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编辑的身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编辑不仅是技术园丁,同时也是青年导师、文化产品的生产者、知识型专家,正是这种多维身份的建构,铸就了中国现代报业的黄金时代.借鉴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编辑的多维身份建构,拓展数字时代报纸编辑的身份边界,乃是新时代中国报刊传媒振兴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4.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是中国报纸副刊在百年发展史中逐渐形成的办报思想。副刊丰富了新闻纸,充实了新闻纸,是新闻纸的风景、亮点、品位,从而曾经有过一段风光无限的日子。但是在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随着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副刊却陷入一个无所适从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张金良 《新闻窗》2005,(4):55-55
报纸作为新闻纸,其新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报业的发展,一种新闻性较强的大副刊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强势地位。这种大副刊,就是报纸上内容与形式都有别于新闻版的特殊版面,即综合性副刊和专刊。  相似文献   

6.
副刊,是“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早年的副刊常常是版面补白的“混编”和随报赠送的“附张”,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名称的版面。从鲁迅先生为北京《晨报》副刊起名,到约定俗成,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报纸副刊走势已呈现新的格局、无论是其内涵或者是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 近年来,报纸越办越多,报业竞争愈演愈烈,读者在琳琅满目的报纸中,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在新时期,报纸副刊究竟该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呢? 找准定位争取读者 副刊要争取读者,必须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  相似文献   

7.
李涛 《新闻知识》2002,(8):33-34
副刊是一张综合性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上许多软调子新闻,各类趣味性、知识性的文章,都可以归结为副刊的范围。本文所指的副刊,是专指报纸的文艺副刊,即最具副刊特色的一个版块。  相似文献   

8.
我国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报纸不断出现,报纸的信息量日益加大。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报纸的文艺副刊——报纸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一些报纸所忽视。许多报纸文艺副刊地位下降,版面变得很少,功能萎缩。有的报纸甚至已经取消了文艺副刊,代之以文化娱乐版、生活版,等等。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李灿 《新闻知识》2001,(4):33-34
(一)仿如一夜之间,传统副刊的周围已衍生出一簇簇陌生的副刊种类来,呈现出摇曳多姿、生机勃发的态势。仔细阅读最近的一些报纸,便会发现有的报纸不仅新闻版办得十分出色,而且,副刊园地也万木峥嵘,蓬蓬勃勃。另有一些报纸则明显弱化了多少还有些掣肘的新闻版面的改革,而用尽全力于副刊上,针对这种做法笔者虽不敢苟同,但他们把副刊办得温温馨馨、多姿多彩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新闻版是“记者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副刊更多关注的是“读者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说什么”。因此,作为对变革时期读者需求的一种迎合或关怀,报纸…  相似文献   

10.
2004年9月9日的《南方周末》刊登《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只是发出了对当代纸媒体传统副刊“没落了”(龙应台语)的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当代纸媒体副刊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精神炼狱:要么向大众化投降,要么在传统学精神高蹈中阵亡。与当代纸媒体的新闻版面强烈扩张相比,传统副刊版面被挤压到报纸的边缘,随时有可能被驱逐出境。面对这种困境,一些热爱副刊、对副刊抱着深厚感情的化人开始反思副刊地位,并从中寻找突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闻性是报纸副刊的本质属性。在引进新闻策划和新闻手段之后,报纸副刊会进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新闻魅力。通过打造大文化副刊,将文学与新闻互相渗透与和谐融合,实现报道形式的创新,在强调文学性和文化底蕴、强调作品审美作用的同时,强化新闻性,更具形象感染力和时代生命力。这应该是报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新形势下振兴报纸副刊的必由之路和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2.
陈娜 《青年记者》2007,4(12):55-56
从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办的中国第一份报纸副刊《消闲报》创刊,中国报纸副刊走过了一条百年求索的漫长道路,这期间,副刊所更替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有其由外到内的深层次蜕变。本文以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的四个大阶段为顺序,一窥中国报纸副刊功能的嬗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跨入新的历史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报业逐渐被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报业竞争激烈,报纸业态日渐多元化的情况下,报纸副刊的出路何在?去年岁末在上海参加由中国记协、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上海记协、解放日报主办的“2003年中国报纸副刊论坛”的全国30多家报纸副刊的代表,围绕会议的主题“副刊的创新与发展”热烈研讨,各抒己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5.
吴阿娟 《传媒》2013,(5):19
本刊讯4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今晚报社主办,今晚传媒发展研究所、今晚网承办的"报业专副刊编辑思路专题研讨会"在今晚传媒大厦举行。来自《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扬子晚报》等全国22家主流平面媒体的专家学者、专副刊负责人及编辑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平面媒体专副刊如何进一步提升优势、深化阅读,有效应对新媒体挑战。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李凤祥、今晚报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报纸副刊纷纷从报纸上消失。保存下来的副刊则悄悄地改弦更张——从主要刊发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等变更为主要刊发生活随笔、杂文、寓言或不拘形式的一些短文甚至句子。为了与传统意义上的副刊进一步明晰差别,其中一些副刊的版名亦弃旧更新,如有的副刊启用了诸如《生活笔记》、《生活手记)、《城市笔记》、《白话人生》等版名。这些副刊强调:文章为“记录体”,保持非创作性,亦在反映大众生活的原味(非艺术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