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华西都市报》到《封面新闻》,这一成功的转型背后是技术和内容的双重改变。内容生产上的改变也带来了内容在意义建构方面的变化。本文使用框架理论,集中讨论内容生产机制对于框架建构的影响,以及这种机制的改变,所带来的新形势下主流媒体建构新闻框架的特点,这种特征与传统主流媒体新闻框架之间的区别、联系与借鉴意义,对于"新主流媒体"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方朝春  邓晓旭 《东南传播》2014,(12):118-120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媒体间的竞争已由信息的竞争转向观点的竞争。都市报要提高媒体竞争力、与电视网络等媒体形成多元共存,首要措施是转战新闻评论"战场"、提升本报新闻评论核心竞争力,探索新路径以提升本报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为例,分析提升都市报新闻评论核心竞争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李轶凡 《新闻世界》2014,(7):152-153
从2010年开始,《纽约时报》就领悟到社交媒体将是未来报道内容最重要的传播渠道,也将是未来和客户互动最重要的渠道,甚至还是第一手消息的重要来源。它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账号,积极利用社交媒体为其新闻内容生产、新闻传播、开拓市场以及维系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交媒体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新闻记者越来越将其作为新闻来源和发布的重要凭条。本文通过《纽约时报》首设"社交媒体"编辑这一新闻事件,论述新闻记者在社交媒体运用方面的优势,及其对其他媒体的启示作用,鼓励传统媒体记者在明辨真伪的情况下,对社交媒体"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5.
姚红亮 《青年记者》2012,(30):66-67
媒体浏览类节目最早始于广播,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称得上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最早的读报节目。如今,这档节目中的"媒体早读"栏目,将读报引申为关注所有媒体,并将媒体编辑声音引入广播,采取让媒体编辑播报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联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要的电视新闻栏目,是广大受众观看时政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的首选视听“窗口”。作为官方的新闻发布渠道,《新闻联播》始终保持着严肃、官方、权威的媒介形象,但在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渠道优势日益弱化,传播效果也受到影响。在媒体加速融合的趋势下,《新闻联播》积极优化节目样态,通过转变话语方式推动传播创新,成为主流媒体新闻节目探索转型发展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7.
地市级媒体是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官方新闻传播平台。地方媒体公信力主要体现为立足本土的地域定位,讲老百姓故事的内容定位和"说"新闻的风格定位。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地方保护主义会制约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施压导致虚假新闻频出,但新媒体技术为媒体公信力的提升带来机遇。地方媒体要积极改革以符合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以及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积极拓展信息资源,敢于创新,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地方媒体的舆论宣传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的价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和文化、宣传的载体,在完成信息传播的同时,负有巨大的道义责任。我国的主流媒体承担上述责任的同时,更把"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维护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看做第一责任。即使是一些提供娱乐节目的栏目,也努力在其轻松表象下积极履行这种严肃的责任。《中国达人秀》即是其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9.
竞争白热化的多媒体时代,报业的生存空间备受挤压,唯有善于应对强者才能在同质化竞争和信息泛滥的新闻语境里脱颖而出,成为媒体洗牌格局中的优胜者和长寿者。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和《新快报》(以下简称《新》)两家广东本土都市报为研究对象,以其报道的"恒大球队夺取2013赛季亚冠联赛冠军"(简称"恒大夺冠")的新闻为研究文本,探讨在同题新闻中两家本土媒体为了差异化竞争所作的不同新闻策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曾抒羽 《东南传播》2020,(5):112-113
传统电视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为了保证主流媒体影响力、传播力,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亟待转型,打造自身融合传播品牌。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帮帮团》对电视播出的内容进行优化,打造互联网短视频品牌"帮视频"和民生内容直播平台"帮帮团V直播"。本文以《帮帮团》的融媒体实践为例,探讨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建构个性化的移动直播平台和网络视频品牌。  相似文献   

11.
正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重要指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结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精神的政策背景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是充分贯彻落实上述精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媒体正在打造"大片时代",其标志是"大投入、大制作、大造势和高回报"。新闻大片方面,《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核心品牌栏目调整升级,在内容上增加民生和社会新闻比重,在编排上把《走基层》新闻放头条,并增加《央视述评》板块,通过电视评论强化舆论引导力。《焦点访谈》进行了19年来的首次改版,更加贴近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大陆媒体对台湾新闻的报道现状出发,研究两岸关系发展并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尤其是"三通"终于实现之后,大陆媒体如何更好地报道台湾新闻,让新闻交流更好地服务于沟通两岸同胞的感情、增进相互了解,消除歧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和文化、宣传的载体,在完成信息传播的同时,负有巨大的道义责任。我国的主流媒体承担上述责任的同时,更把"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维护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看做第一责任。即使是一些提供娱乐节目的栏目,也努力在其轻松表象下积极履行这种严肃的责任。《中国达人秀》即是其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一种时尚在媒体出现,那就是以时评身份登场的新闻评论版面,其在媒体的发展态势,用诗人岑参的这一千古名句来形容,实在是恰如其分。应该说,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近年来,时评作为一种新闻样式正风靡媒体。《新京报》、《广州日报》、《青岛早报》、《珠江晚报》……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既有各级党报,也有都市报,全国众多媒体以各自的方式开办了时评类版块,且这些版块大都处于二、三版等十分重要的位置。令人鼓舞的是,时评类稿件也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其影响力也愈…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的新闻栏目《厦视新闻》,除了对于全市重大政务活动更加关注,在媒体融合改革发展中也创新形式,进行新媒体直播、精心打造特稿、关键词解读等时政类融媒体产品,从内容、平台等方面积极做好融媒体建设,使原本复杂、晦涩的新闻变得更加亲切、简单,有效提升了新闻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短视频的火爆和优质便捷的摄像工具的涌现消解了新闻专业主义,也给《新闻摄像》等新闻学专业"术"课带来较大的影响和挑战。文章基于融媒体大背景,剖析《新闻摄像》等术课在教学和实践方面的不足,探讨《新闻摄像》课程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今的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的大浪搏击中,积极向多元化、全媒体转型,其中尤其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是,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几乎所有的媒体机构,都积极搭乘新闻的第一曝光平台——微博,通过微博及时发布和充分延伸其本体的影响力。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2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调查显示,《人民日报》微博名列"媒体微博综合榜"前三甲,其阅读人数、与读者互动性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人类社会迅速不断变更的情况下,纸媒作为人类传统阅读方式,要想在万变的社会中健康存活下去,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创新是最重要的。在内容上,将挖掘媒体新闻的特色性和创新性,成为提升媒体竞争力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从"质"和"量"上强化原创新闻、独家新闻、重大新闻;在形式上,依附于新闻报道上的互动传播,增加与受众的互动,改变人们已有的传统阅读模式。面对新媒体挑战,湖北《十堰晚报》将挖掘媒体新闻的特色性和创新性,成为提升媒体竞争力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各个电视台基本都有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一般在当地收视率都比较高,早期的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后来的《南京零距离》,我省的《新闻夜航》都是民生新闻成功的典范。其影响力、收视率、经济效益都创造了电视媒体的新高。也成为百姓最喜爱的电视栏目。民生新闻在传递大政方针、反映民生民意,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