。作者认为,要解决好“整体理解”的问题,就要吃透新教学大纲,接受新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新语文课程不仅仅要求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素质,更要求语文老师增强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应当与实际相结合,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应当遵循小学新语文课程的要求,这样改革才能更加彻底,符合实情。  相似文献   

7.
新语文教育有“一个本质“:“新语文教育“就是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语言“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新语文教育“有“两个基本原理“:一、“新语文教育“主张以“举一反一“为主“举一反三“为辅。二、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必得益于“能力“。  相似文献   

8.
2000年9月,新课标出世前,我就第一次在中国语文教坛系统提出并阐述了“新语文教育”。(见《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17期《“新语文教育”论纲》)非标新立异、除旧布新,恰恰是“除新布旧”、“返本归根”。“新”乃近九十年前的五四“新文化”之“新”。新语文教育,接续五四的“科学”,即“求真”,接续五四的“民主”,即求“自由”与“个性”。这种真实、自由、个性,是“新语文教育”精神内核。“新语文教育”比当今的更“陈旧”,比当今颇为时髦的动辄破传统、标新异,陈旧”了上百年。新语文教育,主张回归两个传统,一回归五四“新文化”真实、…  相似文献   

9.
焦锋 《考试周刊》2010,(53):15-16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语文教学必须追求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下面我仅介绍三种语文教学新法,旨在为新语文教学提供抓手.  相似文献   

10.
韩军是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新语文教育”有六大理念:真实自由;举三反一;美读吟诵;重文写白;文字素养;化意为字。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谈谈新语文教育在实践中的课堂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与语文均属于文科的大教育体系。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新语文教学,倡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在广阔的社会天地和生活世界中学语文、用语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潜能,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要弘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落实情感教育,要挖掘教学内容,寻找情感共鸣。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相似文献   

13.
专题背景继2001年本刊发表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署名群言)一文后,本期我们又发表他《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一文。两篇文章,都是钱教授参与中国新语文教育建设的实践,一边躬行、一边思考的文字记录,是一位  相似文献   

14.
家长心桥     
亲爱的短辫子姐姐:你好!你的来信早已收到,你还送了礼物,孩子非常高兴。我的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为他们订了《新语文学习》,孩子很喜欢看,我就鼓励她参加你的“亲子共读”活动。我们也是第一次参与杂志上的活动,这对于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热情、增长知识,有很大帮助。也感谢你的鼓励与祝福。我们夫妻都是工人,文化水平有限,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时感到手足无措,不知怎样去引导和教育孩子。为了能让这棵幼苗茁壮成长,希望你们能提供一些教育孩子好的方式方法。再次感谢你的来信,让《新语文学习》成为我们沟通的桥梁。祝《新语文学习》越…  相似文献   

15.
1.“新语文教育”的提出“新语文”三个字是学者任不寐先生在1999年为编教材而提出的,但他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阐发。我提出并系统论述的是五个字:“新语文教育”。2000年17期《语文教学通讯》发表了我的《“新语文教育”论纲》。1997年开始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世纪的新语文教育是和黎锦熙这一名字紧密相联的。黎锦熙是著名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语文教育代表论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他的关于语文教育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今天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我国20世纪的新语文教育是和一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黎锦熙。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风云人物,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在20世纪初的语文教育革命中,黎锦熙先生是杰出的代表。他得风气之先,敢破敢立,大破大立,自觉承担起建构白话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创业教育与高职学生就业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模式改革的背景,论述了创业教育与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模式改革的目标体系、主要内容和实施途径,阐明了创业教育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应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所谓新语文教育 (简称“新语文” ),是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教育,是建筑在“语言即人、即存在”的哲学观上的,以“说真实的个性的话”为价值论,以“用语言立人的精神”为语文教育终极目的和本体论,以“举三反一”为语文教育的总体操作论的语文教育观。套用梁启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欲新一国之国民,必新国民之精神,欲新国民之精神,必新国民之语言。   新语文教育的背景与它的新质   新语文的提出,不是标新立异,不是趋时赶潮,是中国语文教育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是近 20年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水到渠成的结果。新语文,是我尝试…  相似文献   

19.
“新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实际上体现了语文教育理念的变化,即在肯定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强调了它的“人文性”。“新大纲”关于“教育内容和要求”一章中强调了文学教育的作用。它明确指出:“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2日,晴,并不寒冷的冬日,南京东郊华山饭店。"新语文学习杯"江苏省第六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的颁奖典礼在欢快的《喜洋洋》乐曲中开幕。颁奖典礼由江苏省中语会秘书长朱芒芒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陆志平,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张胜勇、副总编游建华,新语文学习杂志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