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最有影响的考试 ,考试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 :“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必考科目的思想政治课 ,要积极进行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实行开卷考试 ,是推进中考政治、深化考试改革、促进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落实的必然要求。而命制好一套开卷考试政治试卷 ,是考试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现结合我市近两年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命题实践 ,谈谈我们的一点认识。实行政治开卷考试 ,要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有利于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 ,有…  相似文献   

2.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最有影响的考试,考试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必考科目的思想政治课,要积极进行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实行开卷考试。是推进中考政治、深化考试改革、促进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落实的必然要求。而命制好一套开卷考试政治试卷。是考试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现结合我市近两年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命题实践。谈谈我们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近年来,我省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对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它是我们全面贯彻和落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它是评价考试制度的一种新的尝试。这一开卷考试形式打消了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的那种对待考试的"严肃性"与"沉重感",但与此同时也使很多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走进了对开卷考试认识的误区。现  相似文献   

4.
自上海市 1998年首次中考中出现开卷考试题以来 ,开卷考试作为考试改革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省、市在中考中所实践并认可 ,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经过几年来的考试改革实验 ,我们可喜地看到了由开卷考试给教学改革带来的显著变化和良好势头 :开卷考试为转变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推进作用。但是 ,与此同时 ,我们也明显地看到 ,许多课目的教学在应对开卷考试所要求的变革之时 ,显得那样措手不及、步履维艰 ,甚至是苍白无力。因此 ,对于开卷考试 ,我们有必要继…  相似文献   

5.
中考文综实行开卷考试,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卷考试有三大特点:试题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性;阅卷的采意性。如何适应开卷考试?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全面复习,夯实基础;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关注热点,学以致用;解题指导,训练到位。  相似文献   

6.
张素梅 《成才之路》2011,(13):91-I0020
实行开卷考试是近年来中考政治学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开卷考试,很多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学习方法不对、能力不高等问题。根据开卷考试和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一、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益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  相似文献   

7.
开卷考试与政治教学改革张伟1996年中考政治学科采取了开卷考试的方式,这是省教委为贯彻国家教委关于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沉重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也使政治课的教学真正地承担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关于 2 0 0 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 :思想政治课可实行半开卷考试 ,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开卷考试。今年全国有些省市的政治中考实行了开卷考试 ,如河南、上海、青岛、威海、太原、阳泉等 ,这预示着开卷考试已成为近年内政治课中考改革的方向。一、开卷考试的目的开卷考试是在中考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从考试形式本身来看 ,它不是一种新面孔 ,但把它放在选拔性考试中 ,则是一个新事物 ,因而我们也必须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它。从实施背景来分析 ,开卷考试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 ,二是为了促…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许多地区开始尝试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之突出弊病,就在于它将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引向为考试而死记硬背的“死胡同”,而开卷考试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虽  相似文献   

10.
《安徽教育科研》2002,(5):30-32
2002年的初中升学考试,我省政治学科第二次实行开卷考试,这是适应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措施。在去年实行开卷考试之后,全省初中政治教师根据开卷考试的指向,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模式和方法,改变了过去那种教条条、考条条的做法,使课堂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改变了死记硬背的机械学法,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政治课历经了32次改革,仅1976年至今就有过十余次之多。最近几年,思想政治课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走进了“素质教育”;考试制度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了开卷考试;课程改革突破“偏、难、繁、旧的包围”走进了新课程。尽管如此,政治课改革还不完善,素质教育仍有障碍,开卷考试存在弊端,新课程有不足,因此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必须“灌输”与“探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指导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思品的开卷考试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种考试方式相对于闭卷考试而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了,会导致学生放松对这门课的学习,结果在考试时出现许多问题。开卷考试实质考的是学生的能力。因此,面对开卷考试方式,教师应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改变传统老套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应对开卷考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今年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继续实行开卷考试,这是促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全省思想品德课教师根据开卷考试的指向,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模式和方法。它改变了过去教条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政治课实行了开卷考试,这是向素质教育迈进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拍手称道.政治课不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取而代之的是能力的培养与情感价值观的塑造,以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实行开卷考试,是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使初中社会、政治课教学的评价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继续坚定不移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等目标的基础上,开卷考试的命题内容显示出灵活性、开放性、层次性、探究性、综合性等众  相似文献   

16.
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进行教育改革,包括考试形式的改革十分重要而又紧迫。思想政治课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正是顺应这一要求而进行的重大改革,有利于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育目的。政治教师应该采取措施,优化教学,积极应对开卷考试。一、打牢基础,抓好新授课这一环节“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地基,再美好的蓝图也难以实现。抓好新授课阶段的教学是开卷考试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呼唤创新,开卷考试应运而生。新生事物往往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不能冷静对待,盲目从新,收获的只能是失望。因此,大家在尝试开卷考试之时,必须对此有一个认真的思考,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结合我区实行开卷考试的一些做法,谈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一、充分认识开卷考试的意义,明确为什么而开卷充分认识开卷考试的意义,明确为什么而开卷,有利于细心、周到地组织这项工作,使之落到实处。开卷考试的意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理解:1.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政治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初中政治学…  相似文献   

18.
一、考试改革概况为了发挥考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指挥棒”作用,青岛市1997年初中毕业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初中政治学科将原来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改为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成绩占60%,闭卷考试成绩占40%。闭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识记与理解情况,主要采用辨别题、选择题等题型。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灵活、综合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采用理解说明题、分析说明题等题型。先进行40分钟的闭卷考试,休息、预备20分钟后,再进行60分钟的开卷考试。…  相似文献   

19.
中考文科综合(舍思想政治、历史)科目实行开卷考试,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中考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体现,是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一项成功举措.如何应对中考文综的开卷考试,是教师、学生面临的一个新任务.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思想品德课开卷考试的应对策略:1.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2.采用开放式课堂,鼓励学生创新。3.把握时事政治,联系日常生活。4.强化训练,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