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本教育,主张以"班"为"本",充分发挥班级中特定的人、事、物的教育功能,从"班级"的视角理解教育、创新教育,努力寻找适合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方式。本文主要讨论了班本教育、班本课程以及班本管理的理念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班本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的"新鲜事物"。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遥相呼应,它是园本课程中的一部分,却又完全不同于园本课程,它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真正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必定要立足班级,关注幼儿园班级活动,形成有效的班本课程体系。本文就小班年龄段展开实践。  相似文献   

3.
德育课程是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班本德育课程"的实践是一种新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增强德育课程对班级及学生的适应性,使非小班化学校更好地贴近"生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目前班本德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家庭教育缺少延续性、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冲击、教师理解不够深入、受到现实教育环境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小型化、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班本德育课程实施,可以促进班本德育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最早提出的教育思想,他强调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班级为单位。这一观点在最开始对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进步,"班本化课程"概念得到衍生。通过建设班级文化、优化课程结构、开展以阅读为特色的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多元选择。实践证明,班本化课程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班级特色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胡彬 《江苏教育》2022,(19):74-75
<正>课程改革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班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分支,即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课程。它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高端内容。笔者认为,班本课程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以班主任为本”,任课教师也应参与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育人特色。对于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前人论述颇多,但对于基于历史学科而建设的德育阵地——班本课程,却鲜有研究涉及。笔者作为一名历史学科的任课教师,  相似文献   

6.
班级的发展离不开班主任的规划与引领,基于班级每个学生成长的班本德育课程建构,一定是"前置而内生"的。建构"前置而内生"的班本德育课程,班主任一定要立足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当下,通过阶段统整和阶段推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赵晋 《当代家庭教育》2022,(28):105-108
在幼儿教育中,班本课程教育是以班级为基点,针对幼儿兴趣需求与现有水平等问题而实施的教育,体现了班本课程的价值性与有效性。因此,开展对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实施策略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在结合幼儿兴趣、利用园内环境以及强调家园合作的基础上设计班本课程,使班本课程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带班育人的能力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班本德育课程作为带班育人能力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班主任的德育课程理念、对班级教育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对班级未来发展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课程意识,主动开发并实施班本德育课程,以此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9.
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细化和具体化,幼儿园班本课程立足于班级,基于本班幼儿的兴趣、经验、需求等,关注班级幼儿的现有水平和面临的挑战,有利于幼儿经验生成的课程活动.在园本课程实施推动下,中班通过开展班本课程"向日葵日记"的探究实践,以幼儿的问题为导向建设课程,使课程建设随着幼儿问题的解决而不断地发展,让幼儿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程活动中不断获得真经验,得到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班本学习指的是教师以班级为基点而进行的在岗学习,包括以班级为学习的场所、以班级经营时所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学习的内容,以班级师幼间互动合作为学习的方式,以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为学习的目的.班本学习成为幼儿教师学习应然视角,这是由幼儿教师职场工作的特点与方式以及班级经营蕴涵着可促进幼儿教师学习的多种途径所决定的.而要让教师学习真正走进班本,作为教师和园长应明确赋予教师在班级经营中的学习功能,合理搭配班级的教师团队,倡导以班级为基点的教研.  相似文献   

11.
班本德育课程是学校教育和班级发展、建设的必然产物,它可以有好的范式,可以有全新的创见和丰富的内涵。在文化视域(场域)下完成班本德育课程的建设,要选择合适的素材,从学生出发,不断向好而行。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七里河小学将核心素养与班本课程对接,开发了具有七小特色的"七彩"班本课程,通过班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以班为本优化学校课程是课程改革实践的一种新探索,其目的在于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使非小班化学校更好地贴近"生本",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班本"具有其独特性和综合性。通过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班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班本化实施、德育课程班本化实施三方面综合实践,全面优化学校课程,让课程更适合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4.
园本课程的班本化是指以班级为基点来实施园本课程。班本化课程是基于本班幼儿、教师、家长等班级资源,以满足本班幼儿发展需要为宗旨,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开发的课程。本文以大班“标志的世界”主题活动为例,通过分析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阐述教师对班本化理解的演进过程.以此反思班本化课程实施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表达力是一种综合的语用素养,培养儿童优质表达力可以尝试从班本课程这条途径出发,发挥班本课程的独特优势,促进个体个性表达力的迭代成长。通过视觉文学阅读、表达主题统整、言语主体博读精思和灵悟妙识探索班本课程生成优质表达力的策略,实现母语教育促进儿童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课程背景"德育课程,应该是立足班级孩子实际情况,从班级和孩子需要出发开展的教育活动。开展班本德育课程,我们的目标应该在实践活动中具体化、在学生身上可视化。德育的最终目的应是解决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1]基于此,笔者经过有针对性的调查统计,了解到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依恋父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之外,设计独特的班本课程,可以进一步体现课程的适应性。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在班级开展"小先生制"活动课程、数学写作课程等班本课程,既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探索,也进一步丰富了儿童的课堂生活,使得儿童热爱数学,提升儿童的数学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8.
“班本化”是针对现行的作文教材编写面向大区域学生群体,教学形式整齐划一,不具。^学校个体的适应性,忽略学生个性发展等问题而采取的作文教学变革策略,主要以班级学生作文发展现状为依据,凸显个性化教与学。“班本化小作文”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实现班级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动与结合,同时也体现班级内部各因素之间的融合度,真正实现在现实中关注学生个体思维与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中职学校实施班本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心理区角建设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获得心理成长。为提高心理区角的建设与运用效果,心理区角设计必须体现专业特色,教师必须及时搜集了解心理区角中的信息,心理区角的结构组成应体现灵活性、多样化,心理区角中的书籍推荐应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张萍 《知识文库》2023,(5):196-198
<正>班本课程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开发的课程,充满了班级特色,是基于班级情境来透析生活真谛的新型课程形式。班本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深刻理解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调整班级课程教学策略,从而优化班本课程的实践进程。本文探析如何从幼儿身心成长需要出发,确定班本课程主题,保持班本课程良好的自主性、计划性和灵活性,增强班本课程实施效果。1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概念解析及相关理论解析1.1班本课程基本概念解析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引导幼儿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