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黎巴嫩地处古代两大文明——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的交汇处,有着悠久的历史。坐落在黎巴嫩中北部的圣谷,群山夹峙、峰峦叠嶂,是黎巴嫩最幽深、最美丽的山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修道士聚居地之一。这里的许多修道院年代十分久远,堪称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2.
古埃及文字很复杂,加之神庙僧倡又故意将其弄得十分晦涩,因此,随着古代埃及的远去,其文字也逐渐无人能解。15个世纪以来,世人都以惊奇的眼光观察象形文字。欧洲学者一直误认为它是宗教仪式上使用的神秘符号。直到19世纪,它才由法国学者商博良破译成功,从而使光辉灿烂的古埃及文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商博良也因此成为了埃及学的泰斗。  相似文献   

3.
一提到埃及,人们就会想到她的古老,就会想到澎湃的尼罗河和巍峨的金市塔以及关于金十塔的种种神奇传说。前不久,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记者前往环境秀美的北京日坛东街埃及驻华使馆有丰采访了穆·努·贾拉勒大使阁下,请大使就中埃文化合作关系谈谈他的看法。记者虽是初次和大使会见。却有一见如故之感,因为大使才思敏捷、温文尔雅,言谈中始终洋溢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大使首先感谢《中外文化交流》杂志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努力。大使说:“埃及和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都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古埃及人…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沉没于地中海底的古城堡赫拉克利恩遗址发现了一座壮观的雕塑——古埃及神像。它高19英尺,重6吨,由花岗岩制成,它是古埃及文明的写照。“这座石雕是埃及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座神像,”考古队长弗兰克·戈迪奥说。“它具有特殊重要的考古价值。”一个和风轻拂的晴朗春日,杜拉公主号考古探测船上的船员把锚链投入距埃及海岸只有4英里的地中海碧波荡漾的水中。一年前,考古队潜水员找到了位于阿布吉尔湾一带的赫拉克利恩古城遗址。考古人员从海底的残垣断壁中打捞出了那座石刻雕塑神像和一些铭文石碑。这些印证古代埃及文明的石雕作品…  相似文献   

5.
埃及时间今年10月28日晚,开罗国家歌剧院内气氛热烈,伴随着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奏响的欢快旋律,埃及“中国文化周”正式开幕。埃及“中国文化周”系中埃两国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国际文化活动。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埃及副总理、埃中友协主席尤素夫·瓦利和埃及文化部部长法鲁克·胡斯尼等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演出。此前,他们还为“中国造型艺术展”而共同剪彩。胡斯尼部长和孙家正部长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胡斯尼部长说,埃及的古老文明值得骄傲,世界上同样拥有这样骄傲的国家,当首推中国。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尽管埃中两国相距…  相似文献   

6.
1997年工0月8日,文化部刘忠德部长会见了来华访问的埃及(金字塔报》主编萨拉迈夫妇。刘部长说,中国和埃及都是文明古国,两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相似的地方,埃及古老的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埃及(金字塔报》是著名报纸,许多中国人对它都很熟悉。刘部长指出,文化交流是国际间最重要的交流之一,它增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埃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由于两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努力,两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发展。在这方面,包括(金字塔报》在内的新闻媒体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萨拉迈主…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古代文明的长河中,古埃及文明当属最悠久、最厚重的一支。由于古埃及文明的巨大而神秘力量的感召,近两个世纪来,各国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探险家趋之若骛,纷至沓来。浩瀚炎热的大沙漠,千辛万苦的旅途,无情地消磨了他们的精力和锐气。碍于数千年的时空阻隔,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谜团,现代人的智慧和力量显得欠缺和渺小。但只要探索就会发现。法国与埃及关系在18世纪末叶的巨变,奠定了埃及学的历史发端,也造就了两位埃及学的伟大先驱——多米尼克·维旺·德农和弗朗西斯·商伯良。作为新兴的社会科学分支,埃及学涵盖古埃及的历史、宗教…  相似文献   

8.
浑沌与太极     
<正>一前言早期论述中国文化或比较中西文化的学者,时常列举的一项中国文化之特色,乃是中国没有创世神话。这个命题配合着"中国文化缺乏宗教精神"、"黄河文明质朴说"或所谓的"儒家是人文主义"等诸种的命题,它们构成了一种强而有力的论述,这种论述强调中国文明缺乏形上的思考与宗教的情怀,它基本上是现世的导向。①这种解释模式所呈显的中国古文明颇特别,因为古代在西亚、埃及、印  相似文献   

9.
散布在埃及各地的金字塔神庙、古墓,是人类远古文明最重要的一环。墓碑上、棺榜上、寺庙墙上,以及普通百姓家中的古器皿上,镌刻有无数象形文字。千百年来由于无人认识这些象形文字,使得古埃及文明被深深地藏在历史中。19世纪初叶,一位语言天才成功地破译了这些象形文字,从而使灿烂的埃及古文明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这个名字,自此成为人类考古历史上最耀目的金星。天才少年商博良生于1790年12月23日,父亲是一位残疾书商。裙褓中的商博良使书商夫妇和邻人惊讶不已,因为他的眼角膜和皮肤是黄色的,脸也酷似埃及…  相似文献   

10.
神游埃及     
提起埃及,人们自然会想到金字塔、神秘莫测的狮身人面像、庄严的神庙、举世闻名的苏伊士运河……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达7000年的国家,其古文明遗迹随处可见。古埃及农业非常发达,特别在法老王朝的早期和中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建有大量的神庙、宫殿和陵墓。由于埃及气候炎热干燥,树木稀少,建筑物多以石料为主,虽历经数千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仍有相当一部分保存了下来。史学家根据已出土的文物数量推断,现存的文物只是全部文物的三分之一,尚有七成埋在地下,可见古埃及文物之多,是其他文明望尘莫及的。埃及文明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古埃及诸神     
正古埃及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古代埃及人信奉多神教,各式各样的神灵除雕像外,还常以神殿浮雕和墓室壁画呈现。探究遗存下来的神灵雕像、浮雕、壁画等,不仅可以管窥古埃及人的社会生活,还可以领略到古埃及人的精湛艺术。  相似文献   

12.
泛舟尼罗河     
很小,我就知道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那时,我就渴望亲眼一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魅力无穷的狮身人面像和雄伟壮观的古代神庙。今年,我终于有机会一圆自己童年的梦想了。提起埃及,一定要说到尼罗河。是尼罗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她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94%的人口集中在尼罗河两岸。埃及面积的96%是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水源几乎完全来自尼罗河。从飞机上俯瞰埃及大地,尼罗河犹如一条玉带,绵延不断地向前流淌,河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粮田,恰似尼罗河两侧绿色的长廊。除此之外,便是一望…  相似文献   

13.
赵克仁 《世界文化》2006,(10):36-37
渗渗泉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内克尔白天房的南侧,泉水清澈甘冽,长年流淌不息。全世界穆斯林无一不祈盼真主赐给机会,使自己能享受真主所思泽,也是终身的无限幸福。在距今4000年前,在伊斯兰文明中有先知之父称誉的易卜拉欣曾和他的妻子撒拉居住在迦南地区。后来迦南地区遭受大饥荒,易卜拉欣被迫带着撒拉逃到当时土地富庶的埃及。撒拉长得如花似玉,有着迷人的少妇风韵,她的美貌让埃及法老垂涎欲滴,为逃避迫害和求得庇护,易卜拉欣谎称自己与撒拉是兄妹关系,于是法老把撒拉接入宫中,撒拉备受宠爱,易卜拉欣也源源不断地得到了法老的各种赏赐。真…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1月中旬,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应邀访问埃及,就中埃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进行商谈,并签订了两国1993—1995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两国朋友相聚一堂,说不尽共同话语.两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有着那样多的相似之处:相似的古老文明,相似的历史遭遇,相似的未来憧憬……  相似文献   

15.
埃及的纸草     
在埃及尼罗河畔的三角洲地带,茂密地生长着一种叫纸草的水草。如今。这种草只零零散散地残存在埃及遥远的国境边缘——尼罗河上游地区,还有西西里和叙利亚等地。这种草长年生长在河水不到一米深的浅滩里。半圆三角柱形状的茎呈绿色,有人的拇指一般粗,全长为二米左右。对埃及人来说,纸草自古以来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之一。他们曾用纸草作成食品,用它的汁做饮料,用它的茎做衣服、鞋、柴、绳、帆布、船等。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二章里曾记载着  相似文献   

16.
1983年3月18日,埃及举行了筹备已久的艾资哈尔大学一千周年纪念会。艾资哈尔大学是埃及开罗的一所目前拥有六万五千余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它是伊斯兰世界的最高学府和最大研究机构、学术和文化中心,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艾资哈尔大学的千年历史,可以说是埃及和整个阿拉伯世界中世纪史的缩影。它对伊斯兰文化和阿拉伯语的研究、发展、推广和捍卫,对埃及科学、  相似文献   

17.
川流不息的尼罗河自南而北,穿过非洲广阔的撒哈拉沙漠,注入地中海。千百年来,它不仅孕育出古老灿烂的法老文明,也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热情奔放的埃及人。舞蹈便是埃及民众热情活泼、开朗幽默性格的完美体现。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将他们的舞蹈雕刻在庙宇和坟墓的墙壁上,保留至今。壁画《乐女》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在古埃及人崇拜的众多神灵中,形象为牛头、女人身、两只牛角托起一轮太阳的哈特乎尔神,就是专司爱、音乐和舞蹈的神灵。提到埃及舞蹈,人们熟悉而且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东方舞。这种以扭动腰、臀部为基本动作,时而柔美…  相似文献   

18.
文字 ,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是人类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很难想象 ,没有文字的先民是怎样艰难的生活。文字的产生 ,在人类面前展现了文明的曙光 ,人类社会也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恩格斯语 )。文字产生以前 ,人类曾用结绳、契刻或图画帮助记忆。世上的古老文字都由图画发展为象形文字 ,又由象形而表意。随着岁月流逝 ,它们消亡或演变为符号。像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 ,已分别在公元前 4世纪和公元5世纪消失。而今华夏子孙引以自豪的是 :当久已消亡的埃及、巴比伦古文字成为今天学者稽…  相似文献   

19.
古蜀文明是在一个自成单元的特殊地理环境中独自产生的,它的产生与古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蜀文明从根本上说,应属于原生性质的文明,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文明,其基本特征为:第一,为亚热带低地农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第二,它拥有吸纳众多外来文化因素,并将它们熔铸为一炉的文化气质;第三,为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及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之于城市,是文化的标志,是城市的品位;之于市民,是知识的海洋,是精神的家园。全世界究竟有多少图书馆?号称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也说不清楚。这里介绍四个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它们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别致,秀外慧中。如果你有机会走过那个城市,千万别错过了“图书胜地”。“复活”的世界书库———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2200多年前,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以“收集全世界的书”为己任,成就了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在地中海传播文明几百年。然而,它却屡遭劫难,最终被毁。2001年,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埃及政府的多年努力,新的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