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援助目前还存在着目标认识上的偏差、对贫困生心理解读不到位、内容和方法单一化等问题;教育援助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导致贫困生教育援助达不到预期效果;必须明确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的目标,找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不断创新教育援助方法体系,才能使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实施的伦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实施过程中渗透着伦理价值。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正义观念;高校要确保程序的正义;国家要保障制度的公正。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援助工作的不足及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援助贫困大学生使其完成学业,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但是。援助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在资金注入、“心理扶贫”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和收费制度改革过程中,贫困大学生群体规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保障这部分群体在校期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我国已经建立了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然而这一机制还存在制度不完善、覆盖面和受益面狭窄以及教育援助水平不高等问题。应该继续完善现有“奖、贷、助、减、补”的制度,加大政府投入,不断拓展筹资渠道和加强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援助。  相似文献   

5.
贫困学生在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的同时,还不同程度地承受着社会竞争、环境刺激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和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带来的心理负荷,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因此,了解、掌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等院校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重要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大学生因经济拮据及学业压力繁重,承受着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存在着悲观、逃避、焦虑、抑郁、依赖、懒情等心理问题。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帮助贫困大学生真正、彻底脱贫;利用高校的党团组织,营造勤俭节约、诚信感恩的校园氛围;完善高校心理服务咨询机制,加强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如自卑、抑郁、人际交往敏感、焦虑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作为引领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向的一面旗帜,通过营建积极是校园生态、激发自身主动性、建立积极信念和提高心理弹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不良的心理困扰,促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并对未来的社会适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调查显示,相比于无需回报的无偿资助,大学生更喜欢的资助方式是通过自己努力学习与辛勤劳动付出的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方式,或者是基于平等合同关系的国家助学贷款方式。贫困大学生在获得资助时心理体验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体验是消极的,因此,在工作中要探索经济资助和心理援助相结合的路径: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动态的心理档案;注重贫困生的心理体验,强调资助过程的心理援助;积极开展学习帮扶,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学习困难;关注贫困生的人格特点,促进贫困生的人格完善;突出重点、创新形式,提高心理援助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理论,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同样也应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可不容置疑的是,一系列不和谐因素对高校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其中之一就是贫困生问题.本文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采取什么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经调查研究显示,相较于无偿资助而言,大学生更倾向于接受自己付出劳动的奖学金或者以勤工俭学形式、国家助学贷款方式得到的资助。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获得资助时心理表现是积极的,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心理是较消极的。本文主要以经济资助与心理援助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研究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可采取的策略,以期对促进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66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278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照,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低于常模;(2)贫困女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低于贫困男生;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以及个人取向家庭自我价值感等方面有显著的年级差异;(3)贫困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的许多方面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虽然面临着冲击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要站在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坚持与加强,与时俱进地探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主要是集中于经济帮扶,而对其学习学业、人际交往、就业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和帮扶相对缺乏。构建高校贫困生大资助体系,突出育人在资助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完善学习模式,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部门管理不够到位、教师指导不够深入、学生投入不够专注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更新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励专业教师转换角色等更加合理的项目运作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教育公平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家资助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认定标准,建立贫困生档案和数据库,完善宣传、监督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廉洁意识也较淡薄,在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学生干部中,也出现了一些有违诚信和公正,运用权力或机会谋取个人私利的现象。而大学生的廉洁教育乏力。应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廉洁教育的内容,建设校园廉洁文化,建立健全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廉洁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7.
对某高校2015-2018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的分析发现,来自不同地域大学生的发展水平四年间差异显著并与生源地经济水平显著相关,尽管四年间中西部地区生源学生与东部地区生源学生的差距不断缩小;大学生发展水平受个体人口学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和生源地教育经济条件影响,其中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最大。生源地区教育经济条件的影响持续整个大学阶段且时空异质性显著,其中人均GDP因素的影响东强西弱,平均受教育年限因素的影响西强东弱,人均教育经费因素的影响西强东弱、南强北弱。  相似文献   

18.
素质结构的失衡呼唤着大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分析大学生素质的结构及其特征,探讨大学生素质构建与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大学育才与大学生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的知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应该享有知情权,以便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增强大学生与管理者的民主意识,提升高校的教育服务水平。但目前从法定的知情权到现实的知情权尚存在一些障碍。为了维护大学生的知情权,要努力拓广信息传播途径,更新管理观念,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信息监督,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国家发展战略和人的全面发展战略的高度,就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