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中的代词系统是典型的指示语,人称指示语以人称代词为主要表现形式,标记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参与主体和话语本身的关系,并反映语用和文化特点。从第三人称指示语变异情况这一语言事实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表现出发,探讨其确指、代指、转指和泛指等用法及其语用特点,分析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第三人称指示语的变异以及语用功能,对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昌乐方言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构成形式及功能有其特殊性,文章在分类描写其具体用法的基础上,得出昌乐方言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具有合音词较多、沿袭古近代汉语某些用法、任指虚指的用法以及一致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以汉语汽车广告为语料,探讨了汉语汽车广告的人际意义是如何通过人称系统来表达的.研究发现汉语汽车广告里的人称代词的各种指代用法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通过不同的人称的使用促进了广告主和潜在消费者之间的平等协商和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今文《周书》的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我、予、朕、(印)”4个,第二人称代词“尔、汝、乃、而”4个,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3个,同时还有“某、自、己、人”4个特殊指人代词,人称代词种类齐全、指称功能完备且出现分工互补之势.今文《周书》人称代词的总体特点是周代的时代色彩鲜明,人称代词和名词共现构成同位语的现象常见,人称代词在使用中已显示出谦恭礼让的文化色彩.这些特点为从语言角度验证今文《周书》的语料时代问题及真实性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同时也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语料,发现今文《周书》一些人称代词的用法及语用功能与过去学界认为的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及语用功能有不一致的地方,这为重新认识上古汉语这些人称代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话题型微博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话题型微博人称代词用法不规范;常出现外指;非指称性人称代词较多。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基于多层面语言信息的消解策略,第三人称代词消解实验结果 F指数达到了85.83%。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的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分别称代言者、听者以及第三方,这是人称代词的无标用法,但是,在人称代词的具体使用中,也会出现称代形式与所指实体相背离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人称代词的有标用法。本文在描写人称代词的有标用法的基础上,从移情的角度分析了人称代词的有标用法及其体现出来的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7.
商丘方言的人称代词不太复杂,内部一致性比较高。目前仍没有表示复数的"们",没有整齐的单复数的对立,许多用法是近代汉语的遗留。撷取商丘日常生活用语语料,对商丘方言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和人称代词灵活用法,包括人称代词的变换以及泛化、虚化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敦煌变文人称代词初探吴福祥本文以《敦煌变文集》(以下简作《变文》)为对象,考察敦煌变文人称代词的用法与功能,并结合唐五代其他文献,探讨这一时期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以期为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研究提供一些材料和初探性的意见。第一人称代词1.1《变文》第一人称...  相似文献   

9.
"人称代词+的"不仅用来解释外语物主代词的词典意义,在汉语中也是表示领属的稳定形态.通过英语物主代词的英汉交叉分析及对"人称代词+的"的语内分析,我们发现汉语应该划分物主代词.其中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具有三种变异: "人称代词+的" "人称代词+0的"和"0人称代词+0的".这一分析符合汉语语法的内部规律、代词的特征,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英双向翻译.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人称代词和日语的人称代词在形态、用法等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日语里人称代词有谦称和尊称、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等语用上的差别,日常生活口语和正式场合用语有很大区别,其复杂程度要比汉语高得多。作者对关于日语教学中人称代词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1.
濮海燕 《考试周刊》2011,(74):106-107
在英语语法层面上.人称代词的形式取决于它们在句中各自所发挥的语法功能——作主语时,用主格:作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时。用宾格。这是传统语法的规则。长期以来,人们在语言实际交际中,对主宾格人称代词的用法一直争论不休,有时在口语乃至书面语中.存在着宾格代词用作主语、表语,以及主格代词用作宾语的语法变异现象,本文在英语人称代词的一般用法基础上,对这种变异现象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们"字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的含义用法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用在人称、物称代词后或指人、指物的名词后表复数;一种是用在指示代词后,相当于"么".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们"的用法远不止于此.文章列出河北蔚县方言中"们"的使用情况,旨在为辞书编纂以及探讨"们"字的发展演变提供实际语言的参证.  相似文献   

13.
泉州方言的人称代词在用法上与普通话的代词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文章对泉州方言人称代词的用法做了全面的考察,并将之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泉州方言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4.
指示语类委婉语是由人称指示语和时间指示语的语义变异构成的。人称代词语义变异委婉语的机制是通过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拉大或缩小:对于不属于同一心理领土的交际对象,信息组织者往往采用拉大心理距离的手段,而对于心理领土内的交际对象,信息组织者往往采用缩小心理距离的手段。过去时态是距离性的,而时态类委婉语就是通过将心理距离拉大,以表示不冒犯信息接受者的心理领土而达到委婉的。  相似文献   

15.
王秀芳  武婷  丘晓娟 《华章》2007,(11):194
反身代词是生成语法第一约束理论的研究对象."约束理论"是乔姆斯基以英语代词为语料来研究自然语言代词的句法行为而产生的一套原则.乔姆斯基将自然语言中的代词分照应语和人称代语两种.本文将对"约束理论"中的第一原则,即照应原则及其有关的概念进行概要阐述,并试用该原则的机制从分布、用法、复指三个方面对英语、法语反身代词与汉语"自己",的异同进行比较.本文提供了一些实例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对反身代词的特点和用法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指代词有三个重要功能:指示、区别和替代。同时,个别指代词的用法又超出了上述范围。而在新乐方言中,尤其在口语中,这种变异是大量存在的,表现为有大量的实无所指的非指代用法。指代词表现出了虚化、泛化的趋势,从而使其用法多样化、复杂化。  相似文献   

17.
“你”是不定指的人称代词周静,董忠“你”这个词一般是第二人称代词。这是常识,不须多谈。本文重点讨论作为不定指的人称代词的用法,就教于大方之家。在实际语言生活中,“你”呈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剖析开来,大约有三种情况:一、“泛指性的不定指;二、特指性的...  相似文献   

18.
人称代词通常指代确定的人或物,从而都有特指含义(SPECIFICREFERENCE),比如第一人称代词通常指说话人自己,第二人称代词指说话的对方,而第三人称代词则指所谈论的对象。但是,某些人称代词也可泛指一般的人或物,而不指特定的人或物,这就是人称代词的类指用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理解这些人称代词的所指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在反应现实的过程中离不开交际双方的心理因素,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常常会使人称代词偏离其常规用法,文章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这一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20.
陆娟 《考试周刊》2009,(20):40-41
汉语人称代词少而使用率高,日语的人称代词多而使用率低。日语的句子在很多情况下会省略人称代词,这样的句子汉译时,汉语应该遵守自己的习惯,不能将日语的习惯说法套在本国语言上,必须处理好人称代词。本文将通过对比探究如何处理省略了人称主语的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