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英国王太后总是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在她的一生中,兴奋激动一直是她的精神支柱,愉快享受是她的格言,努力工作是她的人生观。她充满热情,对周围的人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凡是见过她的人,无不为之倾倒。在过去的92年中,她一直需要这些美德,而且越来越需要。她一生中,在私下里常常为忧伤所困扰,但在公共场合总能摆脱忧伤。她的长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牺牲,使她过早地体验到死亡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她辅佐丈夫继承王位,并亲眼目睹了君主政治的压力使他窒息致死。她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她拥有她的儿女、她的孙儿女、她的马匹和她可爱的苏格兰,这些是对她的  相似文献   

2.
<正>"像香奈儿5号的那缕香气,这位世界著名美女走了过来。"英国《独立报》这样描绘她的出场。在万千影迷心中,她是高贵的伊莎贝拉王妃,她是优雅的安娜·卡列尼娜,她既是纯情的芳芳,又是狂野的路易十四的情人。她就是"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在对她的各种赞誉中,法国影坛的"玛丽·安娜"这一称呼最能彰显她在欧洲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当然,世界影迷赋予她的这份荣宠她亦受之无愧,因为她用其独有的美丽与倔强为我们演绎了浪漫的玫瑰人生。  相似文献   

3.
赵玫 《世界文化》2014,(2):42-45
<正>然后便是伍尔芙欣赏的普鲁斯特,也是她说得多的作家。她读他的《追忆逝水年华》。她便禁不住地总是要谈论他。足见《追忆逝水年华》对她的震撼。她欣赏他。那是因为她和他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养尊处优,他们都高贵优雅,他们都脆弱敏感,并且他们都被某种疾病侵袭着。于是她对他便有了种深刻的亲和力,那是种生命的相通、气质的相近。所以伍尔芙在谈论普鲁斯特的时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在谈论她自己。普鲁斯特之于伍尔芙,就像是她手中的把钻石。她总是任意将它  相似文献   

4.
郑薇 《世界文化》2013,(1):32-34
俄罗斯白银时代"不合时宜的天才女诗人"马丽娜·茨维塔耶娃是一位一生都在恋爱的女人。她有毕生相携的丈夫,却从未停止过对爱情的追逐,在她的"桃色名单"上既有诗人、学者,也有公爵、红军战士、演员,每一次她都爱得炽烈,每一次她都伤得刻骨。她渴望成为"被命运选中"的诗人超脱尘世栖居高处,可对爱情的渴望又总是将她拉回尘世让她成为一个凡俗的女人,于是她总在矛盾:成为诗人就意味着永久的孤独,沦为俗世女人则将永远丧失"自己"。她的思索化作一串串  相似文献   

5.
乔伊斯·约翰逊是一位作家,出版过三部长篇小说、两本回忆录和一部她与凯鲁亚克的往来书信集。她的小说和文章经常出现在《纽约客》、《名利场》、《纽约时报》等杂志上,她对写作情有独钟,踌躇满志。不过最让她出名的并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的美国“垮掉派之王”杰克·凯鲁亚克女友的身份。由于凯鲁亚克在美国文学界的盛名,约翰森作为作家前女友的身份几乎掩盖了她本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正"莎莉是我们家的女佣人,她姐妹二人均在我家工作,妹妹在小妹家。她人长得清秀漂亮,而且乖巧伶俐,很讨人疼爱。她在我们家做了两年,妹妹们到店中工作,家就由她一个人管理,她把家管理得井井有条,连花园中的花草,也一手由她打理,那些花草在她的手中,长得非常茂盛。由于她的乖巧,所以很得妹妹们的信任和宠爱,妹妹们没有把她  相似文献   

7.
她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她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是颠沛流离的世界公民她的根永远都是欧洲那久经战乱的一隅——前南斯拉夫她的童年笼罩在军事化管理的阴影下她经历旷世传奇的爱情她将自己的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她的作品癫狂、痛苦、奇幻,令人毛骨悚然又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8.
舒蕪 《中国文化》2007,(2):216-219
母亲教我尊重女性,不是言教是身教。她是不幸的女性,平凡的女性,可是女性的尊严在她身上闪闪发光。我是她唯一的儿子,完全在她的这道光的照耀煦育下成长,不可能不尊重女性。  相似文献   

9.
左拉·尼尔·赫斯顿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闻名遐迩的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1891年她出生在弗罗里达的伊顿维尔镇——第一个由黑人管辖的黑人城镇。她在家中八个孩子中排行第五。父亲是一位牧师,母亲在她九岁时离世。赫斯顿在那里的生活以及她对乡村黑人民俗的人类学研究对她的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在一些白人的帮助下,她完成了在哈沃德大学、巴纳德学院以及哥伦比亚大学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2014,(1):38-41
<正>一个美丽的女人和她美丽的精神生活。读着她,心中便会充满了一种欢乐。那是唯有她能给与你的。记住她,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是个美丽的女人。她并且是一个作家。她并且不单单写小说,还写了很多批评的文字。像伍尔芙般在小说和评论中都取得辉煌成就的,古今中外,凤毛麟角。所以伍尔芙才堪称知识分子。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女性。她有她的思想。她才能穿越时空地流传下来,至今,影响着后世的许多人。  相似文献   

11.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3,(1):F0002-F0002,1
纽约的一位教师决定表彰她每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她要告诉每一个学生他们对她的影响。她把学生一个一个叫到教室前面,首先,她告诉学生他们对她以及班级的影响,然后,她将一个印有金色字体的蓝丝带递给他们,丝带上写着:"世界因我不同。"她注意到学生们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决定开展一个班级项目,看看这种赞美会在社区产生何种影响。她又送给每位学生三个丝带,让他们将这种赞美仪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说二题     
枯枝败叶那个冬天是和一个衣服破烂的流浪人一起来到我们小镇的。流浪人是个女人,看得出她的脸已好长时间没洗了,上面布满了皱纹,皱纹间充盈着汗渍泪渍和岁月的痕迹。她的头发很长,蜷缩在头上,里面缀满了鸟粪一样的东西,衣服破烂。她说,那年冬天啊,下的雪比最大的铜钱还大。她说到了秋天时,她的头发连同脸会呈现出枯黄的颜色。而当冬天这两个字从她没有门牙、上唇上有个缺口的嘴里吐出来时,我看到她全身瑟缩了一下,头发变成了白色。村里人听到最多的还是她一直挂在嘴边的那句"老样子",人们都不知道她所说的这个样子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的样子。她站在村镇的广场上,那是我们村镇的唯一的一个广场。村里的老人说,看她的眼睛有一种野  相似文献   

13.
今年(1930年)的12月15日,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将庆祝她的诞生100周年纪念。或者,更恰当一点地说,我们将为她庆祝,这样也许可以不使她感到那么困窘,因为她是一个十分害臊的女子,只要有人一提到她,像我们即将提到她的那样,就会引起她的深切不安。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在她诞生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必须谈论谈论她。我们应该读她的传记,读她的书信;我们应该研究她的那些肖像,揣测她的伤痛——她的伤痛是那么深,那么多;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14.
不忍画完     
偌大的画室,偌大的画布,白发的老画家。他在作画,他在画她。她皱纹密布。然而画布上,他笔下的她,非常年轻。日光西斜时,他歇了手,他说明天接着画。他与她便手牵着手,走到林荫道上去。这样有好些时日了,这幅画,他画得真是慢吞吞的,以致于画布上的她,老像是多年以前的那个她。那时,他是美术学校的学生,她是他的同学。她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兼做学校的模特。她对他极好,他也喜欢她。可她年龄比他大。懵懵懂懂地,他带着另一个女孩去征求她的意见。她含泪祝福他,然后离开了学校。谁知不久另一女孩仅仅是因为他的家庭出身的原因离他而去。这时他…  相似文献   

15.
鬼话     
我爱她爱得发了狂,为什么会有爱情这回事呢?真怪,整个世界上我就只看上一个人,只惦着一件事,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嘴边只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象泉水一样,从心灵深处不断涌上来,涌到唇边,挂在嘴上,随时随地念叨着,象是念经一般。我毫无叙述这段恋史的意思。恋爱史都千篇一律。简单说吧:我遇到她,爱上了她。我在她的温柔乡内度过了一整年。她的粉臂,她的樱唇,她的荔水双瞳,她的冰肌玉肤,她的呼唤,将我俘虏了,把我牢牢地绑住了。我已经彻底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到了不分昼夜,不辨生死,不知是否身在人间的地步。然而她死了。是怎么回事?我不清楚,我不记得了。一天晚间下着雨,她回来的时候全身都湿透了。第二天她开始咳嗽。咳了一个星期左右就卧床不起了。  相似文献   

16.
图索夫人,一位沉静、安详、个子不离的老太太,站在最高的一级台阶上。她有一个大鼻子,一双浅棕色的眼睛。她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衣着昂贵而高雅。她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那种你愿带回家去介绍给自己祖父母的老人。我在她面前站了大约五分钟,仔细地端详着她。她沉默寡言(她已死去一百三十多年了),所  相似文献   

17.
正不知道外婆弥留之际有没有怪我,总之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不折不扣的不孝孙。年前外婆跌倒,伤了后脑勺,从此我的梦里连续出现了惊悸和不安。我在梦里看到她的身体像风干的叶子一样被抛在悬崖下,她骨瘦如柴的身子已经单薄得不堪日晒雨淋。舅舅捋起她的裤管,用手捏捏她的小腿给我看,那里几乎已经没有肉,哪怕是松弛的肉也没有了,那刻我心里针扎一样,仿佛昨天还在路上健步如飞的她,怎么就不言不语了呢?我可是她最疼的孙子,我叫了几声,她半睁开眼睛,但是像怕  相似文献   

18.
<正>莫。莫西。莫多克。这是一头大象的名字。与其他故事里的大象不同,她曾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世界里,度过了78年的光阴。她曾是一段传奇:当海难发生,她以她岛屿般的身躯拯救了27名船员,并以惊人的生命力和毅力死里逃生;她曾是一个奇迹:当蒸汽风琴响起,她不用任何驯象师指导,便能在马戏团的舞台上独自表演舞蹈;她曾是一位明星:无数的观众为她着迷,她在好莱坞电影中演出,获得了授予在电影中表演的动物的最高荣誉——帕西奖!  相似文献   

19.
中山时子先生,日本著名汉学家、教育学家、老舍研究专家;2002年11月,获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的“中日友好使者”的称号。该年她整80岁。在庆祝会上,我即席发言,一面为她祝寿,一面称赞她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的贡献。不料,回国不久她就患上恶性淋巴肿瘤,此系她和她的朋友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因为,看上去她是那样精力充沛地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后来听说她接受一种很昂贵的药物治疗后,病情稍缓。大家松了一口气。最近,中山先生连续给我写了两封信,说她已经出院;说被大夫告知病情有所“缓解”。她渴望长久地缓解痊愈。太好了!大家的祈祷真是…  相似文献   

20.
贝蒂·戴维丝已离我们而去,她已去往何方?但无可置疑的是她已永远退出了影坛。这是一幅动人的场面。她已因癌症而病入膏肓,却倾其最后的一点精力,从洛杉矶飞行6000英里,到西班牙的圣塞瓦斯蒂安去参加一个电影节,人们将为她举行颁奖仪式,她决定亲自去领奖。她渴望最后一次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渴望最后一次感受人们因对她狂热的崇拜而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要走出家门,去沐浴在荣誉的光辉之中。她终于做到了。记者们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