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论述了中文儿歌中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分别从字词反复、句子反复、段落反复三方面来分析修辞手法在儿歌中的不同作用,以具体儿歌为例说明反复的修辞手法具有增加儿歌音乐关,增强儿歌情感的抒发,表达儿歌主题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修辞手法考查是语文会考的重要内容.主要有五种考查方式:一是判断句子修辞手法的类型;二是从阅读材料中找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再分析其表达作用;三是告知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要求结合阅读材料分析其作用;  相似文献   

3.
矛盾修辞就是作者故意在对语言进行加工锤炼后,运用自相矛盾的词语,以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了矛盾修辞的句子,初看起来是自相矛盾的,若仔细地分析推敲,则会觉得含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多处运用了矛盾修辞手法,根据其  相似文献   

4.
<正>反复是文学创作中经常要用到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情感,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同一词语、句子和段落一再出现的方法,它可以突出思想、深化主题,、强化情感、增强节奏感和说服力,让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有力,加深读者印象,并帮助读者记忆。一般来说,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中比较常见,在一些演讲稿、广告词中也有所运用。可以说,熟悉并掌握反复这种修辞手法,在作文中恰当运用,将使作文文采斐然,产生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反复”技巧的掌握,需要知道它的特点、分类和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5.
方法讲解 仿句,即仿例造句,就是根据题目要求,依照已有句子的形式,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和句式来表达创造出包涵新内容的句子来。它是一种既有限制又留有很大创造空间的语言运用题。完成这类试题要注意,答案要形似,更要神似。  相似文献   

6.
<正>考点解析理解、赏析重点句子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常见考点。重点句子主要包括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者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一般答题方法:1.主题联系法,即紧扣文章的主题来分析句子,把握作者的情感。2.探究语境法,即弄清楚句子所在的语境,分析句子在这种语境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3.修辞解析法,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4.人物突破法,即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分析揭示人物的心理、性格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少年读者》2008,(7):25-26
逗逗:这一关我喜欢,可以看到好多惊人之语哟! 美文老师:夸张,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些特征,说出不寻常之语,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请判断,下列哪些句子运用了夸张手法?  相似文献   

8.
诗歌主要是考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情感。一般来说诗歌鉴赏都有固定的回答方法,比如说你肩上一首诗歌首先要描述诗歌所表达的景物内容,再点出这样写运用的修辞手法,最后总结其表达的思想情感。语言应用题主要是考你对语言的积累应用,这类题灵活性大,多积累些优美句子和句式方法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诗歌主要是考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情感。一般来说诗歌鉴赏都有固定的回答方法,比如说你肩上一首诗歌首先要描述诗歌所表达的景物内容,再点出这样写运用的修辞手法,最后总结其表达的思想情感。语言应用题主要是考你对语言的积累应用,这类题灵活性大,多积累些优美句子和句式方法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一1.在语言表达应用中考查。如仿写句子,拟写对联,根据具体语境运用修辞手法写句子或写一段话,根据图画或图形展开联想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话,等等。2007年江苏卷就进行了这方面的考查,要求考生运用比喻  相似文献   

11.
一个句子内部的不同成分使用了相同的词语,这种情况我们就叫做句内错位反复。它与一般反复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相同词语之间不是平行对等关系,而是处在句子的不同成分位置上。例如: 他充其量只能是一支指挥棒,而不是指挥 指挥棒的指挥。(《中篇小说选刊》1991.6.87页) 后一句中的三个“指挥”,依次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和宾语,这显然是作者有意在句子的不同成分间使用反复修辞手法,利用兼类司的多种功能创造句子结构上多样的统一,追求整齐中的变化、谐调中的错综,达到谐趣的表达效果。在汉语中,这样的语法  相似文献   

12.
作家们在“铺彩摛文”的时侯,为了渲染强调某一思想,某种情感,常常采用“反复”这一修辞手法,一咏三叹,重章叠句,给人一种简纯齐一的美感;但是,过多地重复,又易流于单一呆板,因此,人们在运用这一手法时,便同时又创造了一些变体,本文拟侧重探讨其变体,以便从另一角度认识一些新的修辞现象。“重复”的定义,修辞学家们几乎没有什么争论,大多认为是“用同一词语或句子反复地表达某一意思或感情的修辞手法”,其分类大致为连续反  相似文献   

13.
正【修辞考点解读】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手法考点的相关要求是: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2.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3.在交际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手法运用的正误。  相似文献   

14.
<正>中考在即,看到周围的毕业班同人正训练学生语文解题的"公式化",网上也是,一大堆"语文考试技巧"和"中考解题宝典"……这样教,学生会认为学语文很可怕。先举几个例子(一些资料上原文引入):例一: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一大考点,赏析重要句子的意义。对于此类句子,答题要抓住中心词,有的句子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这时我们不仅要分析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分析该修辞手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如果对句子能够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去加以润饰,就可以使语言顿放异彩,表达文采斐然,给读者以艺术般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6.
<正>【考点阐释】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复习时我们要注意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正确辨析具体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其特有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也包括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部分的复习,  相似文献   

17.
互文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修辞手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所以一般人对这种修辞手法不太了解.初中学生在学习<木兰诗>这篇课文时,对诗中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可能会按照一般的句子去理解,这样就会歪曲了原意,大错特错,所以有必要对这篇课文中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做一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一、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区别——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  相似文献   

19.
第七节 修辞     
《中学文科》2008,(9):24-27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排比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就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并列排放在一起,以达到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既可用来写人,也可用来绘景,还可用来抒情、说理。那么,在写作时,如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