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霞 《考试周刊》2013,(83):36-36
文本品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走进作品、积累语言、掌握文章结构、感悟作品韵味的重要过程。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名家作品.它是引导学生积淀语言的重要载体.教师如何抓住不同作品的特点,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知、感悟,从而获得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呢?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洪春亚 《考试周刊》2014,(34):46-46
<正>感悟,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目标,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要让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从新大纲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感悟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感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悟的  相似文献   

4.
徐芬 《语文天地》2014,(28):44-45
许多高中生在英语语法上花大功夫,却并不太明白汉语的语法,这使得饱含着前人辛勤汗水的知识结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正常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开展语法教学非常必要。语法知识,是许多语法学家费尽了大量心血总结出来的关于汉语语言运用规律的知识,它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汉语的重要工具,但遗憾的是,许多高中学生却并不太明白汉语的语法,甚至连最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  相似文献   

6.
语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思路,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并不存在众所公认的观点。出现这一情形是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的,因为作为母语学习,在进入小学之前,学生就已经通过生活情境获得了对汉语运用的多种熏陶,尽管他们说不出主谓宾定状补和近义、反义等名称,但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组织语言了。从这个角度讲,小学语文教学没有教语法的必要,至少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需要进行显性的语法教育。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对书面语言加以感知、理解,同时进行情感和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阅读教学则是通过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认识水平的过程。从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性质中,不难看出,阅读和阅读教学的目标,就在于指导学生感知、理解、鉴赏和吸收别人的书面语言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在于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感悟语言,是语文学科独特的具有个性的教学目标,也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求。它不单纯是传统语文教学以语言的储存为重点,也不单纯是现代语文教学以理解语言为重点,而是含积累、理解、表达为一体,突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能够读文章,还体现在“说”和“写”,即学生表达运用语言的能力上。如果说儿童学习语言,从“不理解—理解”是一次飞跃,那么从“理解—能运用”是第二次飞跃,而第二次飞跃的难度远远超过第一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增加语言运用的训练,既是增强语言感悟实效的需要,又是语文教学目标实现的需要。那么,如何在课…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用全新的表述阐释了“语文教学观”。它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感悟”,要尽可能少归纳,尽量诉诸学生感性,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觉,让他们用“心”去感知,用“心”去体悟。这种“语文教学观”,不但符合语文的基础学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符合语文人文性的特点。那么“感悟”从何来呢 ?笔者认为,就阅读教学而言,最直接的来源是阅读材料,可以说,没有阅读材料,也就没有阅读活动,“感悟”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但也绝不能说有了阅读过程就必然会有“感悟”,因为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感悟”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以其全新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令人耳目一新,语文新教材更是全新的世界。不必说课本的体系,也不必说课文的选择,单是“研讨与练习”,就使我们豁然开朗。它没有了繁杂的语法修辞训练,也没有了孤立的语言分析,有的是整体上的感悟、深层次的理解、个性化的品味、创造性的欣赏,这样的语文练习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其中的“读一读,写一写”算是个亮点,那么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一看似简单的内容呢?提倡在语文学习中感悟、体验、熏陶,这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积累和训练的重要性,更不应该忽视…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感悟”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我们除了在语文课程文件、语文研究文章等书面用语中常常见到“感悟”.就连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每每能听到老师对学生讲“你感悟感悟”。当然.与训练不同,某项语文训练。训练—怎么做、训练二怎么做是可以教的.但感悟—怎么做、感悟二怎么做却并不那么好教.有的甚至是无法诉诸言语的。因此。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个人对语言的直觉感知,但高级语感的直觉感知是渗透着理性的直觉感知。所以高级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其中的理性因素,既包括了个人的直接经验,又包括从学习前人理论中得来的间接经验,即基础知识。高级语感的形成,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必要条件。这种基础知识是多方面的,当然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语言基础知识。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只有化为语感能力,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语言知识的教学必须为培养语感服务。语感和思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听说读写的思想交流过程,才形成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必须把语感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核心作用。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语感作为首要任务。语感能力不仅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而且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语感能力,读则不能很好地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写则不能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捕捉到精确的词语、恰当的句式,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被广泛采用,老师一言堂的沉闷的课型逐渐被气氛活跃热烈的课型所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但是,另一方面课堂的琅琅书声也渐渐地少了。众所周知,没有“之乎者也”的语感是断不准文言语句、读不懂文言文、更写不了文言文章的。现代文也一样,这不是通过学习语法等语文知识或任何形式的探究所能做到的。因为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而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语感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能力,人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表现为语感能力。可以说,没有语言的积累,没有语感的训练,就没有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形成,语文新课标也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指这四种能力,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运用语文能力正是学校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语文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语文教材为依托,没有了教材,教与学便没有了依据,教学过程则成为不可能。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采用文选体制来结构和编辑语文教材由来已久,语文教材总是以一批专家选…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以及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文字符号组合的方式方法、文字材料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等的总体的综合性的感知和领悟。  相似文献   

17.
李健  周志英 《文教资料》2007,(20):172-174
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合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总体综合性的感知和领悟。感悟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能力,它和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语文综合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44):58-59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教育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学生只要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顺利通过考试就算是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新时期对于学生语文能力更加注重他们的综合语言知识能力。为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教育部最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并根据这一要求寻找到学生要掌握的基本语文能力。然后寻找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三个维度,为后期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各地区、各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轻视语法教学、过度淡化语法教学的倾向。尽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认识水平,并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第一册至第四册安排基本的系列的语法知识,但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对教什么、怎么教依然认识不深刻,研究不深入,教学效果不显著。其实,语法是人们对日常交际活动中的语言现象作理性的抽象和…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在学习文学作品时,一方面要使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语言;一方面还要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思是怎样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从而在阅读中学会如何写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