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淼  邹凯 《高中生》2012,(16):26-27
主持人董卿从小就被父亲严格教育。他曾给董卿的童年带来"阴影",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女儿。有一天,父亲举起酒杯向她致歉:"这么多年来我不应该用这种方式对你……"如今,董卿感叹,自己的成功其实离不开父亲的"魔鬼"教育。按照今天的说法,董爸绝对是一位"虎爸"。作为家里的独生女,董卿从来都没尝到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她讲  相似文献   

2.
从7岁开始擦地、刷碗,中学放假到宾馆当清洁工,早上到操场跑1000米……这些父亲曾带给董卿的童年"阴影",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女儿?如今,董卿感叹,自己的成功源自父亲的"魔鬼"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父亲要求严厉袁不许小董卿照镜子董卿在上海出生,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7岁被父母接  相似文献   

3.
美的教育 也许,有不少人认为,董卿的美不在天生丽质,更多的来自于她的端庄、大气、智慧、得体等综合素质。而这份美,完全是她的父母后天教会她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年仅16岁的武亦姝火了,主持人董卿火了,熟悉的人坐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几乎都是关于诗词大会的话题。吟诵的是古诗词,蕴含的是文化美。《中国诗词大会》犹如一股清泉流入每个人的心间,挽救了无数的手机"低头族"和电脑"游戏鬼"。它创新使用新媒体和新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央视春晚中,来自中国台湾的魔术师刘谦表演的近景魔术无疑是最让人们瞠日结舌的.刘谦在亿万观众面前把主持人董卿的戒指变到鸡蛋里的一幕,让众多观众心跳加速.  相似文献   

6.
开心语文     
<正>给人信心的董卿●文/宋冬强中国的电视观众,没有不知道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的。她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赢得了人们的称赞。她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她语文学习的成功。董卿的主持艺术让人回味无穷。2012年年底,央视组织了"直通春晚"歌唱比赛,由全国多家卫视推荐的36名选手为圆"春晚"梦,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管是初出茅庐的90后小花,还是久经沙场的70后老将,在追寻音乐梦想的道路上,谁都不愿提前驻足,成为绚(xuàn)丽舞台下的默默看客。  相似文献   

7.
"美"的产生     
一、前言 在西方文明的源头,美与善同义.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里对"美"下的定义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后来古典主义认为"美在形式",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认为"美即完善",英国经验主义认为"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德国古典美学认为"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俄国现实主义认为"美是生活",各学派见解均不同.  相似文献   

8.
高等美术教育应是培养具有美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创新型教育.要实现创新教育就必须抛弃陈腐的"技术至上"、重"术"轻"美"观念,以学生把握"美"为重点,从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做到以"美"导"术","美"与"术"的共进.  相似文献   

9.
<正>董卿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2017年9月28日,中政参一次远见卓识的安排,让我有幸成就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700多名优秀教师的"遇见"。这些天,兴奋激动之情一直充盈心间,兴奋于建兰中学学生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和自信阳光的学习态度,激动于陈骞老师的博学及对学科理念的深度思考。一、深度追寻,唤醒灵魂之美教学"感受生命的意义",陈骞老师对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10.
王尔德童话的"三美"指幻想美、诗意美和感伤美.幻想美是他童话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童话的特征所决定的.诗意美体现着他对童话语言的运用.而他的童话总给人以感伤美,这是作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反映,是他童话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张达明 《初中生》2011,(34):28-29
2010年11月5日,中央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网上评选揭晓,董卿毫无悬念地成为"十佳"之一。这是她继2009年被授予"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之后获得的又一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貌似神离"假忠实,"动态对等"真忠实和克服文化异质性实现"创造性"忠实三方面论述了"忠实"与"美"的有机统一,批驳了"忠实"与"美"的二元对立。同时,提出"忠实"是一个逐渐完美的过程,而"美"是"忠实"最大值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中国画的绘制、欣赏与教学中,人们总是从美的角度入手,以美来形容和描述大师们的许许多多的作品,把大师们的每幅作品都看成是美的,甚至是完美无缺的.人的精神发展的潜在无限性决定了人类追求"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与"美"相伴的"丑";"美"与"丑"是共存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国画才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纵观古今所有中国画的各种论述、著述均不见有关"丑"字的只言片语,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画中全部是美,而无"丑"的立足点呢?就让我们先看一下山水画中"丑"是如何表现的.  相似文献   

14.
"错"中求"美"     
"错"--一个大家都不怎么喜欢的字,但它却随时跟在我们的身边.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错都是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在课堂中,笔者认为学生的"错"是一种美,也是一种教学美.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要求人们"五讲四美",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准则.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讲求"五讲四美","五讲".即讲"读"、讲"写"、讲"交流"、讲"质疑"、讲"创新",这是语文课堂的基本功训练;"四美",即视觉美、听觉美、感觉美、自觉美.这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做到这"五讲四美",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新解释闻一多"诗言志"三义回忆、记录、怀抱.指出诗乃"止于心上"即记录,与拍拉图"诗言回忆"同一命题;诗即"誌",是诗人以记忆为源,用语言记录审美意象,使诗美摇曳生姿;诗即"志",乃"心之所之",诗人的心态是诗的内在形式.呼唤把蕴藏在人民群众生活矿藏的诗美挖掘出来,记忆诗美、记录诗美、弘扬高尚诗美,表现崇高理想,显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7.
"美"在先秦儒家美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先秦儒家美学对这个概念的界定是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的否定的方法,强调审美意义上的"美"不是"善";肯定的方法,一方面强调美与"情"有关,这种情不是生理快感,另一方面强调"美"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是一种有特定意义的"文".先秦儒家美学之"美"可以界定为能传达情感或引起情感反应的"文".  相似文献   

18.
董卿是一位从上海成长起来,如今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两次获得金话筒奖的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中那富有思想性、感染性、趣味性的语言是她主持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执教的<白鹭>,感受其"对话"教学的独特魅力,获得巨大的美感和无限的享受.白鹭是美的,孙老师的课也很美.美在师生互动的"对话",美在"对话"中的情、"对话"中的趣、"对话"中的味.  相似文献   

20.
石琳 《华章》2010,(25)
<红楼梦>中,曹雪芹虽做出了"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这样的感叹,但"人间"却实有"兼美"--史湘云.史湘云是<红楼梦>中最完美的一个艺术形象,颇具有名士风度.她性格的这种完美正是体现在她的"兼美"性,即其雅俗兼之之美,动静兼之之美,悲乐兼之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