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游记》取材于历史上唐代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从表面看,其师徒四人的翻山越岭,好像是一种现实的游历,但实际上他们遇见的妖魔鬼怪不是实存的,而是虚幻的"心魔",他们的西天取经本质上就是一种在宗教世界里超越现实、达到理想的精神游走。通过一路的"心之修炼"(悟空、悟能、悟净),达到成圣、成仙与成佛"三教合一"的境界,从而完成精神自由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任何典型的西方散文小说不同,它是由散文大量地交织着许多种类的和不同长度的诗词组成的.当然,将诗词与散文小说相结合,对中国白话小说来说,不是独此一家.以时代久远的西方类似著作来看,人们可以举出梅尼普斯的早期讽刺作品,后来有波依提乌的《哲学的慰籍》、一部犹如《奥卡森和尼克莱特》那样的著作,以及布尼安和拉伯雷的著作.然而,在中国文学史中,这类写作形式已经明显地得到了更加精深的培植.这是因为诗词的使用为特定的文学功能服务,已经是唐代小说和戏剧的一个特征了.在诸如《莺莺传》和《嵩岳嫁女》这类小说著作里,有的诗词是将披露人物的感情因素用来发展情节的.或者,有的诗词是为了点缀戏剧对白的片言只语的,这是在后来的戏剧文学广泛发展中所获得的一个特征.在散文小说中应用诗词,是为了叙述、描写和说教的目的.由于佛教文学作品不断增长的大众性和变文的发展,无疑地给予了更深远的推动.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作为明朝中叶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这部小说中佛教、道教、儒教三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反映出当时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想。究其根源,应是受当时的陆王“心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小说对宗教的戏谑嘲讽则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当时社会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4.
每当人们步入大雄宝殿,即处在一种庄严肃穆、充满神秘感的氛围中。不论是崇敬感还是压抑感,总之是让你活泼不得。这里首席供奉着的就是满身金装的具有神圣光环的佛祖——释迦牟尼,百姓们称他为如来。封建社会里,百姓们多不识字,即使识字,大约也不去读佛教经典,自己顶礼膜拜了千百年的如来究竟有些什么行状,具备什么德行,实在不甚了然.于是佛祖便永远只是偶象,走不下那个莲台来.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而关于它的主题时至今日一直争论不休。仅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举:“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词甚繁。”近年来,《西游记》主题又成了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密码”说、“赎罪”说、“情理”说、“心路历程”说等新说烽起,其研究重视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开放活跃的态势。笔者以为,这么一部惶惶巨著,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游记》的主题,有的评论者认为是两个,一个依据是前七回与后面的取经故事在思想意义上有区别,另一个依据是第七回以后的情节转入了另一个故事,即取经和阻挠取经的故事。从作者的创作思想、作品的思想内容、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分析,《西游记》的主题只有一个,即通过孙悟空这位匡扶正义、乐观向上的形象,展示了其不倦地追求人生旨意的精神发屋过程,同时客观上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而关于它的主题时至今日一直争论不休。仅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举: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词甚繁。近年来,《西游记》主题又成了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密码说、赎罪说、情理说、心路历程说等新  相似文献   

8.
“大闹天宫”(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游记》的前七回,除闹天宫外,还应包括孙悟空出世称王、寻师得道、龙宫借宝、冥府除名、官封弼马等情节),无疑是《西游记》中非常精彩的篇章。打开《西游记》,神猴孙悟空就首先以其奇异的出身经历、顽劣机智的个性、高妙超群的本领、大胆而无拘束的行动,倾倒了广大读者。应该说,《西游记》前七回,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所以戏剧,电影经常以其内容独立演出,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西游补》成书年代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董说的个人经历,分析了小说的讽喻主题。小说创作于处于内忧外患的明朝末年,文人对于皇帝的昏庸无能,朝廷的政治腐败敢怒不敢言。而《西游补》的主题正是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统治阶级的无能及对奸臣当道的谴责,作品虽然是编织孙悟空的一个梦境,却真实向我们展示了明朝末年的世态炎凉和民不聊生的世间百态。作者通过虚幻的梦境,利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游刃有余地暗讽了当时的政治腐败,确立鲜明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0.
11.
《西游记》的主题 ,有十数种提法。每一种主题论 ,都有其合理性 ,同时也有其局限性。本文正是分析了诸种主题论说局限与狭隘的一面 ,希望借此吸引读者的注意 ,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进一步深入对《西游记》主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的主题,有十数种提法。每一种主题论,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有其局限性,本正是分析了诸种主题论说局限与狭隘的一面,希望借此吸收读的注意,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一步深入对《西游记》主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明清四大奇书的主题,人们的看法历来不一,说法翻新,莫衷一是。于是,有的学者提出“主题模糊论”,用以说明主题的多样性;既然多主题,实则无主题,因此,有的学者提出了“无主题论”,认为在这些内涵极其丰富,包罗万象的名著中,硬要确定一个主题是自费力。究竟有无主题?所谓“主题”非说全题,而是指主要之题,主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杂剧》作者及时代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来先生批评西游记》(以下简称《西游记杂剧》),是现存时代最早的唯一整剧传世写唐僧取经故事的戏曲,在明代神魔小说百回本《西游记》(以下称《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孙楷第先生推断其作者为明初杨景贤(言),得到不少人赞同。笔者近来重读孙先生《吴昌龄与杂剧西游记》一文,对“杨景言作《西游记杂剧》”的说法还有疑虑,故不揣浅薄,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向前辈和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皇帝大都有个庙号,唐代贞观皇帝李世民也不例外,他的庙号叫“太宗”。明代吴承恩编撰的《西游记》以唐代贞观时代为背景,第二部分,包括第8回至第12回,述写唐僧身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故事,交代取经缘由。这里称呼唐代贞观皇帝李世民时,多次用他的庙号,但值得商榷的是人物对话的五次,笔者以为不妥,兹录如下: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龙王)至次日,点札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直至长安城九霄空上。他挨到那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却只得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他一个时辰,克了他三寸八点,雨后…  相似文献   

16.
探求《西游记》的主题决非易事。自《西游记》问世以来约四百年间,历代研究者对其主题的探求可谓多矣!仅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举:“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词甚繁。”而后又有“阶级斗争”一说挟时代风气之力盛极一时,一统天下,《西游记》因此成为农民起义的形象教科书而显尽风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西游记》  相似文献   

17.
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其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尤其是流传数百年而经久不衰的文学巨著,主题往往是多重的、矛盾的、复杂的.要真正揭示其实质,必须深入研读原著,摸清小说的主题结构.吴承恩《西游记》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历来说法不一,莫衷一是。其原因很可能就是未能探清其主题结构.其实,《西游记》的主题结构并不十分复杂.它是以既宣扬、称赞佛教,又揭示、批判佛教的双重矛盾作为核心主题,由此延伸出苦于副主题。副主题中最贴近核心主题的是对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歌颂和对唐僧师徒不畏艰险,历尽千辛万苦、毫不动摇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肯…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的宗教文字版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的版本问题直接关系到主题、结构、文字等全方位的研究。本文从宗教文字的角度,论证了杨致和与朱鼎臣两种版本都是从吴承恩百回本删节而来,因为吴本的宗教文字所表现的主题是一贯的,而杨、朱二本就前后断续,破绽百出。  相似文献   

19.
李白《蜀道难》主题考辨何文祯李白《蜀道难》的主题已成历史公案,至今仍争论不已。归纳起来,大抵有如下说法。(一)为讽严武、忧虑杜甫房而作杜甫晚年与房都在蜀地作剑南节度使严武的部下。严武倔傲,为人暴虐。李白深恐他俩遭严武杀害,写此诗劝他们尽快离开蜀地。此...  相似文献   

20.
《猫城记》是老舍的一篇著名的长篇小说。它是一部现代讽喻小说。作者运用了高超的讽喻艺术,将一个深刻而严肃的主题蕴涵在小说的故事中。文本解读者必须正确分析解读与小说主题有关的讽喻性事件,揭示出它们潜在的隐喻性含义,进而正确理解小说的讽喻性主题,同时获得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