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唯理性的误区,而非理性因素对学生道德认知过程具有诱导和支配作用,对道德认知发展具’有激励和推动作用,对道德行为判断具有评价和选择作用,对道德实践具有导向、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因此,非理性因素在人的道德素养与道德行为养成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的创新能力的一翼,具有自我扩张、自我创新的冲力。在创新中,非理性因素既有积极作用如精神动力机制的导向、驱动、调控和弥补作用以及非理性创新能力的弥补作用,又有消极功能如精神动力机制的抑制作用等。要想规避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就必须理顺理性与非理性在创新中的关系,实现理性与非理性对创新的"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德育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 ,德育效能低下一直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在反思德育效能低下的成因时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我们认为 ,分析探讨目前德育效能低下的原因 ,必须重新审视德育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德育实践表明 ,道德规范的灌输同受教育者德性的成熟和发展并不是一回事。道德认识固然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要素 ,然而在道德实践中 ,任何人的道德意识活动都离不开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价值评价等因素的作用。本来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区分 ,仅仅在品德心理结构因素分析中才是可能的 ,否…  相似文献   

4.
非理性因素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应重视教育研究中的非理性因素。教育研究中的非理性因素表征在多个方面:非理性因素相关问题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域;研究主体的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生活化、文学化和叙事式等彰显非理性因素的手段丰富了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研究者应加强对教育研究中非理性因素的合理应用,要充分认识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性,要深化和扩展对教育中的非理性问题研究,要发挥非理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积极作用,要将意义化的教育学知识作为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5.
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必须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使教学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要发挥品德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教师就必须追踪课堂,延伸课后,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进一步优化品德课堂教学的效能。1.制定道德规范,让教学目标具体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及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借助于班集体相应制  相似文献   

6.
认识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是特指在思维活动或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及通过非逻辑的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情感、直觉、灵感、信仰、意志、习惯等要素。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一起,共同构成人类认识的完整形式。本文将以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生作用的根源、方式以及非理性因素同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分析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发生作用的根源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其深刻根源的。这一根源就是潜意识。从最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道德行动的正确目的如何获得的讨论中,由于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伦理德性给予目的,而伦理德性又是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德性;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伦理德性是非理性部分听从理性的德性,而且伦理德性不能离开实践智慧而存在,因而对于道德目的的确立问题的讨论就出现了理智主义与非理智主义之争。通过对不同主张的分析可知,尽管伦理德性是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德性,但却是非理性部分听从理性的德性;其形成,即习惯化过程本身就需要理性的参与;并且,道德目的在确立及其实现过程中受到理性的规定。如此,这一方面反驳了非理智主义者所认为的伦理德性给予目的是一非理性过程的主张,另一方面又分析了理性因素在目的确立过程中的具体发生及其功能,从而辩护并推进了理智主义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人性这一人学视野出发,提出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在德育中的作用,并从德育的现实诉求、非理性因素在德育过程中多方面的作用、非理性因素对德育效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问题学生"是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分析了每一种不良因素在"问题学生"形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加强人们的道德与法治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来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素养,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刻不容缓的事情.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容易形成过激的思维意识,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其能够形成自身的道德素养,形成自我约束,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对自身学到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在"让学引思"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大学生存在将道德信仰的认知与道德行为割裂,甚至对有关道德信仰内容采取批判、否定的态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学生道德信仰的形成具有明显效果。笔者列举了相关教学案例,并进行分析,对进一步发挥"实践教学"在大学生道德信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加强中小学生的"立人"教育尤为重要.写作教学与"立人"教育之间有密切联系.利用写作教学中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结合人的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的知、情、信、意、行,让学生形成知、情、信、意、行正确的内在转化.使学生形成独立意志和灵活、勤劳的优秀品质.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已形成的正确的内在转化进一步外化为行动,从而达到"立人"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人性的视角看,次道德行为的存在有着复杂的人性善恶根基,具体形成于人性中理性与非理性因素之间的角力过程。人性中的理性因素塑造于人的社会化过程,构成人性向善的主要根据。为此,在人性的社会化塑型中,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各个层面的教育以及社会施加的恰当法律强制,有助于妥善地处理社会中的次道德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在提高道德认识中,进行自我教育“明理”是学生形成道德认识的重要环节。在“明理”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道德需求出发,利用学生的道德经验,使学生意识到道德问题的解决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此时,学生的需求就会转化为对道德问题探讨的能力,使学生自己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认知因素中的品德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是进行道德认识活动的重要因素,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如今,自主的学习已不断融入教学发展中,道德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学习科目之一,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中介作用,将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在道德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辅助和支持,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中的非理性因素主要包括了需要和动机、情感与意志、信仰与信念、直觉与灵感等几个方面,各种非理性因素往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高校德育中并发挥着作用.适度的非理性因素往往对德育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旦非理性因素脱离理性的指导就可能产生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负有重要的道德责任.教师的道德责任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教育引导和道德示范作用.在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里,教师的道德责任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尊重、理解以及召唤等方式澄清和引导价值的生成,从而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机制,不仅是揭示学生道德发展规律的需要,而且也是针对性地开展学校道德教育并提高其成效的需要.本文在对道德内化和道德外化的重新认识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的不同观点,构建了一个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内化--外化交替转化模型,比较全面和真实地揭示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公职人员从政道德问题,包含公职人员从政过程中的道德规范及道德选择、道德评价等一系列道德现象。道德规范的多元性和道德行为在社会中的复杂性决定了,公职人员的私德情况对其从政行为的"善恶"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对从政道德的规范形成,道德选择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公职人员的道德评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强燕 《学子》2014,(11)
正一、直面学生生活,引起情感共鸣没有情感作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1.连接生活,激发情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但因为儿童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原因,使他们对生活缺乏真切而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