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听懂了课却做不出习题空军西安航空工程学校张春玲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反映“听懂了课,但做不出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学生双基差。由于本节课或本章节中所学的知识与前面旧知识联系不大,学生也能听懂,但习题中又...  相似文献   

2.
预习做什么?读书、写词语、抄句子。这些学生都听烦了,没有引起他们兴趣的事,肯定做不好。于是,笔者想到了利用课后题来做预习。初次尝试利用课后习题布置预习作业时,学生都愣了,大声问我:"老师,我们的预习本上该写点什么?"我笑着说:"借助课后习题,记下你预习所得就行了。"大多学生露出一脸苦恼。细思量,可能是因为课后习题题型多、范围广,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笔者坚信,只要有方向就会有行动,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成绩。需强调的是,对于四年级学生,课标要求"要养成主动识字  相似文献   

3.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75,这三个自然数各是多少?"这是教学平均数后我给学生安排的一道习题.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连续自然数".生.回答:"像2、3、4……这样的数是连续自然数."生:回答:"像10、11、12、13、14……这样的数也是连续自然数."学生的回答说明已理解"连续自然数"的意义,我让学生观察这些连续自然数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教师或卖力地捧着课本"说文解字",或让人应接不暇地展示着一道习题的多种解法,同时不断询问学生:"懂了吗?会了吗?听明白了吗?"学生也不断地点头示意"懂了""会了""明白了"。然而,一看课后的作业却发现,所谓"懂了""会了""明白了"只是真实的"谎言"——我们以为已经讲得"很明白清晰"的知识或者方法,在学生的作业中表现得还是那么的"糊里又糊涂"!于是,我们这些教师就非常不解并痛苦着:为什么"你不懂我的心"?为什么你们明明没有懂,还要骗我说"懂了"?  相似文献   

5.
正一、发现问题有的题目老师已经讲过几遍,但学生还是做错;有的学生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却依然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等老师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会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二、分析问题出现上面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做完习题后很少进行反思,不能对知识系统和数学方法进行归纳。因而,预防错误和纠正错误,就贯穿于数学教学和  相似文献   

6.
常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的疑惑:讲完课后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都答:"听懂了!"但解题时却是"我不会."特别是考试时看到题目似曾相识,却不知道如何下手,考试结束后感慨"数学难学!"那么,为什么听懂的知识自己独立解题时却不会应用呢?这其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教师讲的"n遍"是越俎代庖的、强加于人的,少了循循善诱,缺乏心智启迪,学生自己没有豁然开  相似文献   

7.
如果问一个老师:"你愿意要一个学习好的学生,还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我想每一个教师的回答都会是"学习好的",因为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我们身负的责任首要的一点就是教给学生知识,并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学习上不努力或学习差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常常  相似文献   

8.
一进教室我就宣布了当天的学习内容:找最大公因数.许多学生都兴奋地叫了起来:"写完了!"我很诧异:"什么写完了?"只见他们得意地说:"书上习题写完了,作业写完了."  相似文献   

9.
林艳 《班主任》2014,(3):37-37
"老师,您那时是真心为我好!"早些年,已毕业的学生回来看我时,常常这样对我说。可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忍不住心酸:"为什么,我当时没让你真切体会到呢?"回想刚入职做班主任时,为了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我和很多年轻老师一样,采用恩威并施的方法。由于我执教的是所谓"小学科",在班级管理方面难度会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0.
王祉 《湖北教育》2007,(11):57-57
当了十五年班主任,碰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自信能一眼看出一个学生的"好坏",但我现在不得不这样说:"其实,我们经常搞错,因为我们常常只看表面,却很少走进他们的内心,所以常常会误解我们的学生,难道不是吗?"  相似文献   

11.
常听学生说:"老师,我使劲背,怎么背不下来呢?"学生家长则说:"我看着孩子背了好几遍生物,考试还是不会."这些话表明学生学习生物还用"死记硬背"这种费力费时、效率低下的方法,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把学生从"背生物"中解救出来,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2.
<正>常听职业学校的学生这样说:"上职业学校,我是来学技术的,学基础课有什么用?""基础课我统统不学,我只学专业课!""学数学对我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呢?"在这些话的背后是一些残酷现实  相似文献   

13.
<正>在很多时候,教师常常为课堂上学生的"沉默寡言"忧愁:"怎样才能让学生活跃起来?""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思维,让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教师  相似文献   

14.
一、现象扫描如今的课堂,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很多教师都能给予学生平等的交流机会。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热闹的交流情境:"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我还有不同的方法……""老师,我还有补充……"你说我说他说,真是不亦乐乎。然而当教师提出:"他们主要讲了哪些方法?""你认为他们讲得怎么样?""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这一类问题,让学生梳理前面学生的不同表达内容,或者进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空气"一节,有一个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当时我是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课后有两个学生很兴奋地跑来说:"老师,我们想回家自己也做一下这个实验,用罐头瓶、输液管、细铁丝、蜡烛(分别取代实验中的广口瓶、橡胶管、止水夹、红磷)这些材料,在脸盆里盛上水当水槽用,可以吗?"学生有这样的热情,我自然也是很高兴的。为了确保实验的气密性,我送给他们一个打好孔的大橡胶塞。第二天上课,恰巧有一道习题,是分析测定空气成分实验时能否用木炭、硫这类物质代替红磷,我就将问题直接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甚至有的学生感觉到"老师一讲就懂,自己一做就错".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孩子,他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不仅喜欢问"这是什么?"还会追问"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不依不饶的态度常常让家长和老师头疼,有时老师会搪塞过去,有时会一通大棒:"就你问题多?"其实,孩子们喜  相似文献   

18.
冯根林 《班主任》2012,(5):67-67
正这是刚接新班第三天时发生的一件事。我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算习题,叫到了一个叫牛长海的学生。叫了一遍,没有人站起来;又叫了一遍,还是没有动静。我问:"牛长海来了吗?"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答:"他来了。"我立即提高了声音:"牛长海,来了为什么不到黑板前?"学生们先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接着又聚焦到一个耷拉着脑  相似文献   

19.
袁欣 《辽宁教育》2014,(11):11-13
正当了18年一线教师,又从事了5年的研训教师工作,每当有培训、讲座等活动时,面对台上的专家,或者是面对眼前的学习资料,我会在研训教师和教师两者之间不断进行身份的转换。听着或看着时,我常常会想:"假如我现在还是一名一线的教师,这些内容于我而言是否有用?"如果我现在还是一线的中学英语教师,我知道,我的面前是:每天两个班级100多名学生的晨测本、作业本,还有每天两节早读课、两节正课。如果是任教初三年级,我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教学当中常会遇到如下的场景. 场景一:教师讲过多次的习题,叫一学生上台演板,结果仍然出错.教师一时气愤,破口而出:"你头上长着猪耳朵吧!我讲了那么多次,你都没听到?" 场景二:一学生几乎天天迟到,班主任叫他进办公室解释原因.听到一半老师即不耐烦打断他:"不要每天给我编这些没用的谎言!我知道,只有一个字可以解释你的行为,那就是‘懒’!即使天上有馅饼掉下来,你也会懒得去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