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读书报》载《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是如何出台的》 一文,披露了凝结毛梓尧老人心血的人民大会堂平面设计图形成和失而复得的经过。一份如此重要的图纸失而复得固然可喜,但要使此类事件不再重演,有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重要问题。 当年,毛梓尧的设计方案,是在三个方案的反复讨论比较中被同意推荐上报的。在“他完成平面设计图后,又继续画了立面图、剖面图和彩色效果图。”但“原园上交后没有保留下来也没有留底,仅留下北京建筑设计院晒的一套蓝图,这套设计图一直保存在家中。”“文革”期间,毛梓尧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 下放…  相似文献   

2.
“汉文化整体研究”,是法国远东学院研究员陈庆浩于80年代提出的。他说,本世纪前,中国古籍在东亚广为流传,日朝越等国的知识分子均喜欢用汉文写作;本世纪后,这种情况才起变化。现在,对东亚各国散佚严重的中国古籍,应当作为汉文化整体的有机部分加以抢救整理。陈氏的这一倡议得到  相似文献   

3.
著述缘起 先祖杨树达先生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和史学家,在他一生的学术事业中,历史文献的整理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整理古籍,既采用清代朴学家的办法,又“绳之文法,推诸修辞之理”①,故能成就其学术。其功力在考据,整理古籍多用考据的方法,涉及义理者不多。但他有一部著作,“一以大义为主,考订之说概不录入”,这就是《春秋大义述》。 《春秋》一经,寓褒贬于微言大义之中,但这微言大义却散在篇中,茫无统纪。《春秋》三传中,《左传》是从史的角  相似文献   

4.
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旦学报》一九九三年第三期发表陈思和的文章,指出,出版乃是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的安身立命之地。从文化的角度看,知识分子所依附的“皮”并不是社会上某一阶级或阶层,更不是统治集团,而是中国的学术文化传统。在“君臣模式”的社会机制里,知识分子的自身价值是靠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借助政治来实现的。只有当知识分子的学术传统被排斥在政治领域之外时,才会考虑通过招生讲学和整理古籍去传播学术。由孔子建立起来的学术传统,正是通过无数图书一代一代相传而保存,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根本。于是中国知识分子与出版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新古籍”拓荒者陈子善张放喜欢中国现代文学的人,没有不知道陈子善先生大名的。不是因为他的文名有多盛重,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位“新古籍”园地里孜孜不倦的园丁,以及十余年间经他手整理编辑出来的许多具有权威性的代表著作,知名于世,“远销”海外。从80年代的郁达...  相似文献   

6.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15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结合本馆业务需求在馆藏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根据经验,我们提出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应当遵循3项原则: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推行的业务不交叉;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古籍工作现实,推进古籍保护业务的开展;调动高校图书馆古籍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广泛参与,早出成果。高校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之初应当尽快推进各高校图书馆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倡联合协作,整理编辑出版《全国高校图书馆所藏未刊善本古文献丛刊》;推动各高校利用馆藏古籍开展协同服务教育教学;组织研发适用于各馆实际业务需求的“高校古籍资源服务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15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结合本馆业务需求在馆藏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根据经验,我们提出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应当遵循3项原则: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推行的业务不交叉;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古籍工作现实,推进古籍保护业务的开展;调动高校图书馆古籍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广泛参与,早出成果。高校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之初应当尽快推进各高校图书馆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倡联合协作,整理编辑出版《全国高校图书馆所藏未刊善本古文献丛刊》;推动各高校利用馆藏古籍开展协同服务教育教学;组织研发适用于各馆实际业务需求的“高校古籍资源服务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如果认真翻阅一下《名师讲义》,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是天津古籍出版社社长刘文君2006年接受《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时的结束语。那时,《名师讲义》丛书已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好评,也被业内人士视为天津古籍社的品牌图书。但刘文君或许没有想到,天津古籍还未来得及充分享受“老讲义”这块招牌带来的荣耀,一股“老讲义”丛书出版风就已在图书市场悄然刮起。  相似文献   

9.
1967年的陈毅     
《出版视野》2009,(6):36-37
在“文革”中,面对涌向外交部的红卫兵,陈毅曾慷慨陈词,作了“我这个外交部长”的即席答辩。这篇讲话被当做“大毒草”.许多话被当做反动言论。1968年11月,王洪文等人制作了《陈毅反动言论小集》。本文系作家叶永烈整理的陈毅讲话录音的记录.  相似文献   

10.
十年浩劫,斯文扫地。1967年南京图书馆(下称南图)造反派制作了两块牌子,上书“反动学术权威”,汪、钱二老无端各挂一块。阴霾扫除,乾坤朗朗,转眼到了1986年,江苏省文化局(现文化厅)为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建高知楼,汪、钱二老有幸各分一套(汪老因故未住),从此告别陋室,党的  相似文献   

11.
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怎么搞,怎样才能适应即将到来的文化学术发展的需要?这是近一年来不少同志议论较多的问题。因为工作和爱好的关系,平时也曾有些想法。现在,根据同志们的意见,我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份材料,供领导同志参考。目前的现状一提起古籍,人们总是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来形容其多。但是,这几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使原来速度就很慢的整理出版工作处于停顿状态,社会上少量流通的古籍(木刻本、新印本)损失相当大,不少人的藏书不是被强行烧了就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悠久,古籍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水火灾害的影响和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查禁、焚毁等原因,相当一部份古籍巳经失传了。因此,重视、加强对古籍抢救、整理和保护,并加以研究和利用,不仅对于正确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我国“四化”建设和两个文明的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解放前北京古旧书业的发展概况我国是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最早的国家,公元前一世纪已有纸张出现。当时的书籍全靠人工抄写来传播,费工大、产量低。到了八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最完备的史书”,这是大哲学家黑格尔不无羡慕的概括。整理出版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尤其是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推广以后,古籍的整理出版成为一门艺术、一项事业。本文试就40年来的整理出版概况作一描述,并探讨当前古籍出版的问题。40年来古籍整理出版脉络虽一波三折,但终于重兴,走向全面发展。1、从1949年到1966年。是复兴、全面规划阶段。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校注本  相似文献   

14.
检校名山七五年,琳琅万卷覩新篇。中华文史留宏业,古籍垂辉岁月研。这是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著名版本学专家顾廷龙先生为中华书局创立75周年的题辞。言其75年来检校古籍,宏图伟业,足以功垂青史。学者的赞赏自是溢于言表,但就中华书局所从事的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整理古代珍贵文献这一事来说,也并非言过其实。中华书局的历史和现状怎样?他们在如何工作?怀着浓厚的兴趣;我专程走访了“中华”。总编辑李侃同志、编辑家周振甫同志和总编室副主任黄克同志分别接待了我。所见所闻,在我面前展现了古籍整理出版领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宝刀不老,老社新花,  相似文献   

15.
顾广圻是清代中叶一位有名的校勘学家。他除了教书之外,几乎以毕生精力始终不渝地从事于古籍的校勘与整理。因此,他在这方面的成就被认为是高出于同时代的许多人的。清代学者李兆洛在《顾君墓志铭》里说:“一时如抱经学士、怀袒观察父子、竹汀詹事无不兼擅其长,而无和顾涧苹学博,尤魁杰首也”,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他在死后却不太为人们所重和了解。故其年谱的作者赵诒琛说:“特以不得科第,仅以县学生终,而学者鲜有讲求版本目录之学,于是百年来,邑人有不能举其姓名者,  相似文献   

16.
近代公共图书馆古籍服务思想、公共图书馆职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无一不表明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的重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在坚持古籍保护的同时,充分利用古籍保护成果,大力开展古籍阅览、整理开发与学术研究等服务,在合理使用中积极实现古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有绵延不绝的五千年文明史,其中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将近四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我国保存丰富的文化典籍,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浩如烟海,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一笔巨大财富。与其他专业相比,古籍出版虽然有着资源狭窄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但是,也没有任何一个专业的题材像古籍出版那样具有广泛性和恒久性的优势。像“二十四史”、“十三经”以及《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千家诗》等等都拥有众多的、世世代代源源不绝的读者,这是古籍出版中最大的优势。据调查,保存至今的古籍品种大约有10万余种,而实际上整理出版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加以整理,可以根据古书的内容、性质及流传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整理办法,或保存原貌,或整理提高,或普及推广,大致可分为5类:1.体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深远影响的经典性古籍,数量少,价值高,学术地位重要。2.流传较广、影响较广、为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基本古籍。3.需要普及的优秀古籍及选本。4.对专业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古籍。5.在历史上影响不大、研究价值不高的古籍。其中,普及读物是弘扬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籍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政府对古籍保护非常重视,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2005年春天,文化部、财政部又启动“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2008年伊始,国务院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三项措施的实施对古籍保护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此,我们采访了来鲁给“第三期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讲学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李致忠先生。  相似文献   

19.
古籍数字化能够有效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首次写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这是解决古籍数字化现存问题的良好契机.应利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各类古籍收藏机构已有的古籍数字化成果,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为依托,统筹规划,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20.
韩怡星 《兰台内外》2023,(18):78-80
周大烈所藏“华亭周氏图书”被其后人从20世纪90年代起,分三批捐赠给上海市图书馆、静安区图书馆和金山区图书馆。捐给静安区图书馆的藏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署要求,近年来静安区图书馆对周大烈“华亭周氏图书”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研究,包括古籍版本鉴定,破损情况调查,编写善本书目、善本书志和善本书录等,揭示善本的存世价值。本文旨在呈现“华亭周氏图书”的整理研究成果,展示静安区图书馆在古籍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