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现在有过分夸大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职能和权力的倾向,如认为校长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竞争力的强弱,并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性如何,关键取决于校长,主要依据"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名言。这话固然没错,但细细分析也不甚准确。如果把一所学校的好坏,过分地维系在校长一个人身上,未免"事业风险"过大了点。尤其在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今天,校长的领导决策和计划执行都受到较多制约或约束,这是民主制度和管理机制所决定的。平心而论,许多校长觉得自己的职能和权力是十分"有限的",而责任和  相似文献   

2.
作为学校领航者,校长的执行力往往决定一所学校管理的成败。法约尔"管理五要素"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从系统管理层面为校长执行力的提升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即校长必须要抓好"五个环节"——合理计划、精心组织、有序指挥、积极协调和有效控制,才能提升执行力,进而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执行力建设大行其道的今天,学校领导都喜欢高度的执行力甚至是绝对的执行力,而不喜欢教师在工作中有异议、有疑问、发牢骚,喜欢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严格执行,而不喜欢疑问满肚、牢骚满腹、想法甚多的教师。可是,校长是否认识到"牢骚"也是一种管理信号,一种很重要的管理资源呢?  相似文献   

4.
执行力建设:学校优质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一所城市初中的优质化发展历史沿革为蓝本,比照了同类学校不同的发展轨迹,分析了校长执行力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执行力的外显形式"精细化管理"是学校发生质变的主要原因。文章对执行、执行力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厘定,提出了提升校长执行力的途径。作者认为,一个学校,要实现优质化发展,必须提高执行力,执行力是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伟东 《教书育人》2011,(23):49-51
校长的领导力大致包括四力:执行力、创造力、亲和力和自制力。如果一位校长具备了一定的"四力",就是一位合格的校长,这个领导集体就能够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实现教育理想,建设好这所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执行力是一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从总体上来说,执行力衰减有加快的趋势,这是全球都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摆在主要领导人面前最为严重的问题。很多问题在高层领导人那里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然后一级一级向下,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到最基层问题  相似文献   

6.
睢宁县的中小学校长人事制度改革,制约了一把手说了算的权力;一把手说了不能都算,才能提高领导层执行力的有效性。睢宁县的改革是值得称道的。公开选拔,意味着不少老师经过努力都有机会做校长。校长,首先应该是优  相似文献   

7.
宋金 《中国教师》2013,(Z2):2-2
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大师和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在经典著作《组织行为学》一书中全面阐述了著名的情境领导模式,并且首次提出"执行力就是领导力"的命题。保罗·赫塞认为,领导力不是一种操纵,领导力更多的是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从而使得领导机构和整个组织取得利益。"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自然也对其领导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实,在学校的发展进程中校长的领导力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8.
校长的课程执行力在新课推广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校长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受到课程政策、校长自身执行能力、课程管理制度和课程执行力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提高校长的课程执行力必须掌握以下策略:确立明确的课程思想,增强自身的课程执行力,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创建课程执行力文化.  相似文献   

9.
一名好校长就代表一所好学校,究其原因,就在于校长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特别是对德育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因此,成功的学校领导总是在领导力和执行力上下功夫,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使中小学德育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袁冲 《教书育人》2008,(8):57-57
学校中层领导既是具体事务的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校长联系教职工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校长与教职工之间的一堵墙,会起堵塞作用,各种方案将无法成功实施.因此,如何提升具有承上启下、驱动教职工执行的中层执行力,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打造"四有"中层是一种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名好校长就代表一所好学校,究其原因,就在于校长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特别是对德育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因此,成功的学校领导总是在领导力和执行力上下工夫,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使中小学德育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2.
校长的课程执行力及其角色定位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执行力是左右一个地方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力量,也是区分教育质量平庸与卓越的明显标记。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校长的课程执行力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课程改革的效果。校长在现实课程的执行过程中,受到课程政策、校长自身执行能力、课程管理制度和课程执行力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提高校长课程执行力以促进课程改革发展,必须改变校长对自己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3.
校长执行力是指校长在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或本校既定政策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从而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校长执行力的内涵包含执行主体、执行客体以及执行程序等。提升校长执行力需要打造过硬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完善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并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执行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校长执行力对学校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关注校长执行力的现实意义,对执行、执行力及校长执行力的概念进行了厘定,并从执行者、管理系统及执行文化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校长执行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处室的执行力,是不少中小学校长经常思忖的问题。校长的领导力强弱,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其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处室执行力上。因此,校长的处室"分工术"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利益分配、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在中小学处室管理,唯有在合理的制度确立和适当的权责划分  相似文献   

16.
在强调"执行力"建设的今天,大多数学校领导都喜欢中层干部、教师的高度执行力甚至是绝对执行力,而不太喜欢教师或中层干部对学校工作提意见、发牢骚;喜欢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严格执行,不喜欢疑问满肚、牢骚满腹、想法甚多的教师。可是校长们是否意识到,"牢骚"也是一种管理信号,是一种很重要的管理资源呢?  相似文献   

17.
学校中层干部在学校管理中,始终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犹如一块"夹心饼干",上挤下压。这一群体虽然处于这样的特殊地位,但他们是联系校长和教师的纽带和桥梁,是学校工作执行力强弱的集中体现。如果"中层"不能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则会给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执行带来很大阻碍。那么,"中层"这一群体,在执行学校决策方面有什么困惑?学校又该如何提高"中层"的政策执行力呢?一、"中层"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所谓执行力,顾名思义是执行并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是一种竞争力。执行力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而有效的执行力体系,积极发挥各级领导及教师的作用,运用相应的技术操作方法,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思路、规划和部署付诸实施。一、影响学校执行力的因素1.校长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19.
张霞 《西藏教育》2009,(4):10-11
第一、提高执行力校长率先垂范 校长的执行力,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提高校长的执行力,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管理学界深受西蒙"管理就是决策"理论的影响,形成了"领导就是决策"、"执行是下属的事情"的观念.虽然近年来对增强领导执行力的呼声越来越高,但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来看,关于"校长决策"为主题的文章有133篇,而关于"校长执行"的文章仅10篇.由此可见,我们对校长执行力的研究是很少的,这与对校长执行能力的要求是极其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